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小版 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缩小版 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1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P2 1.学校心理辅导是以心理学为主的多学科综合的教育方法与技术。P3-4 2.学校心理辅导以积极的人的发展观为理念,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P6 3.学校心理辅导目标应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P9 4.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一般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P10 5.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二是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P29 6.综观中外古今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P30-31 7.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主要有经验标准、社会规
2、范标准、临床诊断标准和统计学标准。P39 8.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冲突是同一感与同一性混乱的冲突矛盾。P50 1.1909年,帕森斯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阐述了心理辅导史上第一个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职业选择的三因素理论。早期职业辅导运动代表人物帕森斯创立“波士顿模型”,在美国影响很大,被称为“心理辅导之父”。P51 2.1908年,精神卫生运动的创始人比尔斯出版了一颗自我发现的心一书,引发了一场全社会的心理卫生运动。P52 3.罗杰斯的名著(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的出版开创了心理咨询的新纪元。他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由于罗杰斯治疗模式的影响,学校心理辅导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以职业辅导
3、为主的学校心理辅导转变成以人格情绪辅导为主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范围更加扩大了。P52-53 4.50年代后期,在埃里克森的生命全程发展观的影响下,美国学者又开展了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研究。发展性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本世纪心理辅导理论的一项重要突破。P63 5.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行为,开始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重视。P70 1.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P68 2.学习辅导不仅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还要让学生自己开发自 身的学习潜能。P84 3.一个良
4、好的学习计划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休闲和时间安排。P94-95 4.学习策略主要包含三个因素:学习方法、学习的调节和控制以及元认知。P94-95 5.元认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P105 1.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份。P102 2.自我意识辅导的具体内容可分自我认识与接纳和自我控制两部分。P131 3.青春期辅导的内容包括认识、接纳和塑造自己的青春期形象,青春期交往辅导和性心理辅导。P135 1.生活辅导主要是通过休闲辅导和消费辅导等来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P139 2
5、.休闲辅导具有自主性、生活性、非功利性和内隐性的基本特点。P139-140 3.校内休闲辅导的途径与方式有开设休闲辅导课程、组织学生休闲团体和课余休闲活动等三种。P148 1.职业辅导是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安置职业,并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过程。P148 2.国外在中学阶段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展职业辅导的,(1)测验和鉴定;(2)信息服务;(3)咨询。P153 3.教师在进行职业辅导时,应遵循独立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与其他辅导的途径相配合。P176-177 4.职业基本上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1)维持生存;(2)发展自己;(3)贡献社会。P179 5.职业观是人们对于职业范畴的认识
