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一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铸型肾结石58例效果分析张骏.docx
上传者:科技星球
2022-05-27 15:09:57上传
DOCX文件
22 KB
超声引导下一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铸型肾结石58例效果分析张骏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一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铸型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铸型肾结石患者58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铸型肾结石患者58例,采用常规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对照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6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3.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24%(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一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铸型肾结石,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一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铸型肾结石
在肾结石当中,铸型肾结石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型,是一种难治性肾结石。铸型肾结石通常会对肾盂大部分进行占据,同时结石棱角可能进入部分或全部肾盏。相比于其它类型的肾结石,铸型肾结石往往会对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的病症[1]。在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取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传统的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相比,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铸型肾结石患者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在25-74岁,平均年龄为(49.5±2.2)岁,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铸型肾结石患者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在26-76岁,平均年龄为(50.4±2.7)对,采用常规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对照组。纳入标准:符合铸型肾结石的诊断标准,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它严重心肺肝脏疾病的患者,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患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取健侧卧位,在11肋-12肋间做切口,将肾静脉、肾动脉、输尿管上段、肾脏游
离,将肾窦内肾盂充分显露。肾门后上唇触及后段动脉搏动后阻断,对肾段缺血范围进行显示。静脉滴注肌酐,对肾功能进行保护,对肾蒂进行阻断,无菌冷盐水冷敷降温[2]。从肾后部段间区将肾包膜放射状切开,将肾实质分离,进入肾窦将肾盂、肾小盏漏斗部显露。术中可采用X线或B超辅助寻找结石,取石后将肾包膜、肾盂缝合,术后留置双J管,同时留置瘘管及引流管。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术前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对结石形态、分布进行明确,常规使用抗生素。患者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经尿道膀胱镜下对输尿管导管进行留置,体外部分与留置导尿管固定。然后取俯卧位,腹部下垫宽枕。对工作通道进行建立,使用B超进行定位,在11肋间穿刺,使用18G肾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一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铸型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铸型肾结石患者58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铸型肾结石患者58例,采用常规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对照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6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3.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24%(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一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铸型肾结石,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一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铸型肾结石
在肾结石当中,铸型肾结石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型,是一种难治性肾结石。铸型肾结石通常会对肾盂大部分进行占据,同时结石棱角可能进入部分或全部肾盏。相比于其它类型的肾结石,铸型肾结石往往会对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的病症[1]。在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取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传统的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相比,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铸型肾结石患者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在25-74岁,平均年龄为(49.5±2.2)岁,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铸型肾结石患者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在26-76岁,平均年龄为(50.4±2.7)对,采用常规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记为对照组。纳入标准:符合铸型肾结石的诊断标准,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它严重心肺肝脏疾病的患者,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患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取健侧卧位,在11肋-12肋间做切口,将肾静脉、肾动脉、输尿管上段、肾脏游
离,将肾窦内肾盂充分显露。肾门后上唇触及后段动脉搏动后阻断,对肾段缺血范围进行显示。静脉滴注肌酐,对肾功能进行保护,对肾蒂进行阻断,无菌冷盐水冷敷降温[2]。从肾后部段间区将肾包膜放射状切开,将肾实质分离,进入肾窦将肾盂、肾小盏漏斗部显露。术中可采用X线或B超辅助寻找结石,取石后将肾包膜、肾盂缝合,术后留置双J管,同时留置瘘管及引流管。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术前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对结石形态、分布进行明确,常规使用抗生素。患者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经尿道膀胱镜下对输尿管导管进行留置,体外部分与留置导尿管固定。然后取俯卧位,腹部下垫宽枕。对工作通道进行建立,使用B超进行定位,在11肋间穿刺,使用18G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