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16.蒹葭.ppt

上传者:cai.li.bin 2022-06-26 02:14:53上传 PPT文件 3.65 MB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16.蒹葭.ppt诗歌
蒹 葭
16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这里说说的“诗”,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蒹葭》被誉为中国的第一首朦胧诗。朦胧最容易产生美感,产生联想。在我们揭开《蒹葭》朦胧面纱之前让我们先走进2000多年以前的周代,去体会了解掌握《诗经》。
3.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以及对我国古代文
化的热爱之情。
1. 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诗
歌的内容(主旨)。
学****比兴手法,体会一咏三叹的写作结构,
体会它朴素优美、音韵和谐的语言特色。
(重点)
(难点)
(重点)
来自《点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西汉以后被儒家学派尊崇为经典,奉为“六经”之一。《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诗经》简介
来自《点拨》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风: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雅: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赋:即陈述铺叙。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一 读一读字音
部分来自《点拨》
晞 跻


二 写一写字形
部分来自《点拨》
chí( ) sì( )
jiān jiā( )


蒹葭
部分来自《点拨》
(一)古今异义
1.道阻且长
古义:艰险;今义:阻挡,阻碍。
2.道阻且右
古义:弯曲;今义:方位词,跟“左”相对。
3.蒹葭苍苍
古义:茂盛的样子;今义:头发灰白或苍茫的
意思。
部分来自《点拨》
(二)一词多义
右:左右采之
道阻且右
(名词作状语,在右边)
(形容词,弯曲)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16.蒹葭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51166096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