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凝汽器说明书

上传者:9****8 2022-07-18 10:30:23上传 DOC文件 3.99MB
凝汽器说明书_第1页 凝汽器说明书_第2页 凝汽器说明书_第3页

《凝汽器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汽器说明书(2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密级:工厂秘密N-32000型凝汽器说明书M700-068000ASM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 录入员 潘忠钦版本号:A东方汽轮机厂N-38000A型凝汽器说明书编号 M700-076000ASM 第全册2003年12月编号M700-076000ASM编制校对审核会签审定批准N-38000型凝汽器说明书 M700-076000ASM目录序号章-节名 称页数备 注10-1错误!未找到目录项。N-38000型凝汽器说明书161N-38000型凝汽器说明书 M700-076000ASM0-1 N-38000型凝汽器说明书1 用途凝汽器是汽轮机辅助设备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套,它的作用是用循环冷却水使汽轮机

2、排出的蒸汽凝结,在汽轮机排汽空间建立并维持所需要的真空,并回收纯净的凝结水以供锅炉给水。2 主要特性参数 冷却面积: 38000m2冷却水设计进口温度:20冷却水设计压力:0.4MPa(g)冷却水设计流量: 66024t/h设计背压:4.9 kPa(a)(平均)LP/HP 4.4/5.4 kPa(a)冷却水介质:淡水此外,装配好后无水时凝汽器重量约860t(含低加)。凝汽器正常运行时的水重约600t,汽室中全部充满水时的水重约1950t。3 结构简介本凝汽器系双壳体、单流程、双背压表面式凝汽器。由两个斜喉部、两个壳体(包括热井、水室,回热管系),循环水连通管,汽轮机排汽缸与凝汽器采用不锈钢波形

3、膨胀节连接,底部的滑动、固定支座等组成的全焊结构,(见图0-1-8)。3.1 喉部凝汽器喉部由高压侧喉部和低压侧喉部两部分组成。凝汽器喉部的四周由20mm厚的钢板焊成,内部采用一定数量的钢管及工字钢组成桁架支撑,因此整个喉部的刚性较好。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 录入员:张道丽3.1.1 喉部上布置有组合式低压加热器、给水泵汽轮机的排汽接管、汽轮机旁路系统的三级减温减压器等。0-1-23.1.2 汽轮机的第五、六、七、八段抽汽管道以及轴封回汽、送汽管道从喉部顶部引入,第五、六段抽汽管分别通过喉部壳壁引出,第七、八段抽汽管接入布置在喉部内的组合式低压加热器。3.1.3 抽汽管的保温设计,应用

4、气体隔热原理,采用不锈钢保温罩,从而避免了采用一般保温材料作保温层时,由于保温材料的剥落而影响凝结水水质的缺陷。3.1.4 抽空气系统为串联方式, 抽汽管道在LP侧、HP侧喉部之间通过节流孔板串联连接,经LP侧壳体引出。3.1.5 喉部内,在减温减压器的上方布置有水幕保护装置,以便在减温减压器喷水减温不正常,其排汽温度升高而使低压缸排汽温度升高时投入凝汽器水幕保护喷水,防止喉部温度过高。HP、LP凝汽器喉部内分别布置了20只减温水喷嘴,其喷水压力 1.0MPa,每一喉部内喷水量11.5t/h。水幕保护装置的控制信号取自低压缸排汽温度,当低压缸排汽温度高于80时,水幕保护装置动作并喷水,水幕保护

5、装置喷水调节阀后的整定压力为1.0MPa(g)。3.2 壳体和水室壳体分为低压侧壳体和高压侧壳体,每个壳体四周都由2025mm厚的钢板拼焊而成。每个壳体内有四组管束(管束为三角形排列),在每组管束下部均设有空冷区。主凝结区顶部外围的管子采用250.7 / TP317L的不锈钢管,空冷区采用250.7/ TP317L的不锈钢管,主凝结区管束采用250.5/ TP317L的不锈钢管。端管板为不锈钢复合板。冷却管的两端采用胀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端管板上,端管板组件与壳体采用焊接形式构成一整体,中间管板通过支撑杆与壳体侧板及底板相焊。在壳体内还设置了一些集水板和挡汽板,靠近两端管板处,还设置有取样水槽,

6、以便在运行中检测冷却管与端管板之间的密封性。壳体下部为热井,凝结水出口设置在低压侧壳体热井底部,凝结水管出口处设置了滤网和消涡装置。前后水室均为由钢板卷制成的弧形结构。本凝汽器采用循环冷却水双进双出形式,其中水室分为八个独立腔室,低压侧在A排柱靠电机侧两个水室为进水室,高压侧在A排柱靠汽机侧两个水室为出水室,其余靠B排柱四个水室,与循环水连通管相连,水室与端管板采用法兰连接。在喉部、壳体下部、水室上均设有人孔,以便对凝汽器进行检修、维护。水室上还开有通风孔、放气孔等。本凝汽器配置有一套水位计,包括磁翻板水位计和平衡容器。运行时,可对凝汽器热井水位进行就地及远传显示监测。现场安装时,在凝汽器高压

