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动态ppt课件

上传者:能** 2022-05-26 19:41:43上传 PPT文件 285KB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动态ppt课件_第1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动态ppt课件_第2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动态ppt课件_第3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动态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动态ppt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GB 50011修订动态修订动态*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科技大学2019.812 修订概略修订概略添加章节添加章节 大跨度屋盖构造抗震设计大跨度屋盖构造抗震设计10.2 地下建筑构造抗震设计第地下建筑构造抗震设计第14章章,附录,附录N 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 钢支撑钢支撑-混凝土框架构造、钢框架混凝土框架构造、钢框架-钢筋混凝土中心筒构造钢筋混凝土中心筒构造(附录附录G) 多层工业厂房构造的抗震设计要多层工业厂房构造的抗震设计要求附录求附录H部分条文修订部分条文修订23添加章节添加章节34大跨度屋盖构造抗震设计大跨度屋盖构造抗震设计 (1) (1) 大跨空大跨空间构间构造:跨度

2、大于等于造:跨度大于等于120m、悬悬挑挑长长度大于度大于40m或或单单向向长长度大于度大于300m的的刚刚性大跨性大跨钢钢屋盖屋盖构构造。造。 (2) 应应按多向、多点按多向、多点输输入入计计算地震作用。算地震作用。 多向多向输输入:沿空入:沿空间构间构造底部三向同造底部三向同时输时输入入 地震地震动参数动参数加速度峰加速度峰值值或反或反响谱响谱峰峰值值 程度主向:程度次向:程度主向:程度次向:竖竖向向 = 1.00:0.85:0.65 多点多点输输入:思索地震行波效入:思索地震行波效应应和部分和部分场场地效地效应应,输输入各入各独独立根底或支承立根底或支承构构造的地震反造的地震反响谱响谱峰

3、峰值值或加速度或加速度时时程峰程峰值值和和频谱频谱特征不同,估特征不同,估计计能能够够呵斥的改呵斥的改动动反反响响。45地下建筑构造抗震设计地下建筑构造抗震设计(5)第第14章和附录章和附录N:地下建筑构造的抗震设计:地下建筑构造的抗震设计 单建式地下建筑单建式地下建筑 地下通道地下通道 地下空间综合体等地下空间综合体等56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6)4条原那么条原那么 对选定的性能目的进展分析论证对选定的性能目的进展分析论证 性能目的应具有针对性和灵敏性性能目的应具有针对性和灵敏性 性能设计的内容和要求性能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不同性能目的的抗震计算要求不同性能目的的抗震计算要求引荐方

4、法引荐方法 抗震性能设计的参考方法抗震性能设计的参考方法附录附录M 67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明确规定对抗震性能目的进展综合分析和论证明确规定对抗震性能目的进展综合分析和论证 当建筑构造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时,应根据当建筑构造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时,应根据其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构造其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构造类型和不规那么性、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类型和不规那么性、投资大小、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对选定的抗震性能目的提出技复难易程度等,对选定的抗震性能目的提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综合分析和论证。术和经济可行性的综合分析和论证。 性能目的应适宜性能目的应适宜

5、78 抗震性能设计,应根据实践需求和能够,具有明确的针抗震性能设计,应根据实践需求和能够,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灵敏性。对性和灵敏性。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 性能目的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灵敏性性能目的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灵敏性 针对性:可选定针对整个构造、构造的部分部位或关针对性:可选定针对整个构造、构造的部分部位或关键部位、构造的关键部件、重要构件、次要构件以及建筑键部位、构造的关键部件、重要构件、次要构件以及建筑构件和机电设备支座的性能目的。构件和机电设备支座的性能目的。 灵敏性:整体构造的不同部位可具有不同的性能目的灵敏性:整体构造的不同部位可具有不同的性能目的。89建筑性

6、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3.10针对楼梯间作为“抗震平安岛的要求,可以提出确保大震下能具有平安避难通道的详细目的和性能要求; 针对特别不规那么、复杂建筑构造的详细情况,对抗侧力构造的程度构件和竖向构件提出相应的性能目的,提高其整体或关键部位的抗震平安性; 地震时需求延续任务的机电设备,其相关部位的层间位移需满足规定层间位移限值的专门要求; 针对程度转换构件,为确保大震下本身及相关构件的平安而提出大震下的性能目的 。910 地震动水准;性能目的;详细目的承载力、变形地震动水准;性能目的;详细目的承载力、变形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3.10建筑构造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和要

