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及脑血肿MRI表现(精选干货)



《海绵状血管瘤及脑血肿MRI表现(精选干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状血管瘤及脑血肿MRI表现(精选干货)(4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海绵状血管瘤及脑血肿MRI表现2超急性期血肿物理状态 未凝固 未破裂 含氧血红蛋白 出血后数分钟-十几分钟MRI信号 仍保持液体信号特征 长T1长T2(黑白) 345急性期血肿物理状态 脱水凝固红细胞 未破裂 脱氧血红蛋白时间 出血后2天内MRI信号 脱氧血红蛋白造成磁场不均匀T2缩短 长T1短T2(双黑) 6亚急性早期血肿物理状态 凝固红细胞 未破裂 正铁血红蛋白时间 出血后3-5天MRI信号 正铁血红蛋白造成T1缩短 短T1短T2(白黑)789亚急性中期血肿物理状态 凝固红细胞 破裂 正铁血红蛋白时间 出血后6-10天MRI信号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期 短T1长T2(双白)10亚急性中期11
2、亚急性晚期血肿物理状态 凝固红细胞 完全破裂 正铁血红蛋白时间 出血后10天-3周内MRI信号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期 短T1长T2(双白+黑环)12亚急性晚期13慢性期血肿物理状态 液化红细胞 破裂 含铁血黄素时间 出血3周后MRI信号 液体信号+黑环 长T1长T2(黑白+黑环)14151617临床脑内出血分期 临床按出血时间分5期 超急性期(24小时) 急性期(1-3天) 亚急性早期(4-7天) 亚急性晚期(8-14天) 慢性期(2周以后)18小结-轮回(黑白颠倒)黑白双黑黑白+黑环双白+黑环白黑双白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早期亚急性中期亚急性晚期慢性期19 临床不符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个体差异
3、 出血时间难确定 病灶内有反复出血 病灶的大小有差别 场强的大小有差别20海绵状血管瘤21脑海绵状血管瘤 属血管畸形的一种 单发(75%)多发(25%) 幕上(颞叶最多)幕下 薄壁海绵状血窦,其间无脑组织 无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钙化、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胶质增生 常缺乏脑水肿22病理与临床 海绵状血管瘤在病理上由扩张、衬有内皮的窦样间隙构成,窦样间隙排列紧密,无正常脑组织间隔,病变呈圆形或分叶状,几乎全部由瘤内出血。 海绵状血管瘤约80%发生于幕上,最常见于额叶、颞叶深部髓质区、皮髓交接区和基底节区,也可发生于小脑、脑干和脊髓,约50%病例多发 常见症状为癫痫、头痛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23
4、临床表现: 无症状体检发现 头痛、癫痫、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 脑出血 影像学诊断: MRICTDSAX线平片24MRI表现 海绵状血管瘤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像上显示为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有完整的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病灶呈“爆米花”状,具有特征性。 病灶内含有不同阶段的出血是信号不均匀的原因 病灶在梯度回波序列像中显示尤为清楚,常为多发低信号 增强呈水母头样强化25海绵状血管瘤为红色圆形或分叶状血管团,形似草莓或桑葚,切面如海绵状26272829303132333435鉴别诊断 动静脉畸形 发育性静脉异常 毛细血管扩张症36动静脉畸形 在典型自旋回波序列上,表现为一团流空、迂曲的血管团, 有血栓形成或血管内血流速度较慢者,可呈高信号 MRA和MRV可以更好的显示3738发育性静脉异常 又称静脉瘤 多位于脑深部白质、脑室前后角附近或小脑 一般较小的静脉瘤在MRI上仅显示引流静脉 增强扫描一般均有显著强化,且可见髓质静脉和引流静脉 一般无占位效应和病灶周围的水肿3940毛细血管扩张症 病变可见于脑和脊髓的任何部位,以脑桥、小脑最为常见,也可位于其他,病灶多发为其特点 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无异常表现 在梯度回波序列T2加权像上,病灶呈明显低信号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