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醉翁亭记[1].docx

上传者:xreqing 2022-06-16 23:08:33上传 DOCX文件 14 KB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目的要求:
1、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2、 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3、 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4、 认识欧阳修“和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5、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6、 学****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 “和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材分析: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和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观
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和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理论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章。
教具准备:U盘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题解,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学****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根底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 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
1、学****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根底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
题解,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br/>1、生字:滁chú 壑hè 琅琊lánɡ yá 潺chán酿 niànɡ 僧 sēn
辄 zhé 暝 mínɡ朝而往 cháo ér wǎnɡ 伛偻yǔ lǚ
è 蔌sù 射者中 shè zhě zhōnɡ觥筹ɡōnɡ chóu 翳yì

2、重点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⑨觥筹交织:酒杯;酒筹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板书课题、作者.
题解,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列
“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
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 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
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白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
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大的写法。
(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三.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一)根据自己预****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

醉翁亭记[1]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55042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