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资料-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上传者:2****5 2022-06-13 23:12:08上传 DOCX文件 53.86KB
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资料-社会态度及其改变_第1页 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资料-社会态度及其改变_第2页 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资料-社会态度及其改变_第3页

《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资料-社会态度及其改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资料-社会态度及其改变(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点这里,看更多心理学资料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第五章社会态度及其改变一.态度的定义与分析1.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组成的、持久的的个人的内在结构,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即一种准备状态。二.态度的特征奥尔波特态度个体意识和神经系统的某种态度;表示准备反应;是有组织的系统;是以过去经验为基础的;对行为产生指导与

2、动力。三.态度的功能1.态度的认知功能选择接受有利的信息;2.态度的情绪功能带来满足或失望感;3.态度的动机功能驱使人趋向或逃避某事第二节社会态度的层次与方向一.社会态度是个多层次的心理结构1.社会定势的层次四个层次,第一为基本固定定势个体对外界情境的直接反应;第二层次调节日常生活行为;第三层次调节个体某些行为系统;第四最高层次,调节行为的整体性 知、情、意三因素在社会定势的最高层次中的地位不一,比重不同。2、社会态度的层次性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1)皮埃尔:态度与行为不一致?T.Lapiere, 1934美国西海岸,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旅行,2)盖洛普:态度与行为一致!盖洛普,

3、1936成功地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预测票数与实得票数相差 男性,有魅力的人 缺乏魅力的人3、影响态度改变的信息沟通因素 信息差异态度差异较大时,高权威者引发的态度改变大;差异适中时,低权威的传达者引发的态度改变大。 信息的倾向性普通公众,一面之辞说服效果好;教育水平较高的对象,两面之辞说服效果好。态度不一致时,提供双方信息,再强调一方信息效果好,态度一致时,只说一面之辞效果好。 信息提供方式口头书面,面对面 大众传播媒介第五节关于“态度形成”的理论1、学习论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两种强化:正与负。青少年:同伴赞许(强化)的作用比父母反对的作用要大得多 模仿学习:初级学习形式。从态度的外部特征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450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