6、和态度,包括人们选择职业的标准和对各种职业的评价。P181 6.职业意识的陶冶包括职业观念的陶冶和职业技术的陶冶。P181 7.职业意识的陶冶应以职业观念的陶冶为主,职业技术的陶冶为辅。P183-184 8.帮助学生合理分流,是学校职业辅导的重要任务,合理分流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就是要以潜能为依据,以心理测验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P184 9.目前,有关职业决策的理论依据是人职匹配理论和职业发展理论。201 1.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 P210 2.心理辅导课的活动形式有角色活动、表演活动、游
7、戏活动、体育活动。P210-211 3.心理辅导课程的训练形式有教练式、母爱式、互助式、自助式。P212 4.心理辅导课的实践形式主要有社会活动、社会服务、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P215 5.心理辅导课程教材的内容结构应包括认知经验要素、意志品质要素、情感经验要素、社会经验要素和生活经验要素。P217 6.心理辅导课程教材的编写程序有三种,即逻辑顺序、心理发展顺序和综合顺序。P221 1.课堂心理辅导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的心理辅导形式。P226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指的是建立合作、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P
8、250 3.从个体原因看,造成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原因有性格、生理和态度与动机等三种。P254 4.绝对学业不良指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达不到教学目标者为绝对学业不良。P254 5.相对学业不良指以一特定群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者为相对学业不良。P254 6.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学业不良可分为相对学业不良,绝对学业不良和成绩不足。P255 7.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大致有三条鉴别标准即智力标准、学业不良标准、学习过程表现异常。P263 8.出声思维诊断由德国心理学家顿克首创,主要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声思考,使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
9、,以了解其思维的特点、过程及障碍等。P267 9.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有影响的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有分层递进教学与成功教学。P269 1.在所有个别辅导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刻的一种理论流派,其创始人是弗洛伊德。P269-270 2.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其中本我是根据快乐原则进行的。P272 3.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其主要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P273 4.人本主义心理辅导创始人是罗杰斯。 5.提出“非指导性治疗”的心理学家是罗杰斯。P274 6.罗杰斯(或人本主义心理辅导理论)认为辅导的基本条件有:(1)真诚;(2)尊重;(3)同
10、感。P275 7.罗杰斯认为人性的发展与生物进化一样,是有建设性方向的,他把这种方向叫做造型倾向。P275 8.贝克认为心身疾病的形成与发展是认知和情绪对躯体症状持久相互作用的结果。P276 9.认知过程对客体的曲解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即表面层次与潜在层次。表面层次为“自动思考”;潜在层次为“假设”和“图式”。 P281 11.系统脱敏技术是由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法律顾问沃尔帕创立。P280-281 10.在心理辅导中,克服心理紧张的方法(或松弛技术)有,冥想松驰、肌肉松弛、呼吸松弛。P281 12.系统脱敏技术是在当事者掌握松弛技术的基础上,使之逐渐减少焦虑、恐惧、紧张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P28
11、2 13.反应代价法又称剥夺,指在未达到某项行为标准时即剥夺某项权利。是行为改变技术的策略之一。P287 14.自律原则又称当事人中心原则,它是指辅导教师帮助当事者挖掘出自己的心理潜能,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的原则之一。 P289-290 15.个别辅导的基本过程包括接纳、诊断、干预和随访。P303 2.非结构性团体中,成员具有自主性,领导者对于团体负较少的责任,其主要任务是促进成员的互动,对团体的目标与方向很少介入。 P302 1.同质团体是由年龄、学历、生活经历、心理困扰等相似的成员所组成的团体。P300 3.勒温构建的团体动力学理论,构成了团体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石。P30
12、2 4.在心理辅导与咨询中,常说的团体有以下几种即训练团体、个人成长团体和学习团体。P309-310 5.团体发展过程大致经由定向阶段、冲突阶段、凝聚整合阶段、成效阶段和巩固阶段。P313 6.团体运动中,有三个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是规范、沟通和内聚力。P316 7.团体内的沟通有不同的形式,米德尔曼提出四种沟通模式:(1)辐射型;(2)圆圈型;(3)热椅子型;(4)自由漂浮型。P317 8.凝聚力是团体发展的动力机制,又是团体发展成熟的标志。P318 9.领导者在团体中有两大任务:一是完成团体任务与目标,称为任务领导行为;二是维持团体的人际关系和气氛,称为过程领导行为。 P319 10.