7、求建筑构造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和要求l 普通情况,可选用抗震规范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普通情况,可选用抗震规范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的地震作用。震的地震作用。l 对处于发震断裂带两侧对处于发震断裂带两侧10km以内的构造,应计入近场影响,假以内的构造,应计入近场影响,假设地震动参数未计入近场影响,设地震动参数未计入近场影响,5km以内宜乘以增大系数以内宜乘以增大系数1.5,5km以外宜乘以增大系数以外宜乘以增大系数1.25。l 对设计运用年限不同于对设计运用年限不同于50年的构造,宜思索实践需求和能够,年的构造,宜思索实践需求和能够,经专门研讨后对地震作用做适当调整。经专

8、门研讨后对地震作用做适当调整。l 设计运用年限设计运用年限70年:年: 取取1.151.2;l 设计运用年限设计运用年限100年:取年:取1.31.41011地震地震水准水准 性能性能1特殊设防目标特殊设防目标 性能性能2重要设防目标重要设防目标 性能性能3 性能性能4(略高于(略高于基本基本 设防目标设防目标)多遇烈多遇烈度地震度地震 完好完好 完好完好 完好完好 完好完好 基本烈基本烈度地震度地震 完好,完好,正常使用正常使用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检修后继续使用检修后继续使用 轻微损坏,轻微损坏,简单修复后继简单修复后继续使用续使用 轻微至中等破轻微至中等破坏,变形坏,变形 罕遇烈罕遇烈度

9、地震度地震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检修后继续使用检修后继续使用 轻微至中等破坏,轻微至中等破坏,修复后继续使用修复后继续使用 加固后继续使加固后继续使用用 接近严重破坏,接近严重破坏,大修后继续使大修后继续使用用 抗震性能设计的性能目的抗震性能设计的性能目的设防目的设防目的 不同地震动水准下构造的预期损伤形状或运用功能不同地震动水准下构造的预期损伤形状或运用功能性能目性能目的的。应高于普通情况的设防目的。应高于普通情况的设防目的。性能目的性能目的1112直观表述直观表述性能性能1:构造构件在预期的大震:构造构件在预期的大震罕遇地罕遇地震震作用下根本处于弹性形状;作用下根本处于弹性形状;性能性能2

10、:构造构件在中震:构造构件在中震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根本完好,在预期的大震作用下根本完好,在预期的大震罕遇罕遇地震地震作用下能够屈服;作用下能够屈服;性能性能3:构造构件在中震:构造构件在中震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已有细微塑性变形,在预期的大作用下已有细微塑性变形,在预期的大震震罕遇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有明显的塑性变作用下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形;性能性能4:构造构件在中震:构造构件在中震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能够屈服,在预期的大震作用下能够屈服,在预期的大震罕遇罕遇地震地震作用下接近严重破坏。构造的总作用下接近严重破坏。构造的总体承载力略高于非性能设计的情况。体承载力略高

11、于非性能设计的情况。1213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详细目的详细目的 抗震承载力目的;抗震承载力目的; 构造变形才干目的;构造变形才干目的; 或同时提高抗震承载力和变形才干的详细目或同时提高抗震承载力和变形才干的详细目的。的。 详细要求详细要求 在预期的不同的地震动水准下对构造不同在预期的不同的地震动水准下对构造不同部位的程度、竖向构件承载力的要求不发部位的程度、竖向构件承载力的要求不发生脆性剪切破坏、构成塑性铰、到达屈服值生脆性剪切破坏、构成塑性铰、到达屈服值或坚持弹性;或坚持弹性; 相应的构件延性构造的高、中或低要求。相应的构件延性构造的高、中或低要求。当构件的承载力明显提

12、高时,相应的延性构当构件的承载力明显提高时,相应的延性构造措施可适当降低。造措施可适当降低。1314 R /FEk 性能性能 1 56 性能性能 2 2, 1 1. .5 5 性能性能 3 3,2 2 2.8 性能性能 4 4( (一般构件一般构件5 5) ) 1.0 1 3 5 7 1 3 5 7 u /ue 从抗震才干的等能量原理,当承载力提高一倍时,延性从抗震才干的等能量原理,当承载力提高一倍时,延性要求减少一半,构造所对应的抗震等级大致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减少一半,构造所对应的抗震等级大致可按降低一度的规定采用。延性的细部构造,对混凝土构件主要指箍筋、边规定采用。延性的细部构造,对混凝土

