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2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中化学2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化学2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课时分层作业(二)(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世纪初,化学家维勒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B红外光谱图的研究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C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方法最早是由李比希提出的D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硫、氮、氯、溴等元素CA项,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错误;B项,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不是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错误;C项,利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方法最早由李比希提出的,正确;D项,钠融法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氮、氯、溴、硫等
2、元素,错误。2燃烧0。2 mol某有机物,得到0.4 mol CO2和0.6 mol H2O,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该有机物含有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B该有机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1C该有机物中含有2个CO2和3个H2OD该有机物的1个分子里含有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还可能含有氧原子DA项应该是:该有机物的1个分子里含有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B项应该是:该有机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C项应该是: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和水,不是该有机物中含二氧化碳和水。3(双选)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卤素的方法是()A将待测物与氧化铜混合高温加热,产物分别用高氯酸镁和碱石灰吸收B将待
3、测物与金属钠混合熔融,再用水溶解,稀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溶液C将待测物直接在空气中燃烧,观察火焰颜色和烟雾的浓烈程度D将一根纯铜丝加热至红热,蘸上试样,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BD有机物分子中卤素的检验可采用钠融法和铜丝燃烧法,采用钠融法时卤素转化为卤化钠,在硝酸存在下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卤化银沉淀,据沉淀颜色可判断卤素种类;铜丝燃烧法简便易行,若蘸上试样的铜丝灼烧时火焰为绿色,则证明存在卤素。41H核磁共振谱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即其附近的基团)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就不同,代表核磁性特征的峰在1H核磁共振谱图中坐标的位置(化学位移,符号为)也就不同。现有一物质的1H
4、核磁共振谱如图所示,则它可能是()ACH3CH2CH3 BCH3CH2CH2OHC(CH3)2CHCH3 DCH3CH2CHOB在1H核磁共振谱图中,由峰的个数即可推知有几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从图中可知有4种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分析选项可得A项有2种,B项有4种,C项有2种,D项有3种。5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未知物A的1H核磁共振谱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含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由1H核磁共振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C若A的分子式为C2H6O,则其可能为甲醚D由其1H核磁共振谱可得知其分子中的不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