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合同补充协议.doc
上传者:小健
2022-06-02 22:39:39上传
DOC文件
93 KB
购房合同补充协议.doc购房合同补充协议
篇一:购房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购房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章:合同背景 第2章:广告与样板间 第3章: 户型空间 第4章:房屋面积 第5章:建筑设备 第6章: 电气部分 第7章:供暖与燃气 第8章:房屋质量与施工 第9章:装修标准 第10章:室内环境 第11章:室外环 境与绿化 第12章:社区与公共服务设施 第13章:价格 付款与工期 第14章:房屋交付 第15章:初步验收 第 16章:房屋保修 第17章:所有权证 第18章:前期物业 管理 第19章:业主委员会 第20章:消费者权利保护 第 21章:抵押担保 第22章:合同变更 第23章:合同终止 与解除
?
?
?
?
?
?第24章:退房程序第25章:违约责任第26章:
买受人损失 第27章:争议与其他 第28章:合同附件 第
29章: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1章合同背景
第1条合同原则:鉴于目前买卖双方往往因合同内容不 明造成诸多争议,为充分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明确出卖人 与买受人的合同义务,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等法律的有关规定,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 则,经协商一致,就买受人购买出卖人房屋一事达成本合同。
【释义】这份合同依据了很多法律,但是我们在这里只 说《合同法》,这是因为我自己认为《合同法》相对于其他 几部法律来说,立法质量最高、性能最稳定,所以寿命可能 会最长。其实法律与其他商品一样,也是一种物品,只不过 这种物品是由政府来生产制造,而且可以不限次数的大量使 用,其内容更为抽象罢了。但无论如何,法律既然是一种物 品,就会涉及功能、质量、价格成本问题。法律的质量与商 品不一样,电视好看不好看可以立即发现去退货,但法律的 质量却只有法律人才能感觉出来。好的法律可以救世救人, 使天下由混乱归于太平,像刘邦的《约法三章》;坏的法律 则能***不见血。我希望这份合同依据的是一部良法,希望 那些本着善良的目的进行交易的人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
说到“受法律保护",大家常说自己的合同是“受法律保 护",至于其中的含义是什么可能未必人人都理解。我认为
此话的本义是说:如果一份合同是合法的,那么合同本身就 是法律,只不过仅能约束合同双方罢了;违反合同就是违反 法律,所以要受到制裁。因此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合同,特别 是对自己有利的合同,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有效合同。
第2条文字定义:
合同中所称“合同"、“本合同"、“约定"等系指目前 出卖方、买受方所签订的补充合同,其他合同则冠以合同的 具体名称;
本合同中所称“房屋”、“本房屋"等系指目前出卖人、 买受人双方签订合同即将买卖的房屋,其房屋性质包括商品 房、经济适用房等;
本合同中所称“本楼”或者“楼房”系指买受人所购 房屋所位于的楼座;
本合同中所称“公共服务设施”亦称为配套公建,包 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 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本社区内目的为不特定多数人使用的 设施及设备;
本合同中所称“总房价",是指买受人为购买房屋所 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定金、首付款、银行贷款、保险金、 维修基金等;
本合同中所称“小区"、“社区”系指房屋所处的社区;
本合同中所指“退房",是指由出卖人退还买受人支 付的购房款后,买受人将房屋或者取得房屋的权利交还给出 卖人的行为。
【释义】合同中最复杂的就是文字的定义。在签订合同 以前,大家都知道房屋是指什么、楼房是指什么、第十六层 是第十六层,因为那时交易还没有达成,弱者还不是弱者, 强者也不是强者,一切还都是平等的。但是当合同签字后, 特别是消费者付款后,强弱之间的地方全部都确定了,这时 就会有人想从中获得除了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最好的 就是既可以拿钱又不办事,这时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 “混淆是非"。合同可以混淆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否则怎么会 有那么多的案件?),其中最多的就是对概念的不同解释。 你说十六层是从地面正负零的地方开始计数,我说的是从地 下两层开始计数。虽然大家心照不宣,但是总有一方要达到 自己的目的。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合同 签字以前对概念先解释一下,此时多花一分钟,可能就会节 省几个小时的法律辩论,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释义】为什么消费者明知不签订一份完善的合同会产 生危害,但仍然会有很多人放弃自己的权利呢?有三方面的
原因:第一是房地产业危害结果基本上没有显性;第二是消 费者自身对危害结果没有明确的预期;第三是轻信能够避 免,看到自己的楼盘很多人都在购买,也认为自己大概没有 问题,总是想如
篇一:购房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购房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章:合同背景 第2章:广告与样板间 第3章: 户型空间 第4章:房屋面积 第5章:建筑设备 第6章: 电气部分 第7章:供暖与燃气 第8章:房屋质量与施工 第9章:装修标准 第10章:室内环境 第11章:室外环 境与绿化 第12章:社区与公共服务设施 第13章:价格 付款与工期 第14章:房屋交付 第15章:初步验收 第 16章:房屋保修 第17章:所有权证 第18章:前期物业 管理 第19章:业主委员会 第20章:消费者权利保护 第 21章:抵押担保 第22章:合同变更 第23章:合同终止 与解除
?