13、构件主要指箍筋、边缘构件和轴压比等构造,不包括影响正截面承载力的纵向受缘构件和轴压比等构造,不包括影响正截面承载力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构造要求;对钢构造构件主要指长细比、板件宽厚力钢筋的构造要求;对钢构造构件主要指长细比、板件宽厚比、加劲肋等构造。比、加劲肋等构造。1415思索不同水准地震作用取值的不确定性,构造设计计算应留思索不同水准地震作用取值的不确定性,构造设计计算应留有一定的余地。有一定的余地。分析模型应正确、合理地反映地震作用传送途径;楼盖在地分析模型应正确、合理地反映地震作用传送途径;楼盖在地震中能否根本上能整体或分块处于弹性任务形状。震中能否根本上能整体或分块处于弹性任务形状。弹性分

14、析可采用线性方法;弹性分析可采用线性方法; 弹塑性分析可根据构造性能目的预期进入弹塑性形状程度的不弹塑性分析可根据构造性能目的预期进入弹塑性形状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添加阻尼的等效线性化方法、静力或动力非线同,分别采用添加阻尼的等效线性化方法、静力或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性分析方法。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构造构件在不同性能目的的抗震计算要求构造构件在不同性能目的的抗震计算要求1516建筑性能抗震设计建筑性能抗震设计3.10构造非线性分析模型构造非线性分析模型 可对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模型有适当的简化,但二者的线性可对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模型有适当的简化,但二者的线性分析结果应根本

15、一致;分析结果应根本一致; 应计入二阶效应、合理确定弹塑性参数;应计入二阶效应、合理确定弹塑性参数; 应根据构件的实践截面、配筋等计算实践承载力;应根据构件的实践截面、配筋等计算实践承载力; 可经过与理想弹塑性假定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着重发现构件可经过与理想弹塑性假定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着重发现构件能够破坏的部位及其弹塑性变形的程度。能够破坏的部位及其弹塑性变形的程度。1617抗震性能设计方法抗震性能设计方法抗震承载力设计抗震承载力设计. . 构造构件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承载力参考构造构件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承载力参考目的目的1718 构造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承载力参考目的例如构造构件实现抗

16、震性能要求的承载力参考目的例如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多遇地震多遇地震 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 罕遇地震罕遇地震 性能性能1 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关规定 完好,完好,承载力按承载力按抗震等级调整地抗震等级调整地震效应的设计值震效应的设计值复核复核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承载承载力按不计抗震等力按不计抗震等级调整地震效应级调整地震效应的设计值的设计值复核复核 性能性能2 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关规定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承载承载力按不计抗震等力按不计抗震等级调整地震效应级调整地震效应的设计值的设计值复核复核 有轻微塑性变形,有轻微塑性变形,承载力按极限

17、值承载力按极限值复核复核 性能性能3 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关规定 轻微损坏,轻微损坏,承载承载力按标准值力按标准值复核复核 有明显塑性变形,有明显塑性变形,承载力达到极限承载力达到极限值后降低少于值后降低少于5% 性能性能4 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关规定 轻轻中等破坏,中等破坏,承载力按极限值承载力按极限值复核复核 不严重破坏,承不严重破坏,承载力达到极限值载力达到极限值后降低少于后降低少于10% 1819 1设设防烈度下防烈度下构构造造构构件承件承载载力按思索地震效力按思索地震效应调应调整的整的设计值复设计值复核核时时,应应采用采用对应对应于

18、抗震等于抗震等级级而不而不计计入入风风荷荷载载效效应应的地震作用效的地震作用效应应根本根本组组合,合,并并按下式按下式验验算:算: 承载力设计方法承载力设计方法 式中式中 设防烈度地震动,隔震构造包含程度向减震影响;设防烈度地震动,隔震构造包含程度向减震影响; 按非抗震性能设计思索抗震等级的地震效应调整系数;按非抗震性能设计思索抗震等级的地震效应调整系数; 思索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构造附思索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构造附 加的阻尼影响。加的阻尼影响。2(,)GG EEE KR ESSIR 2I l 设计值复核,需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抗力的资料分项系数、设计值复

