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书好》:听大师们说说读书这件事

本文介绍了《怎样读书好》:听大师们说说读书这件事,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简书优选文章推荐第800篇

简书作者 | 时光流淌


读书是一件门槛很低,很容易上手的事情。


不管是谁,只要识得几个字,只要手边有本书,就可以随时读。


因为简单,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读书在学习成长和自我修炼中的重要意义,更容易忽视“读书”中的大学问。


《怎么读书好》是一本关于“读书”的经典文集,书中收录的文章包含胡适先生的《为什么读书》、《如何读书》、蔡元培先生的《我的读书经验》、王云五先生的《多读多作和多看》、林语堂先生的《读书的艺术》和丰子恺先生的《我的苦学经验》等等文学泰斗的思想精华,可以称得上是由顶级厨师烹饪的一顿精神盛宴。


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凝聚了作者对读书的看法、方法和体会,总有那么几个点会让读者拍案叫绝或茅舍顿开。统领起来看,又会发现,全书主要聚焦了“为什么要读书”、“应该读什么书”、“如何读书”等核心问题展开。



Vol.1

为什么要读书


从效用的角度来说,胡适先生和潘仰尧先生阐述得很细致,即读书可以提高智识、可以解决困难、还可以愉悦身心。


胡适先生认为读书的核心目的是求智识,学做人。


读书是继承人类智慧遗产的过程。书本是学问、智识、经验之记录、人类之遗产,读书就是要接受这部遗产,来做基础,再发扬光大;


读书能让自己提高读书能力,读更多书的路径。读书越多就能读越多书,为了能读懂更多的书,我们需要去读书,去积累必要的知识储备。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碰到的困难。太阳地下没有新鲜事,我们碰到的困难、经历的困惑,都是前人经历过、思考过、解决过、总结过的知识,读书可以获取知识、掌握思想材料的来源,帮助我们解决碰到的困难。


胡适先生


潘仰尧先生认为读书有三大功用。


第一,读书可以替我们解决一切的难题,及应付社会上一切的事情,这是读书第一个的作用。注:这里说一切可能太武断了,只能说我们普通人碰到的大部分难题,都有前人碰到过,解决过,学会读书,就有机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继承他们的方法,辅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二,读书可以增进职业上许多的智识,使得做起事情来,可以增进我们的效能,做事情也就容易成功。


第三,读书可以使得精神愉快,身体不觉得疲倦。


从读书观的角度来说,虽然读书有很多“功效”,但读书本身应该是很纯粹的,为读书而读书,不追求功效而功效才能自显。


王云五先生则认为,读书就是读书,没有什么目的。读书就像看电影、旅游一样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因着兴趣来读书,享受读书中与无古今中外名家大师对话的乐趣,书自然是能读得好的。


杨卫玉先生认为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要让读书变成某种功利的手段和工具,从求学,探知,单纯享受读书乐趣的角度去读书。只有这样,才能读好书,功效自在其中。



Vol.2

读什么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知识的积累、信息的爆炸,人可读之书如浩瀚星辰。一个人不吃不喝不睡,穷尽一生的时间,恐怕也没办法把这世界上可读之书都读完。


因此,读什么书显得尤其重要!


关于读什么书,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和选择。关于这部分,大师们比较一致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读书要有体系,以兴趣、所学的学科、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形成一个终横延展的体系。


2.通过以书找书、以人找书的方式获得自己的读书体系。


3.选择以自己的接受水平一致的书,即看的懂的书。



Vol.3

如何读书?


关于如何读书,是这本书的核心部分,本书中的大师们也都分享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我们摘录部分,一睹为快。


胡适先生认为读书贵在精和博。


所谓精,是指精读,要做到眼到(个个字都认得)、 口到(文章能烂熟的背下来)、 心到(懂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 手到(抄录备忘、提要、记录心得、融汇贯通,作有系统之文章)。


所谓博,即广博。一方面是为了精所以必须博,只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读懂书中要义,所以博和精是相辅相成的。从做人的角度来说,也要做到广博。


胡适先生总结一句话就是“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王云五先生认为读书要做到四“多”——多想、多读、多做、多看。


多想,带着好奇、怀疑的态度读书;多读,和胡适先生的博是一个意思,就要广泛阅读,让自己具备一定的智识积累;多做,多实行、多做笔记、多写心得和总结;多看,与多读一样,大概是为了表达效果,又提出了一次。


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可以从兴趣入手,自动读书,即真正的读书是性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学问是每每互相关连的,一人找到一种有趣味的书,必定有一问题而引起其他的问题,由看一本书而不能不去找关系的十几种书,如此循序渐进,自然可以升堂入室,研究既久,门径自熟,或是发见问题,发明新义,更可触类旁通,广求博引,以证己说,如此一步一步深入,自可成名。


潘仰尧认为堵住要做到四要紧——要深入、要深刻、要怀疑、要耐烦。


朱光潜先生认为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自己的意见。


总结来看,大师们的读书方法,核心就是用做学问的态度来读书,深入理解、独立思考,融汇贯通,为己所用。


图片 |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征稿:如果你也喜欢写小说故事,来给小编投稿吧~

投递邮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N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者原文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在看”哦

这篇关于《怎样读书好》:听大师们说说读书这件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