7、侧壳体上由用户确定实际安装位置,其标高指示必须满足图样上的要求。3.3 凝结水回热系统大功率机组双背压凝汽器大都采用凝结水回热装置,以减小凝结水过冷,提高机组循环热效率。在该凝汽器的低压侧壳体内,设有集水板,从集水板向下引出两根凝结水回热主管,通过低压侧热井引向高压侧热井并与高压侧热井中的回热管系相接。高压侧、低压侧热井之间有凝结水连通管,回热主管从其中穿过,高压侧设有双层淋水盘(见图0-1-1)。图 0-1-13.4 连接和支承方式凝汽器与汽轮机排汽口采用不锈钢膨胀节挠性连接,凝汽器下部为刚性支承,运行时凝汽器垂直方向的热膨胀由喉部上面的波形膨胀节补偿。在每个壳体的底部设有一个固定支座、四个

8、滑动支座,滑动面板采用PTFE板,在凝汽器壳体底部中间处采用固定支承,其位置与汽轮机低压缸死点一致(图 0-1-2)。图 0-1-23.5 循环水连通管整台凝汽器有两根循环水连通管,用以连通B排柱的四个水室。循环水连通管布置在壳体的下面(见图0-1-3)。常熟工程的冷却水水质为淡水,对循环水连通管内表面需进行防腐处理,因此循环水管内部尖角处均应打磨光滑,其过渡半径不小于 5mm。现场安装时,循环水管卷制的纵向拼焊焊缝应错开,内部焊缝应圆滑过渡,其最小半径不小于 5mm。连通管内表面(含人孔盖板及法兰盖板内表面)应涂0.5mm厚的环氧煤沥青,并且在现场装焊完成后应补涂环氧煤沥青防腐层。4 工作过

9、程凝汽器正常工作时,冷却水由低压侧靠A排柱的两个水室进入,经过凝汽器低压侧壳体,流入低压侧另外两个水室,经循环水连通管水平转向后,通过凝汽器高压侧壳体流至高压侧靠A排柱的两个水室并排出凝汽器。蒸汽由汽轮机排汽口进入凝汽器,然后均匀地分布到管子全长上,经过管束中央通道及两侧通道使蒸汽能够全面地进入主管束区,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被凝结;部分蒸汽由中间通道和两侧通道进入热井对凝结水进行回热。LP侧壳体凝结水经LP侧壳体部分蒸汽回热后被引入凝结水回热管系,并经凝结水连通管流入HP侧热井,通过淋水盘与HP侧壳体中凝结水汇合,同时被HP侧壳体中部分蒸汽回热,以减小凝结水过冷度,被回热的凝结水汇集于热井内,

10、由凝结水泵抽出,升压后输入主凝结水系统(冷却水流向见 图 0-1-3)。HP侧壳体与LP侧壳体剩余的汽气混合物经空冷区再次进行热交换后,少量未凝结的蒸汽和空气混合物经抽气口由抽真空设备抽出。 图 0-1-35 安装由于凝汽器尺寸较大,受到运输条件的限制,不能整体运输,因此,在制造厂内制成部套和零件,运到现场进行组装。凝汽器组装时,按制造厂提供的图样和安装指导书进行。凝汽器滑动支座现场组装时,应按照凝汽器总图(M700-076000A)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为了保证机组有良好的密封性,组装时必须保证所有焊缝的焊接质量,内外相通的焊缝须做煤油渗透检查,并在真空系统中采用真空阀。安装各种不同用途的管

11、道时,应装设必要的缓冲板,开孔时若与凝汽器内部加强肋板或支撑杆相碰,应尽量保留原有的加强肋板或支撑杆,而不应将其整根拿掉。凝汽器的开孔应按制造厂凝汽器开孔及附件图(D600C-703000A)进行。在装配冷却管时,应确认冷却管为合格产品。冷却管的装配应符合管板划线图(W)M702-063000A01Q)的要求。如发现冷却管严重划伤、变形,应更换新管。如果冷却管尺寸不够长时,应更换足够尺寸的冷却管,禁止用加热或其它强力方法伸长冷却管。胀接时不得使用任何润滑剂,以保证辘管质量及其密封性。凝汽器的循环水连通管在制造厂内已经作了防腐处理,分为几段,到现场拼焊后,须对拼焊焊缝打磨处理,然后进行防腐处理。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063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