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芜申线定埠-史家渡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报告

上传者:5****1 2022-07-05 11:57:20上传 DOC文件 566.50KB
芜申线定埠-史家渡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报告_第1页 芜申线定埠-史家渡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报告_第2页 芜申线定埠-史家渡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报告_第3页

《芜申线定埠-史家渡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芜申线定埠-史家渡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航道整治课程设计芜申线定埠-史家渡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报告姓名:班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芜申线定埠镇-史家渡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报告一、研究背景江苏省是全国水运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内河航道里程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水运在我省综合运输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全省综合运输网总量的24.8%和63.5%。为充分发挥我省水运优势,从1995年起江苏省交通厅陆续组织开展了苏南骨干航道网和全省干线航道网的规划布局研究工作。2001年,结合国家水运主通道的规划研究,对我省干线航道网规划进行了深化研究。2005年6月,我省在交通部关于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的基础上,完成

2、了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并于同年9月由江苏省政府和交通部正式批准执行,为我省航道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芜申线位于长江三角洲河网地区,横跨安徽、江苏、上海两省一市,是规划的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二纵六横”和江苏省干线航道网“二纵四横”的第四横,水运地位十分突出,规划航道等级为三级。该航道流经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该地区加工工业、轻纺工业、高技术开发工业密集,外向型经济十分成熟,区域工农业生产、基础建设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由于能源、原材料匮乏,主要依赖从外地调进,水运是大宗货物主要的运输方式。皖南腹地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物资可通过芜申线航道直达苏南、上海和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随着芜

3、申线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芜湖至上海的水运航程比绕道长江约缩短85公里,并且可以避开长江航行的风险,有利于船舶航行安全,同时对苏南运河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对安徽东南部地区和江苏西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10年前,集中力量重点建设集装箱运输通道和运输需求旺盛的干线航道,基本形成以京杭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航道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两纵四横”约3455公里的高等级干线航道网。芜申线上游安徽段和江苏段全线整治贯通后,来自安徽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和诱增的运量将很可观,全线货运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芜申线航道是“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建设的航道之

4、一,到2020年达到三级航道标准。芜申线江苏段航道里程约254.7公里,鉴于航道里程较长,为便于实施,芜申线江苏段按地理位置划分为高溧段(高淳至溧阳段)、溧宜段(溧阳至至宜兴段)和太湖湖区段三段。芜申线高溧段是规划的芜申线江苏段航道三段中的首段, 上接芜申线安徽段,起于江苏省与安徽省交界的高淳县丹农砖瓦厂,讫于芜申线航道提前实施的常州市溧阳改线段起点,全长91.937公里。定埠-史家渡段(53K+71658K+026)航道即位于该段航道的中游位置(详见地形图)。定埠-史家渡段(53K+71658K+026)航道是一个典型的W型弯曲河段,现状W型弯曲段圆弧半径都小于300米,且圆弧间无直线航道,

5、弯弯相连,影响航行船舶视线、视距,造成船舶航行速度减慢,易使船舶触滩搁浅、发生碰撞,引起航行事故。因此该段航道的定线需要谨慎规划,以期达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二、所需资料(一)水位资料芜申线高溧段设计特征水位详见下表。芜申线高溧段设计通航水位表起 讫 点设计最高通航水位(m)(10频率)设计最低通航水位(m)(95保证率)丹农砖瓦厂至原杨家湾船闸(上)12.104.60原杨家湾船闸(下)至官溪河口12.1012.136.50官溪河口至下坝船闸(上)12.1312.156.50下坝船闸(下)至朱家桥6.302.65朱家桥至河口6.306.102.70河口至南渡6.106.002.70南渡至至

6、丹金溧漕河口6.005.702.70(二)自然地质条件1.自然条件1.1河流概况芜申线高溧段由江苏与安徽交界的高淳县丹农砖瓦厂起,流经东芮线(高淳丹农砖瓦厂至东坝砖瓦厂)、溧坝线(东坝砖瓦厂至溧阳河口南段)一段, 由溧梅线向东北至溧阳南渡镇,沿溧梅线至溧阳轮联船厂(丹金溧漕河口),与芜申线溧宜段起点相接。芜申线高溧段高淳下坝上游属安徽水阳江、青弋江水网平原圩区,地面高程在s5.5(吴淞基面,以下同)以上;下坝以下段为丘陵地区(茅山、天目山余脉),南侧为皖南、宜溧山区。芜申线以高淳县下坝船闸及茅东节制闸为界,上游为长江支水系青弋江、水阳江水系,下游为太湖水系。芜申线高溧段流经东芮线的官溪河、胥河

