加强研究、精耕细作让高三化学复习更有效Word版

《加强研究、精耕细作让高三化学复习更有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研究、精耕细作让高三化学复习更有效Word版(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加强研究、精耕细作,让高三化学复习更有效吴江市高级中学 王学峰2010届高三教学已经结束,2011届的复习备考正在紧张进行。对于化学学科来说,高考是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能力的考查。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指导高考复习时,教师若能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课本,认真分析学情及历年高考试题,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抓好“基础复习专题复习模拟训练”等复习阶段,就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回眸几年来的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反思。一、 加强研究,把握方向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趋势和方向,高考也不
2、例外。随着化学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考命题也在逐年探索、改革,命题的方向,愈加突出考查能力,所以研究好高考,尤其是把握好高考的新动向,搞好高考复习,不仅能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试能力和高考成绩,而且也必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比如,近几年的江苏高考,选择题的比例逐年降低,而工业流程题的考查成了江苏化学高考的宠儿。研究高考要研究大纲、考纲、考试说明,要研究新旧考题的变化,要进行考纲、考题与教材的对比研究。通过对高考的研究,把握复习的尺度,避免挖得过深、拔得过高、范围过大,造成浪费;也避免复习落点过低、复习范围窄小,形成缺漏。为此要精心研究,与考纲
3、尽可能多地对口,对得准一些。教师只有加强对考纲、考题的研究,才有较强的驾驭教材、考题、考纲的能力。对近几年考了什么题以及什么类型的试题,是如何体现考纲的,要了如指掌,力争把握考题的背景,揣摩出出题人的意图,概括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注意点等。二、明确目标,做好计划高三复习常有三个轮次,每个轮次的教学任务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作为老师都要提前做好计划安排。第一轮复习的地位、作用可明确为: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基础,其效果影响高考复习的成败;“万丈高楼平地起”,一轮复习搞得扎实,二轮复习的综合训练才能顺利进行,三伦复习才能进一步提高。制定以下方针: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
4、,到边到沿,不留空白;扎实,即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巩固,不张冠李戴;系统,即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灵活,即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解题的单向性、定向性,培养综合运用、灵活解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第二轮复习的地位、作用可明确为:它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巩固的阶段,是考生化学能力及化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考的胜败。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面向中上考生。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把巩固“双基”放在首位;完善,即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综合,即在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结点,增加知
5、识交汇点的题目,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可以是:回归、调节、模拟、强化。回归:即知识回归,旨在进一步巩固“双基”,查漏补缺,主要形式是:课本回归(用题目带常考知识点)、试卷回归(错题集的自我回归);调节,即调节学生的迎考心理情绪,提高信心和斗志,进行迎考心理素质训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身体状况都处于最佳竞技状态;模拟,即模拟训练,使学生尽早熟悉高考题型,纠正答题的不良习惯,掌握良好的答题程序,答题技巧等;强化,即强化重点知识,对重点题型和化学的主干知识进一步网络化,方法熟悉化,便于考生在考试中迅速提取,运
6、用自如。三、重视教材,狠抓基础考试说明中强调:化学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化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化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展现化学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并明确指出:易、中、难的比例控制在3:5:2左右,即中低档题占总分的80左右,这就决定了在高考复习中必须抓基础,常抓不懈。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中低档题时才会概念清楚,得心应手,做难题和综合题才有基本条件。认真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化学试题紧依中学教学大纲,遵循考试说明,立足课本,非常重视对考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难题比例很小,学科间综合题很少。因此,在近年高考中,凡是基础
7、扎实,思维灵活,答题规范的考生,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基础复习阶段,务必做到抓纲务本,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有序储存,灵活应用,从而使双基教学真正落到实处。第一轮复习中要以课本知识为本,因为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课本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纵观近几年的新课程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多数试题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课本例习题的综合、加工与拓展,充分体现了课本的基础作用。复习必须紧紧地围绕课本来进行,只要严守课本,才能摆脱“题海”之苦,课本中有基本题,也有综合题,都在课本的例题、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这“四题”中体现,以这“四题”为中心,既巩固加深概念的理解,又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