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国际货币体系.ppt
上传者:我是药神
2022-06-20 21:14:02上传
PPT文件
1.18 MB
8国际货币体系
四、中国的货币制度
1、旧中国的货币制度
贝-商周金属-秦铜铸币-称量货币。
长期闭关锁国,其货币制度必然带有封闭社会的某些特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侵入使中国的货币制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货币制度的影响。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种混乱的、落后的、不独立的货币制度。
8
2、人民币制度的建立
1947战略进攻,胜利在望,需要发行统一货币。1948年12月1日央行成立,发行人民币,社会主义货币制度开始。
人民币是纸币,货币符号,没有含金量的规定。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几经改革,目前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9
3、人民币自由兑换
货币自由兑换或者说可兑换,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某一货币区的居民,不受官方限制地将其所持有的本国货币兑换成其它国家或地区的货币,用于国际支付或作为资产持有。
(1)货币自由兑换的类型
按可兑换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按可兑换的范围,可分为国内可兑换和国际性可兑换。
10
(2)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表面上看仅仅是一国货币能不能自由兑换的问题,但其实质则是一国的商品和劳务能不能与其他国家自由交换。
能否自由兑换和兑换的程度,是与一国的经济地位密切相关的,是受一国商品、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资本余缺状况等许多因素制约的。因此,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兑换,并不依主观愿望所决定,而取决于一系列客观条件。
11
(2)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从世界各国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将有由兑换的条件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有充足的国际清算支付手段。
②具有开放的外汇市场和汇率合理化。
③企业对市场灵敏地做出反应的机制。
④具有完善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
⑤建立国民对本币的信心。
12
英国在1821年正式实行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规定1英镑含金量为7.32238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曾停止实行金本位制。1925年实行金块本位制,于1931年又放弃,英镑成为不能兑现的纸币。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镑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但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镑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趋于衰落,并为美元所取代。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13
国际金本位制度,具有“三自由”特征:
自由铸造
自由输出入
自由兑换
三个自由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内容
14
特点:既统一又松散
统一性表现为黄金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其国际间支付原则、结算制度是统一的,各国货币都有各自的含金量,因此都必然是固定汇率制。
松散性表现为没有一个公共的国际组织的领导与监督,各国自行规定其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办法。
15
1、金块本位制
严重削弱的国际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建立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加之黄金分配的极不均衡,已经难以恢复金币本位制。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6
四、中国的货币制度
1、旧中国的货币制度
贝-商周金属-秦铜铸币-称量货币。
长期闭关锁国,其货币制度必然带有封闭社会的某些特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侵入使中国的货币制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货币制度的影响。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种混乱的、落后的、不独立的货币制度。
8
2、人民币制度的建立
1947战略进攻,胜利在望,需要发行统一货币。1948年12月1日央行成立,发行人民币,社会主义货币制度开始。
人民币是纸币,货币符号,没有含金量的规定。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几经改革,目前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9
3、人民币自由兑换
货币自由兑换或者说可兑换,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某一货币区的居民,不受官方限制地将其所持有的本国货币兑换成其它国家或地区的货币,用于国际支付或作为资产持有。
(1)货币自由兑换的类型
按可兑换的程度,可分为完全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按可兑换的范围,可分为国内可兑换和国际性可兑换。
10
(2)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表面上看仅仅是一国货币能不能自由兑换的问题,但其实质则是一国的商品和劳务能不能与其他国家自由交换。
能否自由兑换和兑换的程度,是与一国的经济地位密切相关的,是受一国商品、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资本余缺状况等许多因素制约的。因此,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兑换,并不依主观愿望所决定,而取决于一系列客观条件。
11
(2)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从世界各国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将有由兑换的条件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有充足的国际清算支付手段。
②具有开放的外汇市场和汇率合理化。
③企业对市场灵敏地做出反应的机制。
④具有完善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
⑤建立国民对本币的信心。
12
英国在1821年正式实行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规定1英镑含金量为7.32238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曾停止实行金本位制。1925年实行金块本位制,于1931年又放弃,英镑成为不能兑现的纸币。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镑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但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镑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趋于衰落,并为美元所取代。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13
国际金本位制度,具有“三自由”特征:
自由铸造
自由输出入
自由兑换
三个自由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内容
14
特点:既统一又松散
统一性表现为黄金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其国际间支付原则、结算制度是统一的,各国货币都有各自的含金量,因此都必然是固定汇率制。
松散性表现为没有一个公共的国际组织的领导与监督,各国自行规定其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办法。
15
1、金块本位制
严重削弱的国际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建立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加之黄金分配的极不均衡,已经难以恢复金币本位制。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6
8国际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