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转型,石油企业准备好了吗?
本文介绍了能源发展转型,石油企业准备好了吗?,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近年来,新能源业务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网上不免也有人担心,中国的能源央企特别是石油企业准备好了吗?传统石油企业未来发展向何方?
预判你的预判,对能源革命的研判从未间断
能源行业的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着能源结构发展变化的预测。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是比公众更为前瞻、专业的。 今年《石油科技论坛》杂志刊发了多位院士专家撰写的文章:《时代命题、战略构想与关键举措—对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的思考》。文章明确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构想:第一步(2020—2035年),减煤、控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203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超过35%。第二步(2036—2050年),非化石能源加速替代,2050年预计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70%以上。第三步(2051—2060年),现代能源体系全面建成,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80%。在《碳中和学》一书中,发布了“世界能源结构发展变化趋势”图,其中公开了到2150年的能源结构趋势研究,是从“百年大计”角度进行的前瞻研究。肉眼可见,石油占比将是下降趋势,天然气将会下降但目前还没有到达峰值,新能源将持续提升。 已经公开发布的各类相关报告、学术论文还有很多,可以说,对于能源革命、发展转型,能源企业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路线,并做出了战略性的顶层设计。
天然气已经实现“气超油”,还将进一步发展
天然气是当前世界公认的清洁低碳能源,其单位热值碳排放系数是石油的0.76倍,是煤炭的0.59倍。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天然气将发挥重要作用。 以中国石油为例,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其天然气在油气结构中占比就首次超过50%,实现了“气超油”的历史性突破;2021年,其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378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66.4%,三分天下有其二;此外,其还在继续推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可以预见的是,天然气将成为石油企业未来的重要业务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国石油加大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开发力度。在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等地都加大了页岩油投入,并将大港油田、新疆油田、吐哈油田和长庆油田列为页岩油开发示范区。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已经建成国内第一个百万吨整装页岩油示范区;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百万吨页岩油示范区也在建设中,据新华网报道,该地的页岩油储量达到10亿吨级;松辽盆地北部大庆古龙、渤海湾盆地的勘探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看目前趋势,国内天然气产量将有较快增长。中国石油已经提出,力争到2025年,天然气产量在油气当量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51.6%提高到55%左右。
石油企业大力建设新能源项目,可能就在你身边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公众印象中的“传统石油企业”,已经在风、光、热、电、氢部署了一大批新能源项目,而且可能就在你身边。 仅在过去的2021年,中国石油就建成投产39个新能源项目,新增地热供暖面积960万平方米;新获风光发电资源和上网指标1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24万千瓦;完成“四大六小”CCUS工程方案论证,松辽盆地200万吨二氧化碳注入规模进入工程实施前期阶段……2021年其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业务方面的资本支出达到30亿元,2022年计划安排投入100亿元,同比增长2.33倍。中国石化方面,也把新能源业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规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混合站、5000座充换电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新增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5000万平方米,新能源供给能力达到1000万吨标煤。此外,中国海油计划提升发展新能源产业,目标是到2025年推动实现清洁低碳能源占比提升至60%以上。 在不远的将来,你的生活可能是这样的:在家享受来自石油企业的地热供暖,开着电能或氢能汽车,在“加油站”完成加氢、充电,还能顺便购个物。当你驾驶新能源汽车在路上兜风,还能享受到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美好环境。 可以看到,能源企业已经对能源革命、发展转型有了明确的顶层设计、时间表、路线图,并正在逐步落地落实,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将为绿色低碳、国家能源安全、还有百姓美好生活提供更加坚实保障。
资料来源:戴厚良、苏义脑、刘吉臻、顾大钊、匡立春、邹才能《时代命题、战略构想与关键举措—对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的思考》;邹才能《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与人类碳中和选择》;新华网;21世纪经济报道;立方石油;澎湃新闻等
这篇关于能源发展转型,石油企业准备好了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