19、核,需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抗力的资料分项系数、 l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入不同抗震等级的内力调整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入不同抗震等级的内力调整系数。l 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 1 的抗震承载力要求。的抗震承载力要求。 1920 I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构造包含程度向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构造包含程度向 减震影响;减震影响; 思索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构造附思索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构造附加加 的阻尼影响。的阻尼影响。承载力设计方法承载力设计方法 2构造构件承载力按不思索地震作用效应调构造构件承载力按不思

20、索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的设计值复核时整的设计值复核时,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根本组合,并按下式验算:根本组合,并按下式验算:l 设计值复核,需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抗力的资料分项系数、设计值复核,需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抗力的资料分项系数、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不计入不同抗震等级的内力调整系数不计入不同抗震等级的内力调整系数.l 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 2 的要求;的要求;l 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 1 的要求。的要求。(,)GG EEE KR ESSIR2021 I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构

21、造包含程度向减震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构造包含程度向减震影响;影响; 思索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构造附加的思索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构造附加的阻尼影响;阻尼影响; 按资料强度规范值计算的承载力。按资料强度规范值计算的承载力。 3构构造造构构件承件承载载力按力按规规范范值复值复核核时时,应应采用不采用不计计入入风风荷荷载载效效应应的地震作用效的地震作用效应规应规范范组组合,合,并并按下式按下式验验算:算:l 规范值复核,不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规范值复核,不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l 和内力调整系数,资料强度取规范值。和内

22、力调整系数,资料强度取规范值。l 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 3 的要求。的要求。 (,)G EE KKSSIRKR2122 I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构造包含程度向减震设防烈度地震动或罕遇地震动,隔震构造包含程度向减震影响;影响; 思索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构造附加思索部分次要构件进入塑性的刚度降低或消能减震构造附加的阻尼影响;的阻尼影响; 按资料最小极限强度值计算的承载力;钢材强度可取最小极按资料最小极限强度值计算的承载力;钢材强度可取最小极限值,钢筋强度可取屈服强度的限值,钢筋强度可取屈服强度的1.25倍,混凝土强度可取立方强倍,混凝土

23、强度可取立方强度的度的0.88倍。倍。 承载力设计方法承载力设计方法 4构造构件按极限承载力复核时,应采用构造构件按极限承载力复核时,应采用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地震作用效应规范组合,并不计入风荷载效应的地震作用效应规范组合,并按下式验算:按下式验算:l UR(,)G EE KUSSIR2223承载力设计方法承载力设计方法 极限值复核,不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极限值复核,不计入作用分项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和内力调整系数,资料强度取最小极限值。整系数和内力调整系数,资料强度取最小极限值。其中,钢材强度其中,钢材强度 的最的最 小极限值小极限值fu约为钢材屈服强度约为钢材屈服强度的的1.3

24、51.5倍;钢筋强度倍;钢筋强度 取钢筋取钢筋 屈服强度屈服强度fy的的1.25倍;倍;混凝土强度取立方强度的混凝土强度取立方强度的0.88 倍倍 。 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 4 的要求;的要求; 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满足性能 3 和性能和性能 4 的要求的要求 。2324抗震变形验算抗震变形验算I .不同性能要求的不同性能要求的层间层间位移位移参参考目的考目的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多遇地震多遇地震 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地震 罕遇地震罕遇地震 性能性能1 完好,按非性能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设计相关规定 完好,完好,变形小于弹性位移限值变形

25、小于弹性位移限值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变形略大于弹性变形略大于弹性位移限值位移限值 性能性能2 完好,按非性能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设计相关规定 基本完好,基本完好,变形略大于弹性位移限值变形略大于弹性位移限值 塑性变形不大于塑性变形不大于2倍弹性位移限值倍弹性位移限值 性能性能3 完好,按非性能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设计相关规定 轻微损坏,轻微损坏,变形不大于变形不大于2倍弹性位移限倍弹性位移限值值 塑性变形约塑性变形约45倍倍弹性位移限值弹性位移限值 性能性能4 完好,按非性能完好,按非性能设计相关规定设计相关规定 轻轻中等破坏,中等破坏,变形小于变形小于3倍弹性位移限值倍弹性位移

26、限值 不严重破坏不严重破坏变形不大于变形不大于0.9倍倍塑性变形限值塑性变形限值 构造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层间位移参考目的例如构造构件实现抗震性能要求的层间位移参考目的例如 注: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计算,应思索重力二阶效应,可扣除整体弯曲变形。注: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下的变形计算,应思索重力二阶效应,可扣除整体弯曲变形。2425. . 变形计算变形计算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2526 构造构件细部构造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抗震等级,可构造构件细部构造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抗震等级,可按下表的例如选用;构造中同一部位的不同构件,可区分竖按

