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数据处理与常用公式.ppt
上传者:我是药仙
2022-06-14 15:23:35上传
PPT文件
1.10 MB
IE数据处理与常用公式
作业效率的定义
作业效率 =
产出总工时
出勤时间-无效时间
X 100%
∑标准时间ST × 生产台数
人 员 × 有效时间
X 100%
=
弊端:
作业员很难立即了解作业效率的高低。
作业效率的定义
精益生产重视的是改善、提高,参照物最多的是自己,目标不是精益生产追求的结果,目标是对精益生产提高的评价,因此精益生产中相对作业效率来说,人均时产量更为直接。
人均时产量=
同机型每小时的产量
实际作业人员
流水线效率改善步骤
IE常用公式一览表
一. 绩效管理常用公式;
1.作业时间使用率=(投入工时-异常工时)/投入工时
=实际工时/投入工时
2.作业者作业效率=产出量╳标准工时/(投入工时-异常工时) =总标准工时/实际作业工时
3.制造生产效率=产出工时/实际作业工时+异常工时
4.公司生产效率=产出工时/投入工时
5.出勤率=出勤人员/編置人员
6.加班率=加班时间/总工时
序号
项目
取数方法
1
在册人数
取该生产线所有人数(助拉以下人员)(各组件/工程不取)
2
借入工时
该线所有借入人员的时间
3
借出工时
该线所有借出人员的时间
4
直接工时
按该线各组件:在“机种”工作表中求和取得
5
投入工时
按该线各组件:在“机种”工作表中求和取得
6
能率实绩
计算公式:量产完成工时/直接工时(各线、系列适用)
7
生产性实绩
计算公式:完成工时/投入工时(系列、机种适用)
活动程序
C
D
P
A
C
D
P
A
P-Plan
D-Do
C-Check
A-Action
活动基本步骤
改善对象选定
现状调查
问题点提出
改善案确立
改善实施
效果确认
总结及标准化
设定改善目标
步骤一:现状调查
选定改善对象
XX工段XX生产线(班)
针对XX品号(系列)进行改善
计划产量
XX台/8H(或XX台/10H)
出勤时间
8H(28800S)或10H(36000S)(是否倒班)
出勤方式
单班/两班/三班
步骤一:现状数据调查
实际节拍时间
=实际出勤时间/实际产量
目前人均时产量
人员配置
出勤方式
步骤二:实物数据分析
编制生产节拍测定表
能够看出每个岗位中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顺序,所需物料、工作工具都列明
作业效率的定义
作业效率 =
产出总工时
出勤时间-无效时间
X 100%
∑标准时间ST × 生产台数
人 员 × 有效时间
X 100%
=
弊端:
作业员很难立即了解作业效率的高低。
作业效率的定义
精益生产重视的是改善、提高,参照物最多的是自己,目标不是精益生产追求的结果,目标是对精益生产提高的评价,因此精益生产中相对作业效率来说,人均时产量更为直接。
人均时产量=
同机型每小时的产量
实际作业人员
流水线效率改善步骤
IE常用公式一览表
一. 绩效管理常用公式;
1.作业时间使用率=(投入工时-异常工时)/投入工时
=实际工时/投入工时
2.作业者作业效率=产出量╳标准工时/(投入工时-异常工时) =总标准工时/实际作业工时
3.制造生产效率=产出工时/实际作业工时+异常工时
4.公司生产效率=产出工时/投入工时
5.出勤率=出勤人员/編置人员
6.加班率=加班时间/总工时
序号
项目
取数方法
1
在册人数
取该生产线所有人数(助拉以下人员)(各组件/工程不取)
2
借入工时
该线所有借入人员的时间
3
借出工时
该线所有借出人员的时间
4
直接工时
按该线各组件:在“机种”工作表中求和取得
5
投入工时
按该线各组件:在“机种”工作表中求和取得
6
能率实绩
计算公式:量产完成工时/直接工时(各线、系列适用)
7
生产性实绩
计算公式:完成工时/投入工时(系列、机种适用)
活动程序
C
D
P
A
C
D
P
A
P-Plan
D-Do
C-Check
A-Action
活动基本步骤
改善对象选定
现状调查
问题点提出
改善案确立
改善实施
效果确认
总结及标准化
设定改善目标
步骤一:现状调查
选定改善对象
XX工段XX生产线(班)
针对XX品号(系列)进行改善
计划产量
XX台/8H(或XX台/10H)
出勤时间
8H(28800S)或10H(36000S)(是否倒班)
出勤方式
单班/两班/三班
步骤一:现状数据调查
实际节拍时间
=实际出勤时间/实际产量
目前人均时产量
人员配置
出勤方式
步骤二:实物数据分析
编制生产节拍测定表
能够看出每个岗位中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顺序,所需物料、工作工具都列明
IE数据处理与常用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