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1-2章知识要点.docx
上传者:zongzong
2022-06-20 16:14:28上传
DOCX文件
17 KB
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1-2章知识要点
信息技术1—2章综合知识梳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948年,美国科学家申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P1
2、人类社会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P2
3、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4、信息的特征:①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②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③可处理性。信息如果经过人的思考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④传递性与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
⑤时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另外信息还有普遍性、不完全性、真伪性等特征。
5、在计算机内部信息的处理都是采用二进制代码形式进行的。采用二进制的原因:即容易实现,又稳定可靠。计算机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归功于信息的数字化。
信息技术1—2章综合知识梳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948年,美国科学家申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P1
2、人类社会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P2
3、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4、信息的特征:①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信息技术1—2章综合知识梳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948年,美国科学家申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P1
2、人类社会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P2
3、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4、信息的特征:①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②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③可处理性。信息如果经过人的思考分析和处理,往往会产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增值。
④传递性与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
⑤时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另外信息还有普遍性、不完全性、真伪性等特征。
5、在计算机内部信息的处理都是采用二进制代码形式进行的。采用二进制的原因:即容易实现,又稳定可靠。计算机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归功于信息的数字化。
信息技术1—2章综合知识梳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948年,美国科学家申农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P1
2、人类社会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P2
3、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4、信息的特征:①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1-2章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