27、下表的例如选用;构造中同一部位的不同构件,可区分竖向构件和程度构件,按各自最低的性能要求所对应的抗震构向构件和程度构件,按各自最低的性能要求所对应的抗震构造等级选用。造等级选用。抗震性能设计的构造要求抗震性能设计的构造要求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构造的抗震等级构造的抗震等级 性能性能1 1 可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二度采用,但不得低可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二度采用,但不得低于于6 6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 性能性能2 2 可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采用,当构件的可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采用,当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二度的要求时,可按降低二承载力高于多遇地

28、震提高二度的要求时,可按降低二度采用;均不得低于度采用;均不得低于6 6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度,且不发生脆性破坏 性能性能3 3 当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一度的要求时,可当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多遇地震提高一度的要求时,可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且不低于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降低一度且不低于6 6度采用,度采用,否则仍按非性能设计的规定采用否则仍按非性能设计的规定采用 性能性能4 4 仍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采用仍按非性能设计的有关规定采用 构造构件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构造抗震等级例如构造构件对应于不同性能要求的构造抗震等级例如 26272728原场地类别原场地类别类场地巩固土或岩石场地

29、中的硬质类场地巩固土或岩石场地中的硬质岩石场地岩石场地Vs800m/s明确为明确为 类场地。规范中允许类场地。规范中允许降低降低1度采取抗震措施的规定只适用于度采取抗震措施的规定只适用于 类场地。类场地。(7)等效剪等效剪切波速切波速 (m/s) 场地类别场地类别 0055080800500SV250150SV0I1I800SV500250SV150SV 50I0I28291场地土液化判别的深度范围为地面下场地土液化判别的深度范围为地面下20 m。2判别公式:液化判别规范灌入锤击数临界值判别公式:液化判别规范灌入锤击数临界值 原公式:原公式: 现公式:现公式:3添加了脆弱粘性土层添加了脆弱粘性

30、土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地震震陷地震震陷 判别方判别方 法。法。cr0swc0.90.1 3/NNddcr0swc0.6ln0.10.5 3/NNdd2930 (1) 阻尼阻尼调调整系整系数数和外形和外形参数参数原原规规定:定: 修修订为订为: (2) 对对大跨空大跨空间钢构间钢构造的造的竖竖向地震作用,除可按向地震作用,除可按简简化方法化方法计计算外,算外,还还可按可按竖竖向振型分解反向振型分解反响谱响谱法法计计算。算。竖竖向地震影向地震影响响系系数数取取0.65的程度地震影的程度地震影响响系系数数,设计设计特征周期可按第一特征周期可按第一组组采用采用远远震中距震中距时时,竖竖向反向反响谱响谱明

31、明显显小于程度反小于程度反响谱响谱,阻尼比取阻尼比取0.02。改良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反响谱的阻尼调整系数改良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反响谱的阻尼调整系数和外形参数,补充完善了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并和外形参数,补充完善了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并补充了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取值的规定。补充了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取值的规定。(9)55 . 005. 09 . 010.050.0287 . 106. 005. 0120.05960.0.310.050.0432220.050.610. 8 1 3031补充了补充了8度度0.30g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及最大适用高度及6度和度

32、和7度度0.10g区、高度小于区、高度小于24m、不设抗震墙的板柱、不设抗震墙的板柱-框架构造的相关规定。框架构造的相关规定。(10) (1) 8.5度度0.30g现浇钢现浇钢筋混凝土筋混凝土构构造房屋的最大适造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用高度; (2) 6度和度和7.5度度0.10g区区、高度小于、高度小于24m、不、不设设抗震抗震墙墙的板柱的板柱-框架框架构构造的相造的相关规关规定。定。3132修正了框架修正了框架-抗震墙构造剪力调整系数以及抗震墙构造剪力调整系数以及与与“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原那么有关的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原那么有关的框架内力调整等相关规定,补充了框架构造楼架内力调整等相关规定,补

