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内容标准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12课,是重点课。1271年建立的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的对峙局面,统一了中国,并把中国的版图扩展到最大。这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明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很多学生都看过倚天屠龙记电视剧,对元朝历史有所了解,但是知之不详,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探究这段历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
2、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
3、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教学难点“行省制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民族融合”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录音,导入新课,引出一代天骄统一蒙古。利用媒体调动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新课一代天骄统一蒙古多媒体展示成吉思汗人物图片,设问:你知道他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动脑筋思考:下面是蒙古史书记载的12世纪的一些情况,结合课文想想,反映了那时的什么局
4、面?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学生结合自己查询的材料分析回答。在此基础上设问:他有什么贡献?在学生探究后,教师加以总结,导出下一个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忽必烈建立元朝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问:这两年发生了什事?1271年?1276年?展示文天祥人物图片和其诗歌。动脑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强调元朝建立极其统一两件大事。完成思想教育目标。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展示元世祖人物图片,设问: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农业产?出示隋朝大运河图与元朝运河图。议一议:说说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
5、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件事吗?课后不妨查一查南水北调东线的走向。出示马可波罗人物图片、马可波罗行记封面。设问:他是哪国人?他写的关于中国和东方的游记叫什么?学生交流查找的材料。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元朝的疆域出示元朝疆域图,学生读图了解元朝的疆域,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探究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民族融合的发展出示回族人物、建筑、文字图片,设问:这是什么民族?学生根据自学回答。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战演练练习题(略)巩固知识。板书设计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政权建立发动扩张战争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元朝建立1276年,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三、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元朝运河马可波罗四、元朝疆域五、民族融合新民族诞生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