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doc

上传者:蓝天 2022-06-18 11:35:05上传 DOC文件 85 KB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doc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生物学科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它关注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孕育、成长 和繁衍,讲授的本就是生命和生命现象。新的课程标准更是以“人与生物 圈”为主线,用十大主题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并将生命教育渗透 到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优势,帮 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从而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一、重视课堂教学,充分挖掘教科书内容,渗透生命教育
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产生的过程,充分了解生命。
在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中有大量的生物繁殖发育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 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如讲到“人的 生殖和发育” 一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补充一些资料:男性每次可以产生 几亿个精子,这些精子在达到输卵管时只剩下数千个了,最后能够与卵细 胞结合的只有一个最健康、最强壮的精子;受精卵在母亲子宫内发育10 个月才能出生……这些内容让学生感受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 秀的个体。课后布置家庭作业“访问母亲”,了解母亲在孕育自己的过程 中心理和生理变化,体验母爱的伟大,从而对父母心存感激之心。又如讲 授“鱼的生殖”时,播放录像:雌鱼每天能产卵几十万粒,但只有极少数 能发育成长,因为一部分被水冲走了,一部分被其他生物吃掉了,当受精 卵孵化成小鱼,往往成为大鱼的美食,真正能生存下来的少之又少。因此,
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生命是伟大的,是来之不易的。
2•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生命形成的漫长历史,进而敬畏生命。
在讲授“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节课中,我提到46亿年前,当地球 诞生时,没有任何生命,直到38亿年前,地球才出现了原始生命。在这 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其中任何一个微小自然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扼杀生 命于摇篮之中,而现在的地球根本也不可能形成原始生命。原始生命出现 后,又从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直到300万年前才出现了更复杂、 更高级、更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最后才出现了拥有高智商、高情感的人, 生命的源远流长正体现了生命的可贵。同时,在茫茫宇宙中,到目前为止, 人类还没有发现其他有生命的星球。可见,地球上的生命是珍贵和伟大的, 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去敬畏。
3•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尊重生命。
在当今信息传播发达的年代,我们经常从网络和电视媒体上看到虐待 动物的各种报道,件件让人触目惊心。我们也经常在动物园看到有些人向 动物投掷杂物,以此取乐。尤为让人揪心的是其主角大多是青少年,看到 如此美好的生命被轻视、被忽略、被践踏,作为一位生物教师,我油然而 生一种紧迫感一一在生物教学中贯穿尊重生物生命权的教育已不容忽视。 于是在学****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节时,我通过讲述生物的种间关 系及生态平衡,强调野生动物并不为人类而存在,并不只对人类才有价值。 野生动物存在的价值在于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的必要条 件,某些物种的消亡可能引起整个系统失衡甚至崩溃,每一个物种都在这
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许多目前被认为无足轻重甚至“有害” 的物种,却可能有着重要的价值,如麻雀、蝉螂等。
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怀。
教科书内容的开放,使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学好教科书 内容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50809703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