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hrome浏览器很好很强大,一直以来都以简单快速、插件丰富、安全性能高而著称。
身为全球第一大PC浏览器,其市场份额达到7成以上,却依然难称完美。
多年来,Chrome因占用了大量设备RAM内存而饱受诟病,装上插件后占用就更高了。所以又有“内存怪物”、“内存毁灭者”等等称号。
尤其是在笔记本上,Chrome毫无疑问是用户电脑内存不足和耗电太快的罪魁祸首,它消耗计算机性能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全球用户。
随便在网上一搜,都能看到各种关于“CPU占用太高”的吐槽。有网友称,“开个网页时不时跳到90%多,太卡了。”
不过,对于这些反馈谷歌也并非视而不见。一直以来,Chrome开发团队都在致力于改善此问题。
比如,谷歌早在去年推出的名为“Tab Freeze”的新功能,可以在页面处于后台超过五分钟的情况下暂时“冻结”,让内存释出。
但是,这也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而更早些时候,2017年,谷歌工程师便提出过一项改进建议——在全屏播放视频时降低垂直同步刷新率,来实现降低CPU占用的目的。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功能性建议一直被搁置到现在才被谷歌Chrome团队重新跟进。
所谓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画面被刷新的次数;垂直同步,就是指显示器从上到下绘制一个完整帧的画面的一个过程。
可以这么理解:垂直同步刷新率越高,看视频玩游戏的画面就越稳定。
但与Edge不同,如果你让Chrome在后台播放视频的话,则会使你的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的使用寿命缩短几个小时。
近日,Chrome团队在一次提交中发布了一项更改,允许DWM(台式Windows管理器)和OS(Windows 10)减少垂直同步,达到减少视频播放期间的CPU占用和电池用量的目的。
代码显示,把垂直同步刷新率降至30fps后,CPU的占用量显著减少了24%(测试设备为Surface Pro 6)。
微软的工程师也参与了此次检测。开发者解释说,如果驱动程序支持自定义刷新速率,则使用自定义刷新速率来匹配内容刷新速率(通常比60 Hz刷新速率小得多),这是MediaFoundation全屏视频渲染优化的一部分。
有些遗憾的是,还不知道上述改进在Chrome或者基于Chromium新Edge上的确切上线时间。
而在此之前,微软的新Edge已经在使用一项名为“SegmentHeap”的新功能,该功能可供开发者使用,专门用来降低其应用程序的RAM使用率。
据报道显示,Edge在使用该功能后,其内存有效降低27%。
Windows 10的五月更新(2004版)中,已经为Chrome、Firefox等应用引入了这项新功能。
今年6月,谷歌也在Chrome Canary 85.0.4182.0版本中启用了对该功能的支持。
据谷歌工程师介绍,实验表明调用“SegmentHeap”后有助于将Chrome浏览器占用内存降低达数百MB。
启用后,可以有效改善Chrome吃内存问题,并同时降低耗电量提高续航。
至于在正式版本中推出,大概还需要大家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