33、充了框架构造楼梯间的设计规定。梯间的设计规定。(11) (1) 框架框架-抗震抗震墙构墙构造剪力造剪力调调整系整系数数 任一任一层层框架部分承框架部分承当当的地震剪力不得小于的地震剪力不得小于构构造底部造底部总总剪剪力的力的15%。 (2) 设设置少量抗震置少量抗震墙墙的框架的框架构构造,框架部分的地震作用造,框架部分的地震作用效效应应,取按框架模型,取按框架模型与与按框架按框架-剪力剪力墙墙模型模型两种计两种计算算结结果的果的较较大大值值。3233 (3) 强柱弱梁强柱弱梁调调整整原原规规定:一定:一级级框架框架构构造和造和9度度时时髦髦应应符合符合修正:框架修正:框架构构造和造和9度度时时

34、的框架的框架尚应尚应符合符合 :框架:框架构构造柱端造柱端弯弯矩矩实实配增大系配增大系数数,一,一级级取取1.2;一;一级级取取1.1;一;一级级取取1.05。bccMMbuac2 .1MMccabuaMMca3334 (4) 强剪弱强剪弱弯调弯调整整原原规规定:定:9度抗震度抗震设计设计的的构构造和一造和一级级框架框架构构造造尚应尚应符合符合修正:框架修正:框架构构造和造和9度度时时的框架的框架尚应尚应符合符合 :柱剪力:柱剪力实实配增大系配增大系数数,一,一级级取取1.15;一;一级级取取1.1;一;一级级取取1.05。 nbctcvc/)(HMMVnbcuatcua/ )(2 . 1HM

35、MVtbvcacuacuan()/VMMHca3435 (5) 框架构造楼梯间的设计规定框架构造楼梯间的设计规定 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楼梯休憩板的横梁和楼梯边梁不宜直接支承在楼梯休憩板的横梁和楼梯边梁不宜直接支承在框架柱上,支承楼梯的框架柱应思索休憩板的约框架柱上,支承楼梯的框架柱应思索休憩板的约束和能够引起的短柱;束和能够引起的短柱; 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3536取消了内框架房屋的相关规定取消了内框架房屋的相关规定(12) 内框架房屋已很少运用,抗震性能较差。内框架房屋已很少运用,抗震性能较差。修正了多层砌

36、体构造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修正了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抗震横墙间距、底部框架抗震横墙间距、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构造抗震墙房屋的构造布置、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构造柱布置、圈布置、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构造柱布置、圈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衔接要求、楼梯间的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衔接要求、楼梯间的构造要求等规定。构造要求等规定。 3637修正了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修正了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层数和高度限值(13) 16度区的普通砖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适当度区的普通砖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适当降低:降低: 24m 变为变为 21m; 8层层 改为改为 7层层 2补充了补充了7度度0.

37、15g和和8度度0.30g的高度的高度和层数。和层数。 修正了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修正了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 6,7度:度:18m 15m; 8度:度:15m 11m; 9度:度:11m 9m3738 修正了底部框架修正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构造布置抗震墙房屋的构造布置 修正了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修正了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 添加了底框房屋采用混凝土小砌块的约束砌体抗震承载力添加了底框房屋采用混凝土小砌块的约束砌体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内容验算的内容 构造柱布置、圈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衔接要求、楼梯构造柱布置、圈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衔接要求、楼

38、梯间的构造要求等规定。间的构造要求等规定。 3839楼梯间构造要求楼梯间构造要求 顶层横墙和外墙设通长钢筋、钢筋混凝顶层横墙和外墙设通长钢筋、钢筋混凝土带或钢筋砖带;土带或钢筋砖带; 支承大梁与圈梁拉结,支承长度不小于支承大梁与圈梁拉结,支承长度不小于500mm; 梯段与平台板梁应可靠衔接;梯段与平台板梁应可靠衔接; 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构造柱应延伸到顶。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构造柱应延伸到顶。3940补充了底部框架补充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构造的过渡层要求、上部为抗震墙构造的过渡层要求、上部为混凝土小砌块墙体的相关要求、底框部分框架柱的专混凝土小砌块墙体的相关要求、底框部分框架柱的专门要求等规定门要求

39、等规定(14)过渡层要求过渡层要求墙体轴线与下部框架梁、混凝土墙轴线对齐;墙体轴线与下部框架梁、混凝土墙轴线对齐;过渡层构造柱设置要求;过渡层构造柱设置要求;过渡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要求;过渡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要求;窗台标高处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带;窗台标高处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带;窗洞、门洞处设构造柱;窗洞、门洞处设构造柱;上、下墙不对齐时应设转换梁。上、下墙不对齐时应设转换梁。框架柱:截面尺寸、轴压比、纵筋、箍筋等的要求框架柱:截面尺寸、轴压比、纵筋、箍筋等的要求4041补充了补充了7度度0.15g和和8度度0.30g钢构造房屋最钢构造房屋最大适用高度,修正了钢构造阻尼比取值、承载力抗大适用高度,修

