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二 古代诗歌鉴赏.doc

上传者:和合 2022-06-07 17:14:54上传 DOC文件 1.54 MB
1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命题规律]
1.最近两年高考诗歌鉴赏的题型由选择题和主观题组成,题型、题量、分值近两年相对稳定,选材稳定,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中唐、宋诗歌占了全部。
2.古代诗词鉴赏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词鉴赏中命题的重点,尤其是对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会涉及,因此在依据考纲考点备考的过程中,首先要读懂内容,读懂情感。
3.比较鉴赏题,既在选择题中考查,如2018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Ⅲ,也在主观题中考查,如2019年全国卷Ⅲ,2020全国三套试卷均未涉及。但这一点在备考中也应适当重视。
古代诗歌鉴赏是必考内容,2021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题型、题量、分值应该和2020年高考一致。
一、[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 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解析:“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错误,诗人不是为离别而“心惊神伤”,而是想到离别之后的情景而“心惊神伤”。
答案:B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景物形象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解答本题,首先了解“峨眉、岘首”的地理位置,峨眉山在四川,岘首山在襄阳,可谓相隔遥远,正如诗歌中所说“地阔”“天高”,即水远山长,相见无期,可见两人自此一别相见之难,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答案: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二、[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商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解析:“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标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中,“见寄”的意思是“寄信给我”,由“奉和”“次韵”可知,此诗是作者为应和皮日休书信所作,可见皮日休并未与外界不通音讯。
答案:A
4.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需结合标题、正文、注释整体把握诗歌情感。首先,由注释①可知,诗人和皮日休是好友。其次,根据标题和首联可知,好友患病,原有的赏春约会搁置,由此可推知诗人有无法和好友共同赏景的遗憾。尾联表达了对好友病愈重赏美景的期待。
答案: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白话诗歌】
酬和好友袭美(皮日休)因生病在家难以赴约因此寄诗给我的和韵诗
虽然我和您失去了相约一起去春城游玩饮酒赋诗的时间,但我也是一直在家教书讲授,没有写什么诗。我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生,但也期待能和你一起采摘野菜而食。我如一只闲云野鹤般无拘无束,即使素野斋食也有别样的方式,别样的清香。希望你早一天能眼疾康复,再一起相约游玩痛饮,看江花满枝,人才济济。
高分技法1:读懂诗歌要“四看”
相对于文言文来说,古诗的阅读难度更大,不仅仅是文字的难度,还在于诗歌的字里行间有很多的空白,文章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如果有典故,更是增加了阅读难度。高考中的古诗,多半是七言律诗,加上注释及题目一般都在200字左右。读懂古诗,除了要首先阅读那道四选一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二 古代诗歌鉴赏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17303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