13、特罗斯把领导技巧分为三方面反应技巧,交互作用技巧,行动技巧。P320 11.交互作用技巧包括:(1)支持、(2)联结、(3)执中、(4)阻止。 12.团体互动技巧主要有反馈与控制、暗示、模仿和感染。P326-331 13.学校团体辅导的设计程序包括组成小组;建立目标;设计活动;团体辅导效能评估。P339-340 1.根据辅导工作目的和实施途径的不同,可把心理档案划分为三类,A类:以发展为目标,B类:以教育为目标,C类:以诊治为目标。 P361 4.智力测验的鼻祖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P340 2.学生心理档案主要由背景资料、在校表现、咨询记录、观察记录和心理素质组成。P345 3.对学生心理档案
14、资料的解释,以所需解答的问题为出发点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描述溯因预测评鉴。P363 5.量表是在一个有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数量化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P367 6.测验心理指参测者的大脑对测验现实的反映。包括主测心理和被测心理。P377-378 7.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应遵循客观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P376 1.一组比较完整、功能较全的心理辅导活动室应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心理松驰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等。1.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包括: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情操品质、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学校心理辅导可以建立以下四支队伍:(1)班主任队伍;(
15、2)心理辅导课程专职教师;(3)心理辅导工作者;(4)学生心理辅导服务员。 P411-412 1.家庭环境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1)家庭居住条件;(2)家庭物质条件;(3)家庭结构;(4)家庭氛围。P413-415 2.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有期望过高、保护过度、功能错位、方法不当等。1.学校心理辅导是多学科综合的教育方法与技术,其主要学科是( D )A.行为科学B.教育学 C.精神医学 D.咨询心理学P3 2.学校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是(C )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B.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C.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D.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P3 3.在人的素质中,(B)属于人
16、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具有特殊意义。 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 C.道德素养 D.文化素养P3-4 4.下列有关心理辅导的描述,哪一个判断是错误的(D )A.它不是一种带有指示性的说教B.它是一种协助与服务 C.它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D.它主要通过规范与说服,将价值规范传授给学生P3-4 5.下列有关心理辅导的描述中,哪一个判断是错误的?( A )A.它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B.它以积极的人的发展观为理念C.它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D.它不是一种替代,而是一种协助与服务P3-4 6.下列有关心理辅导的描述,哪一个判断是错误的( A )A.它是一种带有指示性的说教 B.它以学生的
17、成长、发展为中心C.它不是一种替代,而是一种协助与服D.它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P6 7.学校心理辅导应以_目标为主,_目标为辅。( A ) A.发展性 防治性 B.防治性 发展性C.教育性社会性 D.社会性、教育性P25-26 8.“君子坦荡荡”,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的哪个方面( B )。A.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B.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C.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D.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P25-26 9.“言必信,行必果”,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的哪个方面?( B )A.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B.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 C.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D.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P25-26 10.