7、,历史上胥河又名胥溪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凿的的人工运河,它西接固城湖、水阳江、直通长江,下连溧阳、宜兴、抵太湖。相传该河是公元前506年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将伍子胥为运送军粮开凿而得名。它沟通了长江、水阳江、青弋江与太湖流域的水上航运,大大缩短了绕道长江的航程,灌溉了苏南农田。明太祖朱元璋为使苏、浙粮运避开长江风险,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重开胥河,并在东坝建石闸封闭,节制水流,解除了苏、浙一带水患。自此,“三湖”(南漪湖、石臼湖、固城湖)之水不复东流,胥河至太湖的航运从此中断。苏州民谣说:“东坝倒,北寺塔上飘稻草。”意即东坝一倒,上游洪水倾泻而下,会淹没苏州城的北寺塔。汛期高淳固城湖

8、水位要比下游太湖水位高出七、八米,为安全计,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又在东坝下游约五公里处构筑了下坝。由于下坝船闸以西芜申线属青弋江、水阳江水系,茅东节制闸和下坝船闸共同组成该级枢纽节制该水系的水向太湖宣泄,迫使汛期来自皖南山区经水阳江、青弋江进入芜申线的洪水经石臼湖重新汇入长江。安徽水阳江、青弋江水网平原圩区,地面高程在5.5(吴凇基面,以下同)左右,每至汛期,芜申线高溧段下坝船闸上游河水水位达8.0以上,1999年超过13.07,河道两侧防洪大堤高程在14.5左右,该段航道为地上河,汛期防洪压力极大。下坝以下至溧阳河口镇南为溧坝线,芜申线在溧阳河口镇南由溧坝线拐入溧梅线,经南渡、

9、蒋店、五潭渡后横穿丹金溧漕河与溧阳改线段起点相连。该段航道位于溧宜山区北麓,由西部茅山山区、南部溧宜山区洪水冲蚀而成,来自上述山区的洪水和洮湖部分调蓄水流汇入芜申线高溧段经宜兴段流入太湖。该段水系属太湖水系。下坝以下航道狭窄且多弯曲,通航条件较差,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周边高、腹部低,逐渐向太湖倾斜。芜申线高溧段下坝以上有水阳江支流狮树河、永胜河由南向北汇入固城湖,秦淮河通过石臼湖与高溧段相通,石固河将芜申线高溧段上的固城湖与石臼湖沟通,沿线还与漆桥河、漕塘河、沛桥河相连;下坝以下河湖港汊密布,河网纵横,沿线主要有五级以上航道中河、丹金溧漕河和常溧线等,高溧段尾端通过溧阳改线段与芜申线

10、宜兴段连接。除以上主要河道外,下坝以下沿线尚有桠溪河、社渚新河、大溪城河、周城河、上沛河、南渡北河、草溪圩河、泓口河汇入。芜申线下坝以上航道流经水阳江、青弋江水系的圩区平原,水位变幅较大,每到汛期水位平均在s8.0以上,枯水期芜申线上游段只有地下水和地区迳流补给,水位多在s6.0以下,该段为长江及石臼湖、固城湖的重点防汛区。据调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每当洪水水位超过s8.5水位时,高淳下坝船闸以上航道就实行封航(因杨家湾船闸对高水位不作控制),汛期时间平均一个月左右,汛期航运基本中断;下坝以下航道流经地区系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水流平缓,水位变幅小,该段航道水位受太湖流域湖西引排的控制,因此水

11、位变化对航运的影响不大。芜申线高溧段绝大多数河段年久失修,处于自然状态。航道穿越高淳县丹湖、淳溪镇、固城镇、东坝镇、江苏和安徽交界的定埠镇、溧阳市河口、南渡镇、蒋店等集镇。跨河建筑物、管线较多,且标准低,净空小。除个别地段外,一般河段仅能通航60100吨级船队,到枯水季节,通航条件更差,远不能满足水运发展的需求。芜申线高溧段水源主要来自降水后的地面径流和长江、区域内河流及太湖的水量调节。1.2湖泊芜申线高溧段流经区域湖泊有石臼湖、固城湖和洮湖,其中东芮线北侧与石臼湖相通(湖面面积201平方公里,容积3.4亿立方米),中部穿越固城湖(湖面面积为30.97平方公里,汇流面积454平方公里);芜申线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8002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