40、正了钢构造阻尼比取值、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地震作用下内力和变形分析等相关规震调整系数、地震作用下内力和变形分析等相关规定,添加了关于钢构造房屋抗震等级的规定,并补定,添加了关于钢构造房屋抗震等级的规定,并补充了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充了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15)阻尼比取值:阻尼比取值: H 50m 0.04 50m H 200m 0.03 H 200m 0.02 罕遇地震分析罕遇地震分析 0.0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强度破坏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强度破坏 0.75; 屈曲破坏屈曲破坏 0.80 原原0.750.9抗震等级: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分为四级抗震等级: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分为

41、四级4142 修订了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不进展抗震验算修订了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不进展抗震验算的范围、补充完善了柱间支撑节点验算要求、单层钢的范围、补充完善了柱间支撑节点验算要求、单层钢构造厂房防震缝及阻尼比的相关规定构造厂房防震缝及阻尼比的相关规定(16)不进展抗震验算的范围不进展抗震验算的范围原:原: 7度度、场地,柱高不超越场地,柱高不超越10m且构造单元两端且构造单元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可不进展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可不进展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造措施。现:现: 7度

42、度、场地,柱高不超越场地,柱高不超越10m且构造单元两端且构造单元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均有山墙的单跨及等高多跨厂房锯齿形厂房除外;7度度、类场地和类场地和8度度、场地的露天吊车栈桥,可场地的露天吊车栈桥,可不进展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造不进展横向及纵向的截面抗震验算,但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措施。 4243修订了大跨空阔房屋砖柱的适用范围、修订了大跨空阔房屋砖柱的适用范围、添加添加7度度0.15g时钢筋混凝土柱和组合砖时钢筋混凝土柱和组合砖柱的构造要求柱的构造要求(17)大跨空阔房屋砖柱的不适用范围:大跨空阔房屋砖柱的不适用范围:8、9度时的大厅;度

43、时的大厅;大厅内设有跳台;大厅内设有跳台;7度时大厅跨度大于度时大厅跨度大于12m或柱顶高度大于或柱顶高度大于6m;6度时大厅跨度大于度时大厅跨度大于15m或柱顶高度大于或柱顶高度大于8m。4344调整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修正了程调整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修正了程度向减震系数的定义及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以及度向减震系数的定义及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以及消能部件性能检验要求等规定消能部件性能检验要求等规定(18)l 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l 原规范:隔震层设置在根底与上部构造之间原规范:隔震层设置在根底与上部构造之间l 现规范:隔震层设置

44、在根底与上部构造之间现规范:隔震层设置在根底与上部构造之间一层柱顶一层柱顶、大地盘与上部塔楼之间大地盘与上部塔楼之间l 程度向减震系数的定义及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程度向减震系数的定义及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l 程度向减震系数程度向减震系数 = 隔震构造最大程度剪力隔震构造最大程度剪力/非隔震构造最非隔震构造最 l 大程度剪力大程度剪力l 计算:罕遇地震下的变形验算计算:罕遇地震下的变形验算l 构造:隔震构造的隔震措施;隔震层与上部构造的衔接构造:隔震构造的隔震措施;隔震层与上部构造的衔接l 消能部件性能检验要求:黏滞流体消能器;速度相关型消能部件性能检验要求:黏滞流体消能器;速度相关型 l 消能

45、器消能器4445添加了楼梯间及人流通道砌体填充墙的添加了楼梯间及人流通道砌体填充墙的构造要求,补充了砌体女儿墙的抗震构造构造要求,补充了砌体女儿墙的抗震构造要求要求(19)l楼梯间及人流通道砌体填充墙楼梯间及人流通道砌体填充墙l 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的混凝土构造柱,并采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的混凝土构造柱,并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l砌体女儿墙的抗震构造要求砌体女儿墙的抗震构造要求l 在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应与主体构造锚固;在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应与主体构造锚固;l非出入口无锚固的女儿墙,非出入口无锚固的女儿墙,68度时不宜超越度时不宜超越0.5m,9度时应锚固。度时应锚固。4546谢谢 谢!谢!46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44838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