18、“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的哪个方面?( A )A.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B.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C.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D.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P30-31 11.异常心理的划分标准中,比较客观准确,但运用范围比较狭窄的是( C )。 A.经验标准 B.社会规范标准 C.临床诊断标准 D.统计标准P39 12.艾里克森把人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小学生正处于( C )。A.自主性对羞怯、疑虑 B.主动性对退缩内疚 C.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D.同一感对同一性混乱P43-45 13.下列哪一项属于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C )A.动荡性和自主性B.心理发展具有可塑
19、性C.同一性问题D.进取性和不平衡性P46-47 14.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这体现了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哪一特点( C )。 A.不平衡性 B.自主性 C.进取性 D.社会性P50 1.职业辅导最早开始于( A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P50 2.早期职业辅导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B )A.戴维斯 B.帕森斯 C.比尔斯 D.罗杰斯P50 3.被称为“心理辅导之父”的是(D )A.戴维斯 B.比尔斯 C.比纳 D.帕森斯P51 4.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始人是( C ) A.戴维斯 B.帕森斯 C.比尔斯 D.罗杰斯P52 5. ( B )年代后期,在
20、埃里克森的生命全程发展观的影响下,发展性心理辅导已成为全世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认同。 A. 40 B. 50 C. 60 D. 70P52 6.在理论上开创了心理咨询的新纪元的名著是( B )。A.选择职业 B.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 C.一颗自我发现的心 D.孩子是我们的未来:2000年的学校咨询P52 7.反对传统的以咨询者为中心的咨询方法,提出以当事人为中心,给当事人自我认识的机会的心理学家是( A )。A.罗杰斯B.马斯洛 C.艾里克森 D.弗洛伊德P68 1.学生的学习是个体潜能开发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四个系统,其中“学会学习”是( D )的整合。 A. 动力系统与情感系统 B. 动力
21、系统与智慧系统 C. 智慧系统与情感系统 D. 智慧系统与行为系统P71 2.一般来说,在儿童期,( C )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C. 附属内驱力 D.好奇心P69 3.学习辅导的核心与归宿是( D )。 A.学习动机辅导 B.学习情绪辅导 C.学习行为辅导 D.学习能力辅导P71-72 4.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A )A.求新法B.小先生法 C表扬法D学习内容自选法P81 5.对考试焦虑的学生进行辅导,可采用的方法是( C )A.行为改变技术 B.理情治疗技术C.暗示技术 D.聆听技术P99 1.相比较而言,(B )的方向不
22、是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达到某一共同的目标或标准,而是更强调其差异性。A.学习辅导 B.人格辅导 C.生活辅导 D.职业辅导P105 2.个体所期望的自我形象称为( A )A.自我理想 B.自我体验 C.自我评价 D.自我概念P105 3.个体关于现实的自我形象的概念,称为( B )A.个人自我概念B.自我意象 C.社会自我概念 D.自我评价P108 4.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B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同伴P123 5.儿童进入青春期后,( C )跃居最重要地位。A.师生关系 B.亲子关系 C.同伴关系 D.异性朋友关系P139 1.休闲辅导重视个人在休闲生
23、活中的乐趣,是一种近乎无所为而为的闲情逸致,这体现了休闲辅导的( A )。A.非功利性 B.自主性 C.生活性 D.内隐性P244 1. ( A )的领导方式,效率最高。A. 专制型 B. 民主型C. 放任型 D. 训导型P244 2. ( C )课堂管理模式,工作成效不高,但学生的人际关系好。A. 专制型 B. 民主型 C. 放任型 D. 训导型P244 3.下列课堂管理模型,( B )属于民主型领导方式。A.训导型 B.人际关系型C.行为矫治管理模式 D.食谱型P254 4. ( A )的概念,强调个人内部神经生理方面的缺陷是引起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A. 学习障碍 B. 相对学业不良 C.
24、 绝对学业不良 D. 成绩不足P255 5.鉴定学习困难学生的必要条件是(A )A.智力标准与学业不良标准 B.智力标准与学习过程表现异常 C.学业不良标准与学习过程表现异常 D.学习过程表现异常P259 6.下列学习困难类型中,( A )学生所占比例最多。A. 暂时性困难B. 能力型困难 C. 动力型困难 D. 整体型困难P149 1.从20世纪( C )起,职业辅导工作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它从以职业选择、准备和适应为重心的职业辅导转变为以自我了解、自我发展为主的生涯指导。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P177 2.职业发展理论以( D )为代表。 A. 帕森斯和霍尔
25、 B. 帕森斯和萨帕C. 霍兰和金兹伯格 D. 萨帕和金兹伯格P167 3.直接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决定能否在职业中取得好成绩的基本条件是( C )。 A.职业道德 B.职业兴趣 C.职业能力 D.职业个性P184 4.人职匹配理论最早是由( A )提出来的。A.帕森斯 B.霍兰 C.萨帕 D.金兹伯格P198 1.下列哪一项属于心理辅导课程的即时目标?( A )A.“矫治意B.“适应”C.“发展”D.“预防”P210 2.下列属于心理辅导课程的活动形式的是( C )。A.教练式B.互助式 C.游戏式D.母爱式P210-211 3.下列属于心理辅导课程的训练形式的是( C )。A.表演式 B.
