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会仁||学者专栏:坐井与背井(散文)
本文介绍了丁会仁||学者专栏:坐井与背井(散文),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哟
中国文学微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微刊之一
刊名题写:主编魏民
丁会仁,博士,武汉大学MPAcc,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国矿业大学MBA,中央财经大学访问学者,武汉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MBA硕士生校外导师,独立作家,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著有畅销书《大国企业》《口碑-雷军和他的小米之道》,曾创作诗歌《武汉,挺住!》《钟南山,您就是那座山!》《北京的初冬》,散文随笔《故乡的梦松堂》《感恩!2020》《村东南的大塘》《丁仙峰下的回忆》《在南院的日子》《学会沉淀,向阳而生》《那一年,我遇见了会计》《这一年,我在美国》等文学作品。作品发于知名微刊《作家》,和《人民日报》《新华网》《作家网》等。
丁会仁
坐井与背井(散文)
有人发了一张照片,说是基辅城市的照片,五颜六色的房子,坐落有致的建筑,井然有序的街道,干净整洁的大街,人来人往的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如此漂亮的城市,乌克兰的基辅,难道要经受一次洗礼?这几天,这个世界疯了,有的地方在战争,有人在呐喊,有人在背井离乡,也有人在坐井观天。背井离乡里的井是井田,井是家乡的意思,背井离乡是离开家乡。坐井观天是指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网络上有许多人为战争叫好,也有许多人为和平而奔走呼吁。有人远离家乡四处逃难,有人网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何越来越大,我想大约是“始于外观,终于三观”的原因吧,没必要一般见识。韩愈先生说:“坐井而观天者,曰天小者,非天小也,而是你的位置所然。”位置决定思维,井的大小不怨天,而是怨人为什么在井里,为什么不可以站在井上去观天呢?有些人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熟悉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把他乡当故乡呢?为什么总是离不开那口井呢?有人害怕陌生的世界,有人不愿总接受现实,学习新的技能,在井之外有许多更为广阔的天地,也就有了更多精彩的世界。大凡战争总是不好的结果,最终总会两败俱伤,凡是鼓吹战争者,要么是无畏之人,要么是无知之人。凡是爱好和平的人,最后大多都是幸福的人。观天为何要坐井?离乡为何要背井?离开那口井,天空会更宽阔,水会更清甜,因为宇宙很大,大海很宽,人生很长。
(责编:家佳)
链接:丁会仁||学者专栏:春趣(散文) 丁会仁||学者专栏:春种一粒粟(散文) 丁会仁||学者专栏 乡村记忆:甜甜的红薯糖(散文) 丁会仁||学者专栏:最美半边天——致三八节(诗歌) 杨长青||新锐专栏:忆秦娥 · 除旧习树新风之感(词曲十首) 宋茂林||二月的诗(外一首)
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
注明:投作家
2、诗歌、小小说:3-10首(篇);
散文、随笔、杂文、文学评论:1000~5000字;
短篇小说、报告文学:3000-8000字;
中、长篇小说:可连载。
3、欢迎针对本平台作者作品的评论与读书心得!
4、投稿请附200字简介,1-3幅生活照,并加编辑微信:nj363688,以便联系。如有合适配图,更佳。
5、投稿须注重文学艺术,不涉及政治敏感问题的纯文学作品。一旦投稿,则视为授权本平台。
6、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7、凡投稿,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公众平台编发过的原创首发作品。请一稿一投,勿一稿多投。
这篇关于丁会仁||学者专栏:坐井与背井(散文)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