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震电图基本操作及临床应用

《眼震电图基本操作及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震电图基本操作及临床应用(9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做眼震电图n任何主诉头晕、眩晕的患者任何主诉头晕、眩晕的患者n听力损伤,特别是低频听力损伤者n空间定向障碍(包括飞行人员发生严重错觉者)n可疑小脑病损n颅骨外伤n脑供血不足,特别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n运动病n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可疑占位病变n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n眼球运动异常或可疑异常什么样的患者不能做眼震电图n癫痫n颅内压增高n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者禁做温度试验n眩晕急性发作期,不做诱发试验,可做自发试验n服用中枢兴奋或抑制性药物者n脑血管意外发生急性期n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卧床不起者,禁做诱发试验可做自发试验n严重精神疾病头晕与眩晕的定义n头晕是一组非特异的症状,它包括了
2、眩晕、晕厥前(又称晕厥前兆)、失衡及头重脚轻感。就症状学而言,眩晕是特异性症状,指有周围物体或自身明显旋转的运动错觉或幻觉。n眩晕指的是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头晕指的是自身不稳感;头昏指的是头脑不清晰感。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5(43):369-374.2.头晕诊断流程建议专家组.头晕的诊断流程建议.中华内科杂志.2009,(5)48:435-437.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有赖于视觉、深感觉和前庭系统,这三部分称“平衡三联”:1)视觉:)视觉:提供周围物体的方位和机体与周围物体的关系。2)深感觉:)深感
3、觉:传导肢体关节与体位姿势的感觉。3)前庭系统:)前庭系统:传导辨认机体的方位和运动速度。虽然视觉和深感觉参与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虽然视觉和深感觉参与维持正常的空间位象,但是它们的病变很少主诉眩晕。但是它们的病变很少主诉眩晕。前庭病变是引起前庭病变是引起病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病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n(一)了解前庭神经系统和眼动系统的功能状态及有无病损n(二)对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或病损的定位 前庭中枢性:有时可识别病损在中枢的哪一个水平,如脑干,小脑水平。 前庭周围性:一般可正确识别前庭外周变位在哪一侧。 眼震产生的机制眼震电图的设备n投影仪n视频眼罩n电脑n双温设备n诊床术语和概念1.固视(
4、with fixztion):表示睁眼时进行测试(未戴眼罩或眼罩内有固视点)2.固视消除(without fixation):表示闭眼是进行的测试(戴眼罩且无固视点)3.眼震方向:眼震4.慢相角速度(SPV):单位时间内眼动幅度,主要反映壶腹嵴帽的移位情况5.潜伏期:从开始刺激到首次出现眼震之间的时间6.反应期:从眼震开始出现到眼震消失的时间7.眼震类型:水平性眼震、垂直性眼震、旋转性眼震n自发性眼震试验(Spontaneous nystagmus test)n凝视试验(Gaze Test)n扫视试验(Saccade Test)n平稳跟踪试验(Ocular pursuit Test)n视动性眼
5、震试验(Optokinetic Test)n位置性试验(Positional Test)n变位性试验(Positioning Test)n温度试验(caloric test) 自发性眼震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无需通过任何诱发措施即已存在的眼震严格讲只有眼球处于中间位置时出现的眼震才是自发性眼震操作时佩戴红外视频眼罩,嘱受试者向前方正视即可。1.自发性眼震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周围性周围性中枢性中枢性眼性眼性眼震类型水平性或水平-旋转性可为水平性、垂直性、旋转性、斜性或摆动性钟摆性或张力性方向一般不变可变换无快慢相强度随疾病发展过程而变化多变不稳定自主神经症状有,程度与眼震强度一致可无;若有其程度与眼
6、震强度不一致无注:在固视条件下,正常人无自发性眼震;在固视消除注:在固视条件下,正常人无自发性眼震;在固视消除条件下有近条件下有近1/3的正常人有自发性眼震,强度的正常人有自发性眼震,强度 6/s可能是异常的。可能是异常的。2.扫视试验(定标试验)n主要测试扫视系统产生的眼动n受试者取坐位n头部固定于正中位n双眼距视靶1.22米n双眼追随视靶光点移动n每次至少记录40秒扫视光点的视频基本概念n准确度:指受试者眼动轨迹和靶点移动轨迹的一致程度,正常为70%-115%,低于70%为欠冲,高于115%为过冲。n峰速度:指眼球从一个靶点移动到下一个靶点的最大角速度。n潜伏期:靶点出现在某一位置到眼动开
7、始之间的时间差n正常的扫视试验:眼动轨迹与靶点移动轨迹一致(偶有欠冲也是正常的)常见的异常扫视有:n失共轭性眼震n慢扫视眼动n反应延迟n视辩距不良失共轭性眼震双侧眼动的不同步,表现为核间性眼肌麻痹。常由于内侧纵束受累所致。临床常见于多发硬化、脑干的血管病以及脑干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慢扫视眼动眼动锋速度减低。病变定位于基底核、脑干、小脑等中枢部以及眼动神经或眼外肌。常见于中毒、脑桥小脑萎缩、帕金森病、小脑退行性变等。反应迟缓潜伏期延长,峰速度和准确度不受影响。排除注意力不集中和等因素的影响,常提示额叶或额顶叶大脑皮质、基底核等中枢部病变。视辩距不良过冲:眼球运动的过度,眼球运动超过视标多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