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房间里” | 豆瓣热门旅行文学TOP20

本文介绍了“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房间里” | 豆瓣热门旅行文学TOP20,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 遇见更多好书

*封面图来源:《霍比特人》剧照

如果说旅行是物理意义的空间移动,那旅行文学就是一把时间钥匙,它纵深开阔地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双重界限。跟随作者的步调,既能看到“生活在别处”的异地风景,也能在他们的随感与记述中打捞过去、对标现实。


根据每本书读过的人数以及该书所得评价等综合数据,通过算法分析,我们将原有的“豆瓣热门旅行图书Top10”榜单扩充书目,扩展为“豆瓣热门旅行文学Top20”。希望这份书单能让你享受片刻神游的快乐,期待自由旅行的生活早日归来。


TOP 01


《寻路中国》

豆瓣评分:9.0

作者: [美] 彼得·海斯勒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原作名: 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
译者: 李雪顺
出版年: 2011-1


《江城》作者何伟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全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一是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万里的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


@环玥

每次读何伟都一股凉气上背脊,他比我做中国人更称职。


TOP 02


《万水千山走遍》

豆瓣评分:9.0

作者: 三毛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青马文化
出版年: 2009-4


三毛一生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万水千山走遍》主要记录了她在中南美洲和祖国大陆的游历见闻和感受。她带领读者奔赴那青鸟不到的洪都拉斯小城,游历中美洲的花园哥斯达黎加,在厄瓜多尔的银湖之畔体味前世今生,于潘帕斯草原上尽情地策马奔腾……她避开了普通游客所走的大道,而深入到小城、村落,记录了沿途震撼人心的精致、淳朴的民风,以及百姓们的喜悦与苦难。


TOP 03 


《重走》

豆瓣评分:9.0

作者: 杨潇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单读 / 铸刻文化
副标题: 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出版年: 2021-5


青年作者杨潇的新作,也是单读出版推出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关于一个不无困惑的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1938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年,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 1600公里长路。这是一次非典型的公路徒步旅行,不时要与大货车擦肩而过,但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至对话、共振,一个层累的、被忽视的“中国”缓缓浮现。


@57

看完有一阵子了,不断听朋友们谈论它,又冒出许多新角度,像一团呼吸的海绵。动人的一方面是杨潇打捞和展现历史和现实材料的综合能力,另一层面是在这种复杂的工作当中他始终没有失去理解的耐心和平等的感觉,后者更接近这段历史所蕴含的教益。到最后还是老生常谈的话,别想了,去做事,过去我们有幸获得共同文本,可能的话今天也试着去提供一些。


TOP 04


《失落的卫星》

豆瓣评分:8.8

作者: 刘子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副标题: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原作名: AMONG THE STANS:A CENTRAL ASIAN JOURNEY
出版年: 2020-7


九年间,作家刘子超数次深入亚洲腹地,前往神秘的邻人之国,在这片处于全球化边缘和大国夹缝间的土地,展开一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寻觅之旅。沿着国境线飞驰,绕过散落的飞地,驰骋于帕米尔无人区,在苏联的核爆试验场抛锚,他以探险者的精神见证隔绝之地……因深入书写世界一隅,获“全球真实故事奖”(True Story Award)特别关注作品。


@恶鸟

可以说给中国游记文学做了一个标杆,一扫以往走马观花、吃喝玩乐、到此一游的游记风,而是深厚的文学、历史,和冒险探索精神结合,只身进入那些传说中的腹地,大唐西域记或回忆录,历史事件中去,当地日常生活的缝隙和角落,边缘族群的生活和饮食,这是刘子超带来的迷人。


TOP 05 


《夜航西飞》

豆瓣评分:9.0

作者: [英] 柏瑞尔·马卡姆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West with the Night
译者: 陶立夏
出版年: 2013-11


这本回忆录以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肯尼亚为背景,真实再现了作者在非洲的生活,其中包括她毕生钟爱的两项有趣又传奇的事业——训练赛马和驾驶飞机。柏瑞尔•马卡姆以非常动人的文字,铺陈出她在非洲度过的童年、她参与狩猎的情景、她与当地土著的情谊、她训练赛马的过程,以及她独自驾驶单翼双座木螺旋桨飞机,在东部非洲从事职业飞行并猎队搜寻大象踪迹的往事;还详细描述了她从非洲驾机回英国沿途所遭遇到的政治与自然险阻;最后更记录了她在一九三六年九月独自驾机从英国飞越大西洋直抵北美的经过。


@慢三秒

译者最后说的一段话真是深入我心啊——在这个阅读只为消遣的年代,这本书或许只是短暂的逃离,让你去往一个不复存在的非洲。合上书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改变。但你知道,曾有过那样的生活,那样的世界,那样的信念,那样的人。


TOP 06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豆瓣评分:8.7

作者: 黄永玉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1


黄永玉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写的散文等文学作品又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是他在国外小住时所写的艺术游记散文集,每篇文章都配有黄永玉所作的油画、水彩等,总计数十幅。读这两辑游记,我们如同与画家一起,沿着塞纳河,踏着当年印象派画家的脚步,来到处处入画的梵高故乡,又与画家一起,崇敬地来到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生活的地方,呼吸着那仍然留下来的醉人空气。