26、游戏式C.互助式 D.团体式P212 4.对不敢或不愿个别进行心理辅导的学生采用( D )心理训练效果较好。A.教练式 B.母爱式 C.互助式 D.自助式P213 5.下列哪种心理辅导课程的实践形式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提高社会责任感最好的实践活动( C )。 A. 社会活动 B. 社会考察 C. 社会服务 D. 社会实践P269 1.在所有个别辅导理论中,( A )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刻的一种理论流派。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认知主义理论P270 2.弗洛伊德认为,( B )是遵循“现实原则”行事的。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力必多P27
27、3 3. “当事人中心”咨询理论是由( A )提出来的。A.罗杰斯 B.马斯洛 C.弗洛伊德 D.艾理斯P273 4. ( B )率先用“当事人”一词取代“病人”,这在心理咨询史上是一项重大的创举。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斯金纳 D.贝克P273 5.提出“非指导性治疗”的心理学家是( A )。A.罗杰斯 B.马斯洛 C.艾里克森 D.弗洛伊德P273 6. “非指导性治疗”理论是由( D )首创。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贝克 D.罗杰斯P273 7.人本主义心理辅导的创始人是( D )。A.弗洛伊德 B.斯金纳 C.艾里斯 D.罗杰斯P274 8.下列条件中,( D )是整个治
28、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特质,如果失去了它,整个辅导就会中断。A.真诚 B.积极关注 C.无条件尊重 D.同感P275 9.认知主义治疗理论的创始人是( D )。A.罗杰斯 B.马斯洛 C.艾里克森 D.贝克P283 10.理性情绪治疗技术基于“ABC”理论,其中B是指( B )A.存在的一个事实 B.个人对A的看法和信念 C.个人的情绪反应 D.个人的行为反应P287 11.下列个别辅导原则,源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的是( D )。A.整体原则 B.差异原则 C.保密原则 D.自律原则P287 12.当事者中心原则也叫作( B )。A.差异原则 B.自律原则 C.理解原则 D
29、.针对性原则P291 13.下列属于心理轻微失调的是( C )。A.抑郁 B.焦虑 C.自卑 D.口吃P291 14.根据心理困惑的轻重程度,厌学属于( A )。A.心理轻微失调 B.轻度心理障碍 C.神经症 D.重度心理障碍P291-293 15.下列心理困惑中,( C )不属于辅导范围。A.抑郁 B.多动症 C.精神分裂症 D.口吃P291-293 16.下列心理困惑,( B )不属于轻度心理障碍。A.焦虑 B.厌学 C.强迫 D.口吃P303 1.强调团体成员的自主性,领导者主要促进成员的互动,对团体目标与方向很少介入,这样的团体属于( D )。A.同质团体B.异质团体 C.结构性团体D
30、.非结构性团体P305-306 2.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采用个别辅导方式?( D ) A. 当事人的问题需要高度保密 B. 当事人与同辈关系不良,其言行经常被团体拒绝 C. 当事人有危机状况产生时,其状况又相当复杂 D. 解决学生中共同性的心理问题P307 3.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是( A )团体工作的重点。A.定向阶段 B.冲突阶段 C.整合阶段 D.成效阶段P311 4.在团体运动中,一般到了( D )成员有了深层的自我暴露。A.定向阶段 B.冲突阶段C.整合阶段 D.成效阶段P316 5. 一般地,成熟、稳定的整合团体,或者创造力训练等发展性团体,采用( D )的沟通模型比较适合。A
31、.辐射型 B.圆圈型 C.热椅子型 D.自由漂浮型P316 6.按照米德尔曼对团体内沟通形式的分类,团体领导者与某一成员是一来一往的交流,其他成员旁观,此种模型属于( C ) A.辐射型 B.圆圈型 C.热椅子型 D.自由漂浮型P316 7.属于团体中心的沟通模式是( D ) A. 辐射型 B. 圆圈型 C. 热椅子型 D. 自由漂浮型P316 8.团体领导者与某一成员是一来一往的交流,其他成员旁观,这属于米德尔曼沟通模式中的( C )。 A.辐射型 B.圆圈型 C.热椅子型 D.自由漂浮型P317 9. ( D )是团体发展的动力机制,又是团体发展成熟的标志。 A.规范 B.沟通 C.面质
32、D.凝聚力P318 10.领导者在任务领导行为上承担的角色是( C )。 A.气氛缓和者B.鼓励者C.发动者D.规则执行者P318-319 11.领导者在任务领导行为上承担( D )角色。A.气氛缓和者 B.规则执行者 C.鼓励者 D.诊断者P318-319 12.领导者在过程领导行为上承担的角色是( D )。 A.发动者 B.诊断者 C.协调者 D.调节者P319 13.领导者在过程领导行为上应承担( D )角色。 A. 发动者 B. 协调者 C. 诊断者 D. 规则执行者P320 14.“同理心”属于团体过程领导技巧中的( B )。A.行动技巧 B.反应技巧 C.交互作用技巧 D.发问技巧
33、P324 15. “声东击西”、“欲擒故纵”,都属于( D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P354 1.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应选用的测验是( B )。A.瑞文测验 B.卡特尔16PF C.SCL90 D.韦氏儿童智力测验P363 2.根据某一特点,将事物属性分成等级,用数字表示,这种测量叫( B )。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P363 3.根据对测量结果数量化描述的不同水平,可把测量分为四种水平,其中( B )是最高水平的测量。A.类别量表 B.等比量表 C.等级量表 D.等距量表P364 4.不论是对智力、能力倾向的测量,还是人格测量都具
34、有( B)的特征。A. 等距量表 B. 等级量表 C.类别量表 D.等比量表P365 5.心理测量的要素当中,( C )是决定一个心理测验能否生存的必要条件。A.行为样组 B.标准化 C.客观性D.常模P366 6.鉴别一个测验的好坏,首要的指标是( D ) A.难度 B.信度 C.区分度 D.效度P366 7.心理测验中最重要的客观性指标是( B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P383 1.以下哪一项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任务?( B )A.提出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目标 B.为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保障和服务C.对家长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辅导 D.对学校教育、教学工
