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土壤分类



《第三章 土壤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土壤分类(4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土壤分类土壤分类p 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分类概述土壤分类概述p 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发生学分类土壤发生学分类p 第三节第三节 土壤诊断学分类土壤诊断学分类p 第四节第四节 中国的土壤分类中国的土壤分类p 第五节第五节 不同土壤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不同土壤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一、土壤分类的目的和意义l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自然性状,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把自然界的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l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发展水平,尤其是土壤地理学和发生学发展水平的标志。l土壤分类是土壤调查的基础,是因地制宜的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是国内外土壤科学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l分类的成果,在理论上反映土壤
2、科学发展水平,在实践中为农业生产服务。 土壤分类因其发生、属性的研究而不同,迄今为止国际土壤分类因其发生、属性的研究而不同,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分类体系。上尚没有统一的分类体系。(1)前苏联的土壤发生学分类观点:观点:强调土壤与强调土壤与成土因素成土因素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以与地理景观之间的关系,以成土因素和其对土壤发生的影响为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成土因素和其对土壤发生的影响为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代表国家:代表国家:前苏联、越南、缅甸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前苏联、越南、缅甸和东欧的一些国家(2)以美国为代表的土壤诊断学分类观点:观点:分类依据是具体的指标,是可以分类依据是具体的指标,是可以直
3、接感知直接感知和和定量定量测量的测量的土壤属性,划分的标志是土壤属性,划分的标志是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代表国家:代表国家:世界上有世界上有45个国家使用美国土壤分类系统,个国家使用美国土壤分类系统,FAO/UNESCO,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二、世界土壤分类概况(3 3)土壤形态发生分类)土壤形态发生分类 形态发生分类是形态发生分类是土壤形态学土壤形态学与与发生学发生学相结合的分类,相结合的分类,以以库比恩纳库比恩纳和和摩根号森摩根号森分类为代表。分类为代表。土壤是环境的产物,分类应根据土壤是环境的产物,分类应根据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性状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性状进行。进行。不同类
4、型土壤的差异因不同类型土壤的差异因形态发生发展的阶段而异形态发生发展的阶段而异,如不,如不同土体构型等。同土体构型等。土壤水分渗透方向土壤水分渗透方向与与程度、母质程度、母质等都可作为分类依据。等都可作为分类依据。库比恩那的土壤分类体系(表3-1):土壤门:根据土壤水渗透方向,分为土壤门:根据土壤水渗透方向,分为3个门个门土纲:根据土壤剖面层序和物质动态划分,土纲:根据土壤剖面层序和物质动态划分,17个土纲个土纲亚纲:原始土纲外的亚纲亚纲:原始土纲外的亚纲土型:根据土壤剖面层序的特征和各土层特有性质划分,土型:根据土壤剖面层序的特征和各土层特有性质划分,分分40个,相当于美国土壤分类系统中的土
5、类个,相当于美国土壤分类系统中的土类亚型:根据土型的质的差异划分,相当于亚类亚型:根据土型的质的差异划分,相当于亚类变型:根据亚型中附加成土过程发展程度的不同划分变型:根据亚型中附加成土过程发展程度的不同划分亚变型:根据变型的成因在质或量的特殊性划分,亚变型:根据变型的成因在质或量的特殊性划分,A层层地方种:土壤成土中岩石学特征划分地方种:土壤成土中岩石学特征划分莫根浩森将库比恩那的分类体系应用到德国,发展了莫根浩森将库比恩那的分类体系应用到德国,发展了自己的分类体系,共自己的分类体系,共7级,不包括亚纲:级,不包括亚纲: 门、土纲、土型、亚型、变型、亚变型和地方种门、土纲、土型、亚型、变型、