@鼻尖碰见高音咪

用了几个睡前时光断续的读完。黄老先生的随笔最真挚之处便在于随性,笔随心动,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画家的底蕴。一篇文章里可能述说了几件并没有很强逻辑关系的故事,但读者并不会觉得违和,反而觉得恰到好处,符合极了书名。巴黎和翡冷翠,这两个城市居住者的血液里应该是没有理性二字的吧。


TOP 07 


《旅行的艺术》

豆瓣评分:8.7

作者: (英)阿兰·德波顿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南治国 / 彭俊豪 / 何世原
出版年: 2010-1


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维城乱马

十年间,从《旅行的意义》过度到《旅行的艺术》,从对远方一厢情愿的浪漫想象转变为对旅行清醒客观的认识,不是厌倦了远方,也并非说明旅行不再美好,就像我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可以坦然接受明天不一定会更好。


TOP 08  


《最好金龟换酒》

豆瓣评分:8.6

作者: 傅真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1


惊觉迷失在世俗标准与别人世界里的傅真,决心用一场间隔年寻找自我。她与丈夫毛铭基辞掉令人羡慕的工作,从英国飞往墨西哥,由北至南游历了拉丁美洲数十个国家。出发前她对生活有诸多不满,回来后心中更多的是谦卑和感恩。在大山大水的自然之间,从拉丁美洲人的生命智慧里,傅真找到了内心的某种平静,也建立起重新“入世”的精神力量。


TOP 09 


《带一本书去巴黎》

豆瓣评分:8.5

作者: 林达 / 李晓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2-5


写美国的林达带着一本描写“革命”的文学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于浓厚的法国历史文化氛围中,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了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以及对“革命”的理解。


@自娱者小五

穿越时间照见同一个空间,越到最后越是觉得好看,从《九三年》起笔,最初以为是城市景观和建筑鉴赏,没想到后面竟然酝酿了对法国大革命前后的一次回顾,而且视角很高,以大革命为背景提取了关键片段着力描写,连带出很多历史人物的轶事,还原了伟人作为凡人的本貌,是很多教科书化的历史书里从来见不到的评价。写作方式沿袭了林达那种理性的抒情表达,文字很美,现实和历史穿插讲述,读起来很轻松。我很喜欢那些偶见的作者对历史的评论,不是那种针对某一件事的具体评价,而是对一个时代精神或者一种历史面貌的评价,很有共鸣。不知道这夫妻两个是如何写作的,很羡慕这种合作。


TOP 10


《禅的行囊》

豆瓣评分:8.6

作者: [美] 比尔·波特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 叶南
出版年: 2010-10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追溯了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的禅宗,其各代祖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游历经历,并诉说了他多年来对禅的深深体悟。

TOP 11 


《威尼斯日记》

豆瓣评分:8.6

作者: 阿城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1997-12


作家阿城1992年旅居威尼斯三个月所写的随笔,他写感受、写风土、写景色、写文化差异……以作家的眼光描摹对文化与艺术的感受。


TOP 12 


《土星之环》

豆瓣评分:8.5

作者: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原作名: Die Ringe des Saturn
译者: 闵志荣
出版年: 2020-8


本书是塞巴尔德继《移民》之后又一享誉国际的作品,记录了叙事者“我”一段穿越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以及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他行经古老的英国庄园、已故作家的宅邸、破败的海滨度假胜地、被遗弃的岛屿,回忆讲述各种奇异的故事,如托马斯·布朗的头颅、伦勃朗的解剖课、鲱鱼的自然史、康拉德的非洲之行、中国的宫廷火车、糖与艺术的历史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耶路撒冷神庙的模型、诺维奇的蚕桑业等等……


这是一段真正的文学之旅,这些穿杂在旅程中的事件涉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集体与个人回忆交织,图片与文本相辅,梦境与现实共生。读者受邀进入这座回忆博物馆,与塞巴尔德一同观察生存与记忆、变化与遗忘。


@drunkdoggy

视角迷人,长句迷人,从日常任意点上都能撬开一个世界,诞生一颗星辰。塞巴尔德的作品是一股吹向时间和宇宙深处,抚摸每一道历史切片的旋风。译笔好。


TOP 13 


《去他的巴西》

豆瓣评分:8.8

作者: 胡续冬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07-4


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巴西游记,不如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巴西生活辞典,从战争、宗教、诗歌、电影、绘画、语言研究,到厨艺、雨季、黑社会、未婚妈妈、路有冻死骨、烟民的地位……作者没有预先的想象、崇敬和批判,只任自已浸淫于巴西的风情美食、人情世故之中,兼且记载跨文化语境中每每遭际的奇人逸事,以及种种具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戏剧化情境,堪称是以自己的肉身遭遇做榔头,为读者砸开了一扇了解巴西的窗户。


TOP 14 


《世界》

豆瓣评分:8.6

作者: [英] 简·莫里斯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
原作名: The World: Life and Travel 1950-2000
译者: 方军 / 吕静莲
出版年: 2010-06


