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写字教学.ppt
上传者:飞扬的岁月
2022-06-13 02:06:34上传
PPT文件
881 KB
识字写字教学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一、识字教学的概念
(一)小学生认识文字的过程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认识文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这些抽象符号的形体和它们代表的事物与人们口语中表达的声音联系起来的过程。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一、识字教学的概念
(二) 识字能力的结构
掌握汉字构造规律
掌握识字工具
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识字****惯
发展思维能力。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二、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古代的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应该与文字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1.识字教学方法
先识字后读书,识字读书分开;集中识字,死记硬背。这是我国古代一般的识字与学****书面语言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二、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古代的识字教学
2.识字教材
商代以前是否已有识字读本,无史料可考。
传说,我国最早的字书是《尔雅》,大概是周朝史官教学童的字书。
有史料记载的我国最早的识字读本是西周的《史籀篇》(大篆)。此读本约在东汉初期佚失。
秦代蒙学识字读本有丞相李斯编的《苍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的《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的《博学篇》(小篆)。
汉代,有人将《苍颉》《爰历》《博学》三篇合并为《苍颉篇》,曾广为流传,至宋代亡佚。
汉元帝(前48-前33年)时黄门令史游所作的《急就篇》,是至今尚存的最早的字书。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二、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古代的识字教学
2.识字教材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蒙学识字读本主要有三本,即《千字文》《三字经》和《百家姓》。人们****惯地称这三种识字课本为“三、百、千”。
《千字文》,南朝周兴嗣所撰。
《三字经》相传为南宋王应麟所撰。
《百家姓》的作者尚不可考。
后来又出现了《日用杂字》《幼学琼林》等。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二、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二)现当代识字教学三大流派
1.集中识字
这个流派的代表,即锦州市教育学院和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作”教学体系。其突出特点是,先识字后读书,集中教分散练。
2.随课文分散识字
斯霞将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两者合起来称“随课文分散识字”。其突出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
3.“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作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1982年发源于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提出)的一项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特点之一是,借助拼音,提前阅读,在大量阅读中迂回识字 。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三、目前识字教材的特点
目前的小学识字教学,一般说来,都不是采用单一的识字模式。
1.先学拼音,拼音帮助识字。
2.既有识字课及“语文园地”中的各种归类识字,又有大量的随课文分散识字。
3.生字分两类,识写分开。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四、识字教学的意义
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171-172):
(一)识字、写字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
(二)识字、写字是培养智能的重要途径。
(三)识字、写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二节 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
一、识字教学目标的广度(项目)
2001年《课程标准》虽提到教学目标分“三个维度”,但各项内容教学目标都没明确提出三项内容各“维度”的目标。
识字教学目标涉及以下项目:
1.使学生认识或学会一定数量的字,掌握所学字的音形义:认识(会读字音并大体了解字义)或学会(会读、会讲、会写、会用)所要求学****的字。
2.使学生了解汉字知识、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3.使学生喜欢汉字,培养识字写字的兴趣与良好****惯。
4.结合识字进行听说等语文能力训练。
5.发展智力。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一、识字教学的概念
(一)小学生认识文字的过程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认识文字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这些抽象符号的形体和它们代表的事物与人们口语中表达的声音联系起来的过程。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一、识字教学的概念
(二) 识字能力的结构
掌握汉字构造规律
掌握识字工具
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识字****惯
发展思维能力。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二、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古代的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应该与文字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1.识字教学方法
先识字后读书,识字读书分开;集中识字,死记硬背。这是我国古代一般的识字与学****书面语言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二、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古代的识字教学
2.识字教材
商代以前是否已有识字读本,无史料可考。
传说,我国最早的字书是《尔雅》,大概是周朝史官教学童的字书。
有史料记载的我国最早的识字读本是西周的《史籀篇》(大篆)。此读本约在东汉初期佚失。
秦代蒙学识字读本有丞相李斯编的《苍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的《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的《博学篇》(小篆)。
汉代,有人将《苍颉》《爰历》《博学》三篇合并为《苍颉篇》,曾广为流传,至宋代亡佚。
汉元帝(前48-前33年)时黄门令史游所作的《急就篇》,是至今尚存的最早的字书。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二、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古代的识字教学
2.识字教材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蒙学识字读本主要有三本,即《千字文》《三字经》和《百家姓》。人们****惯地称这三种识字课本为“三、百、千”。
《千字文》,南朝周兴嗣所撰。
《三字经》相传为南宋王应麟所撰。
《百家姓》的作者尚不可考。
后来又出现了《日用杂字》《幼学琼林》等。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二、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二)现当代识字教学三大流派
1.集中识字
这个流派的代表,即锦州市教育学院和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作”教学体系。其突出特点是,先识字后读书,集中教分散练。
2.随课文分散识字
斯霞将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两者合起来称“随课文分散识字”。其突出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
3.“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作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1982年发源于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提出)的一项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特点之一是,借助拼音,提前阅读,在大量阅读中迂回识字 。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三、目前识字教材的特点
目前的小学识字教学,一般说来,都不是采用单一的识字模式。
1.先学拼音,拼音帮助识字。
2.既有识字课及“语文园地”中的各种归类识字,又有大量的随课文分散识字。
3.生字分两类,识写分开。
第一节 识字教学概述
四、识字教学的意义
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171-172):
(一)识字、写字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
(二)识字、写字是培养智能的重要途径。
(三)识字、写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二节 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
一、识字教学目标的广度(项目)
2001年《课程标准》虽提到教学目标分“三个维度”,但各项内容教学目标都没明确提出三项内容各“维度”的目标。
识字教学目标涉及以下项目:
1.使学生认识或学会一定数量的字,掌握所学字的音形义:认识(会读字音并大体了解字义)或学会(会读、会讲、会写、会用)所要求学****的字。
2.使学生了解汉字知识、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3.使学生喜欢汉字,培养识字写字的兴趣与良好****惯。
4.结合识字进行听说等语文能力训练。
5.发展智力。
识字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