?
?
?
?
?第24章:退房程序第25章:违约责任第26章:
买受人损失 第27章:争议与其他 第28章:合同附件 第
29章: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1章合同背景
第1条合同原则:鉴于目前买卖双方往往因合同内容不 明造成诸多争议,为充分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明确出卖人 与买受人的合同义务,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等法律的有关规定,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 则,经协商一致,就买受人购买出卖人房屋一事达成本合同。
【释义】这份合同依据了很多法律,但是我们在这里只 说《合同法》,这是因为我自己认为《合同法》相对于其他 几部法律来说,立法质量最高、性能最稳定,所以寿命可能 会最长。其实法律与其他商品一样,也是一种物品,只不过 这种物品是由政府来生产制造,而且可以不限次数的大量使 用,其内容更为抽象罢了。但无论如何,法律既然是一种物 品,就会涉及功能、质量、价格成本问题。法律的质量与商 品不一样,电视好看不好看可以立即发现去退货,但法律的 质量却只有法律人才能感觉出来。好的法律可以救世救人, 使天下由混乱归于太平,像刘邦的《约法三章》;坏的法律 则能***不见血。我希望这份合同依据的是一部良法,希望 那些本着善良的目的进行交易的人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
说到“受法律保护",大家常说自己的合同是“受法律保 护",至于其中的含义是什么可能未必人人都理解。我认为
此话的本义是说:如果一份合同是合法的,那么合同本身就 是法律,只不过仅能约束合同双方罢了;违反合同就是违反 法律,所以要受到制裁。因此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合同,特别 是对自己有利的合同,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有效合同。
第2条文字定义:
合同中所称“合同"、“本合同"、“约定"等系指目前 出卖方、买受方所签订的补充合同,其他合同则冠以合同的 具体名称;
本合同中所称“房屋”、“本房屋"等系指目前出卖人、 买受人双方签订合同即将买卖的房屋,其房屋性质包括商品 房、经济适用房等;
本合同中所称“本楼”或者“楼房”系指买受人所购 房屋所位于的楼座;
本合同中所称“公共服务设施”亦称为配套公建,包 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 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本社区内目的为不特定多数人使用的 设施及设备;
本合同中所称“总房价",是指买受人为购买房屋所 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定金、首付款、银行贷款、保险金、 维修基金等;
本合同中所称“小区"、“社区”系指房屋所处的社区;
本合同中所指“退房",是指由出卖人退还买受人支 付的购房款后,买受人将房屋或者取得房屋的权利交还给出 卖人的行为。
【释义】合同中最复杂的就是文字的定义。在签订合同 以前,大家都知道房屋是指什么、楼房是指什么、第十六层 是第十六层,因为那时交易还没有达成,弱者还不是弱者, 强者也不是强者,一切还都是平等的。但是当合同签字后, 特别是消费者付款后,强弱之间的地方全部都确定了,这时 就会有人想从中获得除了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最好的 就是既可以拿钱又不办事,这时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 “混淆是非"。合同可以混淆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否则怎么会 有那么多的案件?),其中最多的就是对概念的不同解释。 你说十六层是从地面正负零的地方开始计数,我说的是从地 下两层开始计数。虽然大家心照不宣,但是总有一方要达到 自己的目的。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合同 签字以前对概念先解释一下,此时多花一分钟,可能就会节 省几个小时的法律辩论,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释义】为什么消费者明知不签订一份完善的合同会产 生危害,但仍然会有很多人放弃自己的权利呢?有三方面的
原因:第一是房地产业危害结果基本上没有显性;第二是消 费者自身对危害结果没有明确的预期;第三是轻信能够避 免,看到自己的楼盘很多人都在购买,也认为自己大概没有 问题,总是想如
购房合同补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