作为游记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步入耄耋之年的简·莫里斯回顾自己半个世纪的历程,写下本书。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作为媒体记者和游记作家的简·莫里斯的足迹踏遍世界各个角落,她已经超越了旅游者的身份,而更似一位形貌低调的当地居民。她不写名人政客,只写斜阳下匆匆回家的士司机的会心一笑、街头巷尾值得流连徘徊的小风景……漫无目的游荡旁观,让她的游记散文洋溢着斑斓色彩、渗透着智者的哲思。


TOP 15 


《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

豆瓣评分:8.4

作者: [英]洛瑞·李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As I Walked Out One Midsummer Morning
译者: 王柯月
出版年: 2018-11


洛瑞•李“自传三部曲”之二,英语旅行文学长销不衰的经典作品。全书展现了洛瑞•李卷入西班牙内战的经历,出人意料地融合了幽默、年龄增长和社会观察等内容。


@荒芜

之前读《萝西与苹果酒》感觉洛瑞·李是在画油画,第一章那种葱郁花草,让人想到莫奈的《睡莲》《日本桥》。《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也许因为是游记的缘故,感觉作者是在速写了,将每一地点的风光人情描摹在纸上,传递出西班牙的闷热,原始,热情…洛瑞的文字就像大提琴曲,厚重绵延,有绕梁三日之感,把读者笼罩其中;又像浓郁的咖啡,字里行间都是醇香。


TOP 16 


《在中国大地上》

豆瓣评分:8.2

作者: [美] 保罗·索鲁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搭火车旅行记
原作名: Riding the Iron Rooster: By Train Through China
译者: 陈媛媛
出版年: 2020-12


旅行作家保罗·索鲁的经典之作,22条跨越东西南北的火车路线,长达一年的深度之旅,观察中国大地上的千百风貌。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渡边

论田野,索鲁肯定比不上何伟那么深入敏感还善于思考,论旅行文学,他也比不上毛姆那么文笔优雅眼光毒辣,索鲁这本就胜在真实、接地,不客气,有时候有点憨,他很容易像早年“美国佬”游客一样,道听途说或凭借几个个例,就对中国下一个浅薄自得而不着调的判断。这点儿反而成了这本书里让人觉得好玩甚至亲切的地方。看多了和平队的知识分子味儿田野,保罗索鲁的这种二舅进城Vlog式游记读来反而兴趣盎然。


TOP 17 


《爱尔兰日记》

豆瓣评分:8.2

作者: (德)海因里希·伯尔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Irisches Tagebuch
译者: 孙书柱 / 刘英兰
出版年: 2005-10


伯尔最负盛名的作品,至今全球销量已达二百万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伯尔多次游历爱尔兰,本书是此间心灵闪光时刻的精妙记录。描写了动人的爱尔兰风情,神秘的凯尔特文化,以及爱尔兰大地上的众和相,感人至深,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富同情心的散文杰作”,世界散文宝库中一颗明亮的珍珠。


TOP 18 


《巴黎记》

豆瓣评分:8.0

作者: 于坚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楚尘文化
出品方: 楚尘文化
出版年: 2020-3-1


诗人于坚对巴黎的朝圣之作。1994年,年届不惑的诗人第一次飞往巴黎,深夜抵达,他一直以为巴黎是一座璀璨的未来之都,可当黎明唤醒他时,他震惊了。全世界都在追求焕然一新,唯有巴黎岿然不动。这里依然是巴尔扎克的巴黎,雨果的巴黎,波德莱尔的巴黎,这里到处是历史、时间、细节、包浆,这完全是一个旧世界,一个接纳昔日什物、气味的世界故乡……此后,诗人经常拜访巴黎。二十多年的所见所思,诗人最后熔铸成63段巴黎絮语,163张实地街拍,带你漫游巴黎,寻找全世界的故乡。


@黎戈

这本书好在哪里呢?我以为,是文体的同步性。这本书,说是游记,但是这个叫游记的容器里,随性塞进巴黎的城市历史讨论、少时读过的法语书籍、云南往事回忆、风景素描各种内容物,而这种混沌、兼容、养百种人的斑驳底色,正是巴黎这座不肯从新的城市的性格,作者用文体再造了纸上巴黎。在他笔下,巴黎不是一本簇新割手的新书,而是沾染了雨渍的泛黄的诗集。


TOP 19 


《赭城》

豆瓣评分:8.0

作者: 田晓菲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6-3


通过亲身游历和直接体验西班牙所遗留的古代阿拉伯文化遗产,以及对于古代摩尔人在西班牙的王朝兴替等历史史迹和阿拉伯相关优秀文学遗产的翻译和解读,作者把对西班牙南部历史名城"赭城"的游历变成了一次旅途中的旅途,从现实中的地理的旅行进入了历史与文化的深层文本旅行。


TOP 20 


《理想的下午》

豆瓣评分:7.8

作者: 舒国治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
出版年: 2016-11


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多年前在台湾出版后,常销不衰。


End



这篇关于“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房间里” | 豆瓣热门旅行文学TOP20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