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历年考研真题.docx
上传者:mazhuangzi1
2022-06-02 14:12:41上传
DOCX文件
15 KB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模拟试题
考试内容包括第三版教材第 1~6 章
一、填空题(共计40分,1 分/空)
1、 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划分波的类型为: 球面波 、柱面波、 平面波 。(3空)
2、 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 入射角等于临界角、两介质波速不等(下部大于上部) :
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 。(3空)
3、 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关系分别是 (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 的渐诉线。(2)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两个切点(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 有一个交点Xp,在X〈Xp区间内,直达波为初至波,在X〉Xp的区间,折射波为初至波,而直达 波为续至波,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3空)
4、 瑞雷面波的主要特点是 频率低 、 速度低 、 频散 和
质点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椭圆 。(4空)
5、 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可以得到 共激发点 、 共接收点 、
共炮检距 和 四种记录。(4空)
6、 讨论检波器组合的解题思路是:把组合看成一个滤波系统,—单个检波器 的信
号看成是滤波系统的输入, 为滤波系统的输出。(2
空)
7、 共反射点叠加也称 水平叠加 :其目的是 得到能基本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水平叠 加剖面或相应的数据体 :其基本原理是 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将野外 观测的多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取共中心点或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速度分析、动静校 正、水平叠加等一系列处理的工作过程 。(3空)
8、 影响共反射点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 速度 :其二是地层倾斜 。
(2 空)
9、 如果凹界面可用圆周的一部分来表示,圆的曲率半径为P,界面深度为H,则接收到回转波
的条件是 P〈H 。水平叠加剖面上可看到明显的冋转波,这主要是 多次叠加 原因造成的。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可以采用 偏移处理 方法使回转波归位。(3空)
10、 纵向分辨率通常用 分辨深度所占波长数 定量表示:横向分辨率通常用 第一菲涅耳带大 小—定量表示。(2空)
11、
在地下界面空间位置的讨论中,三个角度是指: 界面真倾角屮 、视倾角9 、 测
线方位角a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sin 9 = sin屮cos a 。(4空)
12、 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受 拉张力 的作用,断裂通常表现为 正 断层。在我国西部
由于构造受挤压力 作用,断裂通常表现逆断层。(4空)
13、 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有 地质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
及钻探方法 。(3空)
二、判断题(准确的打/,错误的打X)(共计8分,0.5分/题)
1、 自激自收时间或零炮检距时间,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顶点。(/ )
2、 水平层状介质的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 )
3、 共反射点必定是共中心点。( X )
4、 视速度大于等于真速度。( / )
5、 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沿着直线传播一定用时最短。( X )
6、 时距曲线就是波的旅行时与波的传播距离间的相互关系。( X )
7、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产生不了透射波。(/ )
8、 多次覆盖的统计效应一定优于组合的统计效应。( X )
9、 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可以从随机干扰的振动图获取。( X )
10、 动校正时如果速度
考试内容包括第三版教材第 1~6 章
一、填空题(共计40分,1 分/空)
1、 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划分波的类型为: 球面波 、柱面波、 平面波 。(3空)
2、 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 入射角等于临界角、两介质波速不等(下部大于上部) :
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 。(3空)
3、 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关系分别是 (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 的渐诉线。(2)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两个切点(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 有一个交点Xp,在X〈Xp区间内,直达波为初至波,在X〉Xp的区间,折射波为初至波,而直达 波为续至波,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3空)
4、 瑞雷面波的主要特点是 频率低 、 速度低 、 频散 和
质点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椭圆 。(4空)
5、 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可以得到 共激发点 、 共接收点 、
共炮检距 和 四种记录。(4空)
6、 讨论检波器组合的解题思路是:把组合看成一个滤波系统,—单个检波器 的信
号看成是滤波系统的输入, 为滤波系统的输出。(2
空)
7、 共反射点叠加也称 水平叠加 :其目的是 得到能基本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水平叠 加剖面或相应的数据体 :其基本原理是 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将野外 观测的多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取共中心点或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速度分析、动静校 正、水平叠加等一系列处理的工作过程 。(3空)
8、 影响共反射点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 速度 :其二是地层倾斜 。
(2 空)
9、 如果凹界面可用圆周的一部分来表示,圆的曲率半径为P,界面深度为H,则接收到回转波
的条件是 P〈H 。水平叠加剖面上可看到明显的冋转波,这主要是 多次叠加 原因造成的。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可以采用 偏移处理 方法使回转波归位。(3空)
10、 纵向分辨率通常用 分辨深度所占波长数 定量表示:横向分辨率通常用 第一菲涅耳带大 小—定量表示。(2空)
11、
在地下界面空间位置的讨论中,三个角度是指: 界面真倾角屮 、视倾角9 、 测
线方位角a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sin 9 = sin屮cos a 。(4空)
12、 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受 拉张力 的作用,断裂通常表现为 正 断层。在我国西部
由于构造受挤压力 作用,断裂通常表现逆断层。(4空)
13、 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有 地质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
及钻探方法 。(3空)
二、判断题(准确的打/,错误的打X)(共计8分,0.5分/题)
1、 自激自收时间或零炮检距时间,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顶点。(/ )
2、 水平层状介质的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 )
3、 共反射点必定是共中心点。( X )
4、 视速度大于等于真速度。( / )
5、 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沿着直线传播一定用时最短。( X )
6、 时距曲线就是波的旅行时与波的传播距离间的相互关系。( X )
7、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产生不了透射波。(/ )
8、 多次覆盖的统计效应一定优于组合的统计效应。( X )
9、 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可以从随机干扰的振动图获取。( X )
10、 动校正时如果速度
(完整版)地震勘探原理历年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