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空间属性.docx
上传者:niupai11
2022-06-29 21:57:04上传
DOCX文件
13 KB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课程复****br/>第一章建筑的概念 我们知道了建筑和建筑物的区别,建筑物从属于建筑,但 是建筑不是建筑物。建筑包含建筑学、建筑艺术还有建筑创作
第一节 建筑的物质基础 建筑的形成是依靠一定的物质材料的,不同的物质材料 体现建筑的不同风格
第二节 建筑所依赖的建造技术手段 体现了建筑的技术性,一个建筑的完成,首 先要考虑到工程技术方面的要求。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活动非常简单,生产技 术相对低下,对建筑的要求也仅仅是遮风避雨,建造十分简单。随着生产力的提 高,建筑技术不断发展,特别到了近现代时期,建筑的新材料不断出现,例如钢 材、玻璃在建筑上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砖、石、木等材料的依赖,使许多 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现实。
第三节建筑的使用空间
一、 任何建筑有一定的功能,应该满足人的活动为主。体现了建筑的功能性原 则。建筑的功能性原则之首,是要求建筑应该能够提供一个满足使用需求的人造 环境,并有符合要求的通风采光条件,支撑建筑的结构体系必须合理和坚固。
二、 人类的空间的追求在量、质
第四节围合实体
实体特征和空间特点相互衬托、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 不同的空间形态对建筑有不同的影响。
课程导入
课程讲授
一、建筑的空间属性
人们常提到“建筑形式”,严格地讲,它是由空间、体形、轮廓、虚实、凹凸、色 彩、质地、装饰……等种种要素的集合形成的复合的概念。
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是指:建筑功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 形式。
那么能不能说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建筑功能这一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呢?答案是:不能!诚然,建筑的空间形式首先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 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入一步地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等 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
1•从物质功能角度来看(功能对空间的要求)
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
使用要求不同,面积就要随之变化。
住宅中的卧室,其面积大约在15〜20m2 (居室已是住宅中面积最大的房间) 教室:一个班(50人),包括了 50张桌椅+适当的交通走道,面积至少是50m2
(面积是居室的3倍)
影剧院中的观众厅:一个拥有1000席座的观众厅其面积大约为750m2这个 数字比教室大15倍,比居室大50倍。
从以上比较中看出,不同性质的房间或厅堂,其空间容量相差竟如此悬殊!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是功能!
功能对于空间形状方面的规定性
例如:一个50m2的教室,其平面尺寸可以是7mx7m,6mx8m,5mx10m , 哪一种尺寸更适合教室呢?我们知道教室必须要保证视听效果,从这一点就可以 对以上几种长宽比不同的平面做出选择。
先分析7mx7m:这种平面呈正方形,听的效果比较好,但由于前两排两侧 的座位太偏,看黑板时会有严重的反光。
5mx10m :平面较狭长,虽然可以避免反光的干扰,但后排距黑板、讲台太 远,对视听效果均有影响。
通过比较,在这两者中取长补短,取6mx8m的平面形式能够较好满足视听 效果。
c・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性
所谓空间的质:指一定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开窗 和朝向。
不同的房间,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则要求有不同的朝向和不同的开窗处理。
以住宅为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课程复****br/>第一章建筑的概念 我们知道了建筑和建筑物的区别,建筑物从属于建筑,但 是建筑不是建筑物。建筑包含建筑学、建筑艺术还有建筑创作
第一节 建筑的物质基础 建筑的形成是依靠一定的物质材料的,不同的物质材料 体现建筑的不同风格
第二节 建筑所依赖的建造技术手段 体现了建筑的技术性,一个建筑的完成,首 先要考虑到工程技术方面的要求。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活动非常简单,生产技 术相对低下,对建筑的要求也仅仅是遮风避雨,建造十分简单。随着生产力的提 高,建筑技术不断发展,特别到了近现代时期,建筑的新材料不断出现,例如钢 材、玻璃在建筑上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砖、石、木等材料的依赖,使许多 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现实。
第三节建筑的使用空间
一、 任何建筑有一定的功能,应该满足人的活动为主。体现了建筑的功能性原 则。建筑的功能性原则之首,是要求建筑应该能够提供一个满足使用需求的人造 环境,并有符合要求的通风采光条件,支撑建筑的结构体系必须合理和坚固。
二、 人类的空间的追求在量、质
第四节围合实体
实体特征和空间特点相互衬托、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 不同的空间形态对建筑有不同的影响。
课程导入
课程讲授
一、建筑的空间属性
人们常提到“建筑形式”,严格地讲,它是由空间、体形、轮廓、虚实、凹凸、色 彩、质地、装饰……等种种要素的集合形成的复合的概念。
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是指:建筑功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 形式。
那么能不能说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建筑功能这一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呢?答案是:不能!诚然,建筑的空间形式首先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 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入一步地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等 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
1•从物质功能角度来看(功能对空间的要求)
功能对于空间大小和容量的规定性
使用要求不同,面积就要随之变化。
住宅中的卧室,其面积大约在15〜20m2 (居室已是住宅中面积最大的房间) 教室:一个班(50人),包括了 50张桌椅+适当的交通走道,面积至少是50m2
(面积是居室的3倍)
影剧院中的观众厅:一个拥有1000席座的观众厅其面积大约为750m2这个 数字比教室大15倍,比居室大50倍。
从以上比较中看出,不同性质的房间或厅堂,其空间容量相差竟如此悬殊!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是功能!
功能对于空间形状方面的规定性
例如:一个50m2的教室,其平面尺寸可以是7mx7m,6mx8m,5mx10m , 哪一种尺寸更适合教室呢?我们知道教室必须要保证视听效果,从这一点就可以 对以上几种长宽比不同的平面做出选择。
先分析7mx7m:这种平面呈正方形,听的效果比较好,但由于前两排两侧 的座位太偏,看黑板时会有严重的反光。
5mx10m :平面较狭长,虽然可以避免反光的干扰,但后排距黑板、讲台太 远,对视听效果均有影响。
通过比较,在这两者中取长补短,取6mx8m的平面形式能够较好满足视听 效果。
c・功能对于空间质的规定性
所谓空间的质:指一定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开窗 和朝向。
不同的房间,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则要求有不同的朝向和不同的开窗处理。
以住宅为例:
建筑的空间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