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上传者:1980****057 2022-07-09 14:38:48上传 DOCX文件 18.59KB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_第1页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_第2页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_第3页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简称水管单位)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生产性事业单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总则其次条做了如此定义)。这个定义充分说明白水管单位的双重特点生产性和事业性,相应的水管单位的会计核算也要体现这一特点。1994年财政部颁发了经过修订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暂行),并确定于1995年1月1日始执行,这一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水管单位的生产经营性和公益事业性。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适应了当时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须要,规范了水管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行为。苏州市(含下属市、区)的各类水管单位(不包括集体、个人全部制的水管单位)刚好执行了此制度,各乡、镇水利

2、站也相应的参照执行。实行此项会计制度符合了我国会计改革的总体目标,促进了水管单位经济发展的须要,可以说“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对发展我国水利事业起到了主动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和当今实际的冲突也日益突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和此制度不相符合的状况。现就此制度在执行之初的优越性和当今的局限性做一浅析。历史作用 在1995年新的“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之前,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水利经济、特殊是水管单位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此时,水管单位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日益困难,资金来源也多渠道、多层次,相应的利益安排也出现了多

3、元化的形式。当时实行的会计制度和出现的新状况的冲突也凸显出来,原来的会计管理体制和核算模式,已极不适应当时经济发展形势,必需对其进行改革。对此,财政部颁布了修订后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暂行),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的颁布执行解决了当时经济发展中的冲突,对推动市场经济、特殊是水管单位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主动的作用。 (一)、新“制度”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参照当时行业会计制度的框架模式,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引入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采纳了“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的会计基本等式以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所得税=净利润”的收入核算等式,成本核算变完全成本法为更加合理的制

4、造成本法,这充分表达了将水管单位视为一个经营主体来对待的思路,为当时水管单位开展综合经营生产带来了核算的便利,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须要。 (二)、此“制度”还考虑到水管单位的事业性、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为社会公益服务的一面,体现了事业费拨款的内容,体现了专项拨款的内容,体现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内容,符合了水管单位为事业单位的特点。水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堤防维护建设管理费、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补偿费、河道采砂(土)费等行政事业性费用,用来弥补水管单位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成本支出,这将行政事业收费和水管单位经营主体结合起来。此外,当水管单位由于自身的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受国家政策和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5、不能完全收回应取得的补偿时,国家以“补贴收入”的方式对其差额予以补偿。 (三)、新“制度”对适用范围做了明确的规定,除了我国境内国家管理的各类水管单位外,乡、镇水利站也可参照执行,这样就解决了长期以来乡镇水利站财会制度混乱不统一的问题。总的来说,“制度”适应了当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强化内部管理;适应了国家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和发挥地方、部门和企业的主动性、创建性的会计管理体制。当今局限性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执行已经近1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此项会计制度显现了和当今实际状况不相适应的特点。 目前,苏

6、州市(含下属市、区)共有水管单位130个,包括水费所、乡镇水利站、堤闸管理所、抗旱排涝队、河道管理处(所)、水资源管理处、长江防洪工程管理处、长江治理工程管理处等。其中,执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的有97个,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33个,而且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水管单位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因为“水管单位会计制度”在现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和实际不相适应的状况。 (一)、由于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事业和企业脱钩,原水管单位下属属于经营性质的实体进行了改制,水管单位的经济活动起了改变,经营性活动越来越少,乡镇水利站的综合经营基本只保留了和水利相关的供排水

7、生产。相应的水管单位的基本收入也体现出了财政性和事业性的一面,主要为财政拨款、两费(水费和水资源费)的收缴以及少数的租金收入,这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中水管单位的基本收入为“营业收入”不相符,却和事业单位的收入即“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极为相像。水管单位的支出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生产经营成本支出只保留了供排水生产支出,占很少数,基本支出为公益性支出即为有关防洪保安工程、堤防、闸坝、河道等工程管理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干脆费用,以及工程运行维护费、折旧修理费等,这和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分为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相仿。从当前我市水管单位的经济活动来看,这样的资金来源和运

8、用状况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不相适应。 (二)、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推动、水管单位职能转变所引起收入和支出的改变,包括乡镇水利站在内的水管单位逐步被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之内,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管理和政府选购。实行部门预算时,支出和收入的事业性质很明显,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核算,这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采纳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核算有所不同,因此,水管单位在报表的上报过程中须要依据财政部门的要求对报表进行调整,这样会对报表的真实性和牢靠性产生影响,也不利于水利财务工作适应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如相城区和太仓市财政部门要求水管单位在填报统一报表时采纳事业单位的表式,这就和水管单位

9、所运用的企业化会计核算方法有所不同,须要进行调整报表的数字,需依据账户分拆填列,极易发生误差,影响了报表的真实性、牢靠性。比较明显的误差之一就是事业单位报表要求“固定资产”科目和“固定基金”科目的数值相对应,如按此要求调整,则统一报表的“事业基金”极可能出现负数。在省财政厅组织的统一报表检查时,无法核对报表数字的来源,对实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了疑义。实行国库集中管理和政府选购,水管单位的全部财政性资金都要统一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收入干脆进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则由国库支付中心通过集中支付的方式干脆向收款单位付款,对于支出超过5000元的商品选购必需由政府选购部门通过选购证、询价招标、招标等

10、方式进行选购,这和“水管单位会计制度”中的收支方式不同。建议对策 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更好地为水管单位的会计核算服务。为了促进水利事业的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需依据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看法的相关精神,针对不同类型的水管单位,相应地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 参照体改看法的精神,依据水管单位担当的任务和收益状况,现有水管单位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担当防洪、排涝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称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性为事业单位。此类水管单位,其编制内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工程日常修理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9359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