35、作管理体系参与、顾问和咨询3.下列家庭环境中,(D)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最深刻的因素。A.家庭居住条件B.家庭物质条C.家庭结构D.家庭氛围P412 4.( A )是衡量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A.家庭氛围 B.家庭结构C.家庭居住条件 D.家庭物质条件P2 1.辅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历程,旨在帮助个人自我了解、自我适应、自我发展与成长。( )P3 2.学校心理辅导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 )P3 3.学校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P3 4.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学校心理辅导的直接目标( )P3 5.学校
36、心理辅导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 )P10 6.心理教育侧重于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它的内容具有整合性。( )7.心理教育的功能是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防治性目标为辅。()P10 8.心理教育的功能是以防治性目标为主,发展性目标为辅。×P10 9.心理咨询功能是以防治性目标为主,发展性目标为辅。() *P151 2.戴维斯第一次使用了“职业辅导”这一名词。(× )P43 10.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初中生正从具体运算阶段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P48-49 11.对高中生进行理想抱负与职业辅导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心理辅导内容。( )P50 1.
37、像许多学科一样,心理辅导最初以课程形式出现于学校。( )P64-54 3.在德育中,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而在心理辅导中,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的。( × ) 4.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君子”境界,心理辅导要求学生达到“凡人”境界。( )P64-65 5.德育要求学生达到“凡人”境界,心理辅导要求学生达到“君子”境界。( × )P69 1 .学习辅导的核心是学习行为辅导。( × )P70 2.个体为了得到师长的赞许而努力学习,这属于附属内驱力。( )P70 3.学生为了在学校中赢得一定地位,使自己有好的成绩或能力特长而努力学习,这
38、属于附属内驱力。(× )P95-96 4.元认知的本质是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P95-96 5.学习策略是人的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是元认知的源动力。(× )96P95-96 6.元认知是人的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与最高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源动力。( )P94 7.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元认知。( )P99 1.促进社会适应不仅是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一部分内容。 ( )P100 2.儿童人格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儿童社会化的历程,两者几乎同时进行。( )P100 3.儿童的人格发展过程不一定就是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39、,两者不是同时进行的。( × )P108 4.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杠杆,将自我与其影响因素连接起来。( )P108 5.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的杠杆作用,真正体现了个体在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主动作用。( )P121 6.人际交往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专门的、有意识的训练和指导。( × )P130 7.青春期辅导主要以性生理和性心理为内涵。( ) P139 2 .休闲辅导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不具备内隐性。( × )P135 1.生活辅导不仅是学校辅导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P139 3.休闲辅导是一种隐性教育,也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40、。()P139 4.休闲辅导是一种隐性教育,不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P201 1.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它是以社会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 )P202 2.人本主义课程的基本精神同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一致的。( ) P153 2.职业辅导是一种独立的辅导途径。( )*P48 1.职业心理学家金兹贝格认为,13、14岁是一个巩固期,其兴趣、能力及价值观集中在某种特定的职业选择上。( × )P159 3.专业和职业是一一对应的,一种专业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 × )P167 4.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其中一般职业能