6、亚变型和地方种共共4 4门,门,1515个土纲。个土纲。 在在“陆上土陆上土”和和“半陆上土半陆上土”种种,增添了增添了“人工土人工土”土土纲,突出了耕作土的地位。纲,突出了耕作土的地位。 形态发生学分类体系,是以与形态发生学分类体系,是以与自然条件、成土过程有直接自然条件、成土过程有直接联系的土壤剖面形态进行分类,联系的土壤剖面形态进行分类,重视土壤性状,但缺乏完重视土壤性状,但缺乏完整的定量的分析指标。整的定量的分析指标。(4)其他土壤分类体系 澳大利亚的分类系统(澳大利亚的分类系统(5 5级):级): 门、亚门、部、纲、土壤剖面种门、亚门、部、纲、土壤剖面种以土壤形态学和分类学相结合,亦
7、属于土壤形态分类学以土壤形态学和分类学相结合,亦属于土壤形态分类学分类体系。分类体系。第二节 土壤发生学分类 土壤发生学分类的理论基础是道库恰耶夫的成土因素学说。l土壤随成土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成土因素中的气候有分布规律,故产生的土壤亦具有地理分布规律。因此,土壤分类应以土壤形成与演化的地理环境作为主要依据。l除道库恰耶夫外,伊万诺娃、格林卡、扎哈罗夫、波雷诺夫等都提出土壤发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可进行进化、因子、特质、阶段及历史发生学分类。l现代土壤发生学分类强调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三个因子的结合。 前苏联的土壤分类为地理发生学分类,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为地理发生学分类,以伊万诺娃伊万诺娃
8、1976年出年出版的版的苏联土壤分类苏联土壤分类为代表。为代表。(一)分类的基本原则(一)分类的基本原则 以以土壤发生学土壤发生学为理论基础,以为理论基础,以土壤形成条件、过程、和属性土壤形成条件、过程、和属性(土壤形态和微形态特征、土壤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矿物(土壤形态和微形态特征、土壤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矿物生物特征等)生物特征等)相结合为分类依据相结合为分类依据。(二)分类单元及划分原则(二)分类单元及划分原则 分类系统共分分类系统共分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系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系、土相、土相等等8级。级。前苏联土壤分类1 1、土类、土类 发育在发育
9、在相同类型生物、气候相同类型生物、气候和和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下,具有下,具有一致的一致的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形成过程的土壤组合。的土壤组合。有机质有机质的分解及转化过程一致的分解及转化过程一致矿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及矿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及有机有机-无机复合体无机复合体的特征相同的特征相同物质物质移动移动和和聚积聚积的特征相同的特征相同土壤土壤剖面构型剖面构型相同相同土壤肥力土壤肥力培育方向培育方向和农业和农业利用方式利用方式相同相同2、亚类、亚类亚类划分主要考虑:土壤形成的主要和亚类划分主要考虑:土壤形成的主要和附加过程附加过程的的区别区别,不同亚类不同亚类成土过程及成土过程及亚地带亚地带或自然条
10、件或自然条件具有过渡性具有过渡性。3、土属、土属土属形成取决于土属形成取决于地方因素地方因素的综合影响,如的综合影响,如基岩基岩和和成土母质成土母质的的化学特性、地下水化学特性、地下水的的化学特性化学特性等,同时包括土壤形成等,同时包括土壤形成中继承的中继承的历史时期历史时期的的发生层次发生层次。4、土种、土种土属范围内,土属范围内,主要成土过程、发展程度一致主要成土过程、发展程度一致的土壤组合,的土壤组合,如如灰化灰化过程、过程、腐质化腐质化过程的深度和程度。过程的深度和程度。5、亚种 土种内发育的数量程度的差异划分为不同亚种,如弱碱化、强碱化、强盐化等。6、变种:土壤机械组成划分7、土系:
11、母质特性、盐分积累特性或泥炭积累特性划分8、土相:根据风蚀、水蚀和残积、冲积来划分(三)分类系统的编排(三)分类系统的编排l按水热条件、风化作用和生物循环特征,把前苏联的土壤类型归为9个生物气候省,每一个省内划分自成土、半自成土、半水成土、水成土、冲积土(表水成土、水成土、冲积土(表3-23-2),在每个土类内划分各级分类单元。l耕作土壤与自然土壤同置同一分类系统,受,影响较小的在土种划分中反映。l另附有有关水热状况、形态特征、质地、盐基状况的12个附表,以利于定量化研究。l共划分118个土类,424个亚类、478个土层、460个土种。(四)土壤命名 伊万诺瓦的苏联土壤分类亦然采用道库恰耶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