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

上传者:学习好资料 2022-06-08 20:42:15上传 DOC文件 15 KB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历史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懂得有关史实的基本观点,又要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道德品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渗透,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将品德教育、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使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本文试从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德育内容及德育渗透的方法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要帮助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促使学生由被动学****死记硬背的方式,转变为自主学****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学****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笔者认为,根据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渗透道德教育
首先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历史教育只有把育人、立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个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才有可能形成和完善,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真诚关注和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其次是是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初中生的道德动机是由其道德需要推动的,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量,它包含着那些与道德有关的兴趣、欲望、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因素,对初中生的道德行为起着激发、强化、调节、控制等多方面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初中生道德动机的社会性、现实性、时代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再加上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社会不良因素,诸如网络、消极群体、家庭等因素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道德信念的影响逐渐加大,导致学生对传统道德如忠孝节义等内容的不感兴趣和道德意志的脆弱,容易受不良道德的侵蚀。因此如何进行理论、实践、行为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当务之急。
再次是对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求。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说过:“历史教育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紧要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如何做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22600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