41、力是辅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重点。( )P177 5.职业发展理论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生活中面临择业时的单一事件,不是一个过程。(× )P178 6. 生命彩虹图”是由职业理论研究家帕森斯提出的。(×) P270 6.前意识是深层精神活动,发源于生物本能需要。( × )P181 7.职业意识陶冶包括职业观念的陶冶和职业技术的陶冶,其中应以技术的陶冶为主,而以观念的陶冶为辅。( × )P183 8.科学地选择职业,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依据,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参考。( × )P185 9.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就是“自我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完成的过程。( )P2
42、69-270 1.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P269-270 2.“超我”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在潜意识中,大部分在意识领域中进行。( × )P269-270 3. “本我”在人格结构中处在最上层,主要关注行为的好坏与是非。( × )P270 4.弗洛伊德认为,如果“本我”或“超我”任何一方占优势,对另一方进行统治时,人很可能就出现不正常行为。( )P270 5. “超我”在人格结构中处在最上层,奉行的是道德原则。( )P272 7.病态心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也可以通过学习来进行行为矫正。( )P273-275 8.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心身疾
43、病的形成与发展是认知、情绪对躯体症状持久相互作用的结果。( × )P275 9.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把治疗的重点放在过去而不是现在。( × )P275 10.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强调治疗的重点是问题而不是人。( × )P275 11.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其实并非一套理论,而是一套信念和态度。( )P275 12.当事人中心疗法根本不重视技巧,它强调的是辅导员的态度。( )P278 13.在个别辅导中应尽可能多用开放式提问,少用闭锁式提问。( )P278 14.个别辅导中,辅导教师与当事人一般都面对面地坐,有时也可以并排坐。( × )P281 15.行为主义认
44、为:行为本身无好坏之分,完全由情景的适当与否而定,行为是被环境因素所制约的。( )P281-282 16.使用强化策略时,采用不定时、不定比例和部分增强的效果大于定时增强和连续增强。( )P281-282 17.使用强化策略时采用不定时的增强效果大于定时的增强。( ) P281-282 18.使用强化策略时,采用不定时,不定比例和部分增强的效果小于定时增强和连续增强。( × )P283 19.理情治疗技术认为辅导中关键是改变当事人的不适当的信念,而不是改变事件。( ) P237 1.小组讨论形式对那些认知偏差所引起的情绪障碍辅导效果不大。( × )P247 2.奖励是教师控
45、制课堂秩序的重要手段,不会削弱学生的内部动机。( × )P247 3.当奖励成为一种外部控制手段与个体主观愿望相冲突时,其作用最大。(× )P249 4.课堂行为问题是课堂系统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问题。()P249 5.课堂行为问题都是由学生造成的。( × )P249 6.对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是反映教师教学管理能力的敏感指标。( × )P249 7.课堂问题行为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引起麻烦的一种行为,主要来自学生的不适应社会行为。(× )P255 8.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那些智商在7075之间,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 × )P25
46、9 9.动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是学习能力差,动机、意志、自我意识水平低。( × )P303 1.异质组辅导比较适合于成长性或发展性的团体。( )P303 2.学校的团体辅导,大多是结构性团体。( )P303 3.青春期辅导或考试焦虑训练小组,宜采用异质组辅导。(×)P303 4.考试焦虑训练小组,采用异质组辅导比较适合,而成长性的团体,则宜采用同质组辅导。( × )P306 5.当事人与同辈关系不良,其言行经常被团体拒绝,这种情况应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 × )P308 6.在团体辅导中,冲突的发生不利于团体辅导活动的顺利进行,故应力求避免。(
47、15; )P322 7.在团体辅导中,暗示等同于感染和模仿。( ) P323 9.暗示是一种刺激,任何刺激都能成为暗示。( ×)P322 8.在团体中反馈与控制是一个循环过程,是团体促使个体或团体行为改变的一种机制。( )P336 1.建立心理档案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P339 2.组建学生心理档案过程中,应尽量选用个别测验。( × )P3.心理档案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两类,即测验资料和非测验资料。()P362 4.心理测量是一种直接测量,不是间接测量。×)P362 5.心理测量是根据特质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推论,来了解心理属性的。( )P363 6.心理
