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生理学细胞生物电现象.ppt

上传者:qingqihe 2022-07-11 15:38:50上传 PPT文件 7.62 MB
一、兴奋性(excitability)
一切有生命活动的细胞、组织或机体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
反应有两种形式:兴奋 (excitation)
抑制 (inhibition)
可兴奋细胞(组织):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兴奋的共同特征是产生动作电位。
第一页,共三十页。
(一)刺激和反应

1.刺激:细胞和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①刺激的种类:物理 化学 生物 社会心理。
②刺激的三要素:强度;持续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
2.反应:细胞或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的一切变化。
第二页,共三十页。
一、兴奋性(excitability)
一切有生命活动的细胞、组织或机体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刺激(stimulus)与反应(response)
反应有两种形式:兴奋 (excitation)
抑制 (inhibition)
可兴奋细胞(组织):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兴奋的共同特征是产生动作电位。
第三页,共三十页。
阈强度(阈值) (value)
刺激的持续时间固定,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产生AP)的最小刺激强度。

·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值
兴奋性∝ ————————

阈刺激:具有阈强度的刺激。
阈上刺激:刺激强度高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 值
1
第四页,共三十页。
概 述
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指出:“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的变化”。人体及生物体活细胞在安静和活动时都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bioelectricity)。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五页,共三十页。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第六页,共三十页。
证明RP的实验:
(甲)当A、B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外无电位差。
(乙)当A电极位于细胞膜外, B电极插入膜内时,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外间有电位差。
(丙)当A、B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内无电位差。
第七页,共三十页。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1、 钠泵活动造成膜内、外离子不均衡分布:
[Na+]o > [Na+]i, [K+]i > [K+]o
[Cl-]i > [Cl-]o, [A-]i > [A-]o
2、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
不同。
安静状态下,膜主要对K+通透
①扩散(化学)驱动力:浓度差
②扩散平衡:电场力=浓度差,驱动力=0,
即为K+平衡电位。
第八页,共三十页。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分布
及膜对离子通透性
第九页,共三十页。
第十页,共三十页。

生理学细胞生物电现象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433022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