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日处理量60000m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城市日处理量60000m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日处理量60000m3污水处理工程设计(3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2第 1 节 建设背景.2第 2 节 环境概况.2第 3 节 项目综述.2第二章第二章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4第 1 节 工艺方案分析.4第 2 节 工艺流程图比较.7第 3 节 技术经济比较.8第 4 节 工艺流程图.8第三章第三章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 .10第 1 节 粗格栅.10第 2 节污水提升泵房 .10第 3 节细格栅 .10第 4 节 曝气沉砂池.10第 5 节 曝气池.10第 6 节 二沉池.11第 7 节 回流污泥泵房.11第 8 节 污泥池.12第 9 节 污泥浓缩池.12第 10 节 污泥脱水间.12第四章第四章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污水处
2、理系统设计 .13第 1 节 粗格栅.13第 2 节 污水提升泵房.15第 3 节 细格栅.16第 4 节 曝气沉砂池.17第 5 节 曝气池.20第 6 节 二沉池.24第 7 节 回流污泥泵房.28第 8 节 污泥池.28第 9 节 污泥浓缩池.29第 10 节 污泥脱水间.30第四章第四章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31第 1 节 总平面布置.31第 2 节 高程布置.32第 3 节 高程计算.32第五章第五章 体会体会 .34第六章第六章 主要参考资料主要参考资料 .34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第第 1 1 节节 建设背景建设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
3、目的骄人成绩,令中华儿女和海外侨外都为之振奋。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污染现象,污染事故的发生,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受到污染大气、水体和噪声的限制,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变得愈加脆弱。为了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故的发生,提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某城市决定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污染。城市的生活污水能够有序的排进处理厂处理,减少受纳河流的自净负荷。一些工厂、公司的生产污水有路可去,减少了工厂的运行负担,使一些小工厂在新的环境要求下能够继续运行下去,有利于城市工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污水处理厂有利于污水集中处理,有效地节约治理污染的成本和解决一部分就业
4、问题。在全市人民的一致支持下,污水处理厂的建立势在必行。第第 2 2 节节 环境概况环境概况该市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014.6。最热月平均气温 22.327.7,最冷月3.01.9。极端最高气温 41,极端最低气温14.9,年日照时数 2005 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 537 毫米,集中于 7、8、9 月,占总量的5060%。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南风或东南风,市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 19%,年平均风速。第第 3 3 节节 项目综述项目综述1、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由于该城市较小,排放的污水量有限,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将生活污水和工
5、业废水集中在一起进行处理。通过对该市污水量的调查与预测,确定污水处理量为 60000m3/d,设计污水流量 Q=60000m3/d 的污水处理厂。2、设计进出水水质由于污水处理厂的最终出水直接排入到河流中,该河流的水域适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功能区,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1918-2002)中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 GB3838 地表水、类功能水域或GB3097 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类标准。该处理厂应执行二类出水标准。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1918-2002)二级标准日排放最高允许浓度规定,设计出水污水处理厂进
6、、出水水质如表表 1-11-1。表表 1-11-1 设计进出水水质表设计进出水水质表项目CODCrBOD5SSNH3NpH进水水质/(mg/L)24016018035出水水质/(mg/L)100303025 3、厂址的选择(1)处理厂厂址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污水处理厂应选在城镇水体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排入的河段,应对上下游水源的影响最小。厂址选择要便于污泥处理和处置。厂址一般应位于城镇夏季主风向德下风侧,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厂址应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应尽量少拆迁、少占农田,使污水厂工程易于实施。厂址选择应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厂区地形不应受洪涝灾害影响,不应设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洼
7、处。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有利于缩短污水厂建造周期和污水厂的日常管理。如有可能,选择在有适当坡度的位置。(2)厂址及场地现状污水处理厂选址于城郊,位于大和北岸河堤内一块长方形地带,场地地势平坦,由西北坡向东南,场地标高之间,位于城市中心区排水管末端,交通便利。出水直接排入厂区外部的河流,其最高洪水位(50 年一遇)为,常水位为,枯水位为。4、建设原则(1)建设范围建设范围为污水处理厂所有污水、污泥处理工程及公用与辅助工程。(2)建设原则研究基础资料,掌握水质水量的特点和地域特性,合理选择好设计参数;选择建设条件好、环境影响小的厂址;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应达到治理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基建
8、投资和运行费用少、运行管理简便的先进的工艺;全面考虑施工、运行和维护的要求,协调好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及管线布置间的相互关系,力求整体布局合理完美;污水处理厂出水应尽可能回用,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污泥及浮渣处理应尽量完善,消除二次污染;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自动控制,力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以利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和运行费用;污水处理厂应近远期全面规划,并作出分期建设安排,合理确定近期规模;满足安全要求;尽量减少工程占地。第二章第二章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第第 1 1 节节 工艺方案分析工艺方案分析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为:污水以有机污染为主,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
9、不超标;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 BOD5、CODCr、SS 值比国内一般城市污水高 70%左右;污水处理厂投产时,多数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已投入运行。针对该污水处理厂的特点及受纳水体的特点及处理程度。该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对象是水体中的有机物,其次是氮、磷等化合物。根据国内外已运行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调查,在处理时选择的工艺集中适用于如下三个方案:方案一:普通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也称传统活性污泥法,推广年限长,具有成熟的设计及运行经验,处理效果可靠。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本方法在工艺及设备等方面又有了很大改进。在工艺方面,通过增加工艺构筑物可
10、以成为“A/O”或“A2/O”工艺,从而实现脱 N 和除 P。在设备方面,开发了各种微孔曝气池,使氧转化效率提高到 20%以上,从而节省了运行费。国内已运行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如西安邓家村(12 万 m3/d) 、天津纪庄子(26 万m3/d) 、北京高碑店(50 万 m3/d) 、成都三瓦窑(20 万 m3/d)等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此方法。目前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美国芝加哥市西南西污水处理厂也采用此工艺,该厂 1964年建成,设计流量为 455 万 m3/d。其特点为:工艺相对成熟;有机物去除效率高,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较好,BOD5去除率可达 9095。适用于处理的进水水质比较稳定,适用于
11、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废水,对废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乃冲击负荷低,有机负荷在 0.20.5kgBOD/(kgMLVSSd)之间,对冲击负荷适应性较弱。需氧与供氧矛盾大,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经历从对数增长到减衰增长以至于到内源优化期,需氧速率沿池长逐渐降低,混合液中溶解氧含量沿池长逐渐增高,在曝气池末端可能出现供氧速率高于需氧速率的现象。容积大、占地面多,基建费用高,电耗大、脱 N 和除 P 效率低,通常只有1030%。该工艺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在处理过程中能降低水中 BOD5、COD 的含量。对氮、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但是达不到该厂所要求的去除率。方案二:氧化沟法氧化沟法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