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采设计留矿法

《地采设计留矿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采设计留矿法(2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课 程 设 计课程名称: 地下金属矿床开采设计 设计题目: 极薄金属矿体地下开采设计 学 院: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专 业: 采矿工程 年 级: 2010 学生姓名: 王志力 指导教师: 郭忠林 卿黎 日 期: 教 务 处 制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国土资源工程 学院 采矿工程 专业 2009 年级学生姓名: 王志力 课程设计题目: 极薄金属矿体地下开采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选择采矿方法的原则(要求),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结合实习收集资料,设计采矿方法。包括:采矿方法三面视图(1:200或1:500),采矿方法简述,结构参数,采准巷道布置,切割工作,采切工程量及采切比计算,
2、采切费用计算;回采工作(落矿、出矿、通风、支护、损失贫化管理),回采顺序,地压管理,采掘进度计划,劳动组织形式和作业循环图表,成本计算与技术经济指标。设 计 指 导 教 师 (签字):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目 录前言······························
3、183;·············1第一章 设计题目、地质条件1.1 设计题目······························21.2 矿床赋存条件·
4、;·························21.3 采矿方法初选·······················
5、···2第二章 矿块布置和采场结构参数的确定第三章 采矿方法三面图绘制第四章 采准工作第五章 切割工作第六章 回采工作第七章 地压管理第八章 技术经济指标结束语··································&
6、#183;·······12第一章设计题目、地质条件1.1设计题目某矿为含金石英脉状矿床。走向长800m,倾角65°,矿体埋深70m,赋存深度70290m。矿体水平厚度0.8m。矿石f=18,上盘f=16,下盘f=17。高价矿,品位100g/t。围岩品位0。矿石体重3.6 t/m³,围岩体重3.1 t/m³,松散系数1.35。矿体埋藏于地面以上,矿体倾向与山坡向相反。山坡倾角40°。选厂位于下盘方向走向中部。日产量400t。地表允许陷落。1.2矿床赋存条件矿体的厚度为0.8sinm,属
7、极薄矿体;矿体的倾角为65°,属急倾斜矿体;矿体走向长800m;埋深70m;赋存深度70290m矿体中等稳固f=18,围岩稳固上盘f=16,下盘f=17松散系数1.35;地理位置:地表以上,山坡倾角40°,与矿体倾角相反。1.3采矿方法的出选择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由于其是薄矿体,急倾斜且品位很高,在处理这中高品位矿石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分采充填法,混采充填法。第二章矿块布置和采场结构参数确定因为该矿为极薄矿体,所以矿块的布置为沿走向布置,矿块宽62m,高度和阶段高度一样选用60米,因为选用的采矿方法为两种所以根据不同的采矿方法采用不同的采场结构参数。分采充填法:矿块高度一般为
8、4060m,矿块长度4060m;这里取矿块高度为60m,宽度为62m顶柱高度24m,底柱高24m,品位高及价值高的矿石,可以用钢筋混凝土作底柱而不留矿石底柱;因为分层高度12m;溜井间距用铲运机出矿为2030m,用电耙出矿为2025m。因为这个属于高品位矿石,所以采用不留低柱,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低柱,顶柱高度取两米,才看完阶段之后回收顶柱。分层选取两米。采用铲运机出矿。混采留矿法:矿块高度一般为4060m矿块长度为40-60m,间柱宽2-6m,顶柱厚2-3m,底柱高4-6米,在该矿体中选用高60m宽62m,间柱宽6m,顶柱厚2m,底柱高3.5米。联络道每隔5m布置一个,底部采用漏斗结构,漏斗间
9、距6m,当采完整个阶段后,回采间柱和顶柱底柱。第三章采矿方法三面图绘制第四章采准工作分采充填法:采准工程主要是运输平巷,人行天井和溜井,切割工程是拉底平巷。天井布置有两种形式:ü 一、 中央先行天井与一侧(或两侧)顺路天井,如图1-1,ü 二、 采场一侧先行天井,另一侧顺路天井,如图1-2。ü 三可以采用两侧现行天井天井尺寸2×2m,运输巷道尺寸2×2m溜井尺寸为1.8×1.8m混采留矿法:采准工作主要是掘进阶段运输巷道,先进天井(为行人、通风之用),联络道,拉底巷道和漏斗颈等,先进天井布置在间柱中,早垂直方向上每隔4-5m掘进联络道
10、,与两侧矿房贯通,在矿房中每隔5-7m,设一个漏斗,为了减少平场工作量,漏斗应尽量靠近下盘,由于采用浅孔落矿,不设二次破碎,少量大块直接在采矿工作面进行破碎。采准工作包括掘进阶段运输平巷1、天井2和联络道3。在薄和极薄矿脉中,为便于探矿,阶段平巷和天井均沿矿脉掘进。联络道一般沿天井每隔45m掘进一条,其主要作用是使天井与矿房联通,以便人员、设备、材料、风水管和新鲜风流进入矿房。为防止崩落矿石将联络道堵死,两侧联络度宜交错布置。本次采用的是每隔6m设一个漏斗,竖直方向上每隔5m设置一个联络道。第五章切割工作分采充填法:切割主要是拉底平巷,因为这次有留矿设置,要在下面设置漏斗溜井等放矿设备。混采留
11、矿法:切割工作包括掘进放矿漏斗6与拉底。漏斗间距,在薄和极薄矿脉中,一般为45m;在中厚以上矿体中根据每个漏斗合理负担面积(一般2536m3,最大不应超过50m3,因为漏斗负担面积过大,不仅增大回采时平场工作量,而且降低放矿效率)确定。拉底可以从最底部联络道开始掘进拉底平巷,然后向矿体两侧扩展拉低高度一般为2-2.5m拉宽度应不低于1.2m。因为本矿体比较薄,故采用人工假底底部结构,(1)在阶段运输巷道中打上向准直炮孔,孔深1.8-2.2,所有炮孔一次爆破。(2)站在第一个分层下的矿堆上,打第二层炮孔,孔深1.5-1.6m,然后将一分层下的矿石转运出去,同时架设人工假底。(3)在假底上铺设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