48、测量,不论是对智力、能力倾向的测量,还是人格的测量,都具有等距量表的特征。 ( × )P363 7.等距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 × ) P363 8.等级量表是最高水平的测量。(× )P364 9.心理测量不论是对智力的测量,还是对人格的测量都是一个等距量表。( × )P366 10.内部一致性系数多用于同质性测验。( )P366 11.心理测验常用的客观性指标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效度。( )P372 1.学校心理辅导要求每个教师都能承担专职心理辅导员的任务。( × )P373 2.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是信任学生,基
49、本条件是爱学生。( )P387 3.严守秘密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道德原则。( × )P387 4.严守秘密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最根本的道德原则,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把当事人的隐私泄露出来。( × )P392 1.教师的智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教师的人格特征不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P392 2.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 )P392 3.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 P411 1.家庭环境对于家庭心理辅导的质量和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P414 2.家庭教育应当侧重于道德教育与品行培养,这也是家庭心
50、理辅导的主要任务。( )P4093.家庭心理辅导是在孩子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进行的。()P414 4.家庭给子女影响最大的是智育,而不是德育。( × )P411-412 5.家庭良好的物质条件是孩子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是家庭氛围的核心内容。( × )P411 6.家庭的居住条件不会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 × )P5 1.学校心理辅导在方法上与传统的学校思想教育有何区别?(简述心理辅导与传统的学校思想教育的区别。)它不是一种带有指示性的说教,而是诱导式的;它不是一种替代,而是协助和服务P22 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确立心理健康标准有何重要意义?有助于明确
5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有助于明确学校心理辅导的任务和内容;有助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与诊断P30-31 3.简述划分异常心理的四种方法? 经验标准 社会规范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 统计学标准P33 4.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在认识、讨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相对性。P37 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心理发展是迅速的; 记忆方面: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增强; 心理发展是开放的;心理发展是可塑的; 心理发展中的矛盾性。P43 6.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认知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
52、思维, 性意识的觉醒,;不成熟的成人感, 学习成绩分化激烈, 同一性问题P45 7.简述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不平衡性 动荡性 自主性 进取性 闭锁性 社会性P2 1.根据心理辅导工作的特殊性,论述学校心理辅导?辅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历程,旨在帮助学生自我了解自我适应自我发展与成长学校心理辅导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紧密结合,其涵义为: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有以下涵义:·学校心理辅导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
53、展; 学校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开发潜能促进其成长发展的自我教育活动;(以积极的人的发展观为理念;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 是以心理学为主的多种学科综合的教育方法和技术(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不是说教;不是替代)。P3-4 2.学校心理辅导这种自我教育活动具有哪些特征? 以积极的人的发展观为理念(人性本善;有潜能)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以个体的需要为出发点;学生自我领悟开发潜能)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积极的人际互动)P18 3.现代社会变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升学压力 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利的家庭环境(离异家庭;寄养家庭;贫困家庭;富裕家庭)生活方式与价值观
54、念(过度消费急功近利等等P56 1.简述世界各国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 理论上,许多国家学校心理辅导均采用兼收并蓄博采众家的做法队伍建设方面,更多国家吸收了美国的经验,加强人员培养制定标准等技术方面,建立辅导网络信息沟通网络心理测评等P58 2.台湾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有哪些发展趋势? 理论上,将加强辅导理论的研究力度,强调本土化研究与人生化本位辅导内容和方法上,职业辅导将成为重点;咨询范围将扩大辅导技术方面,电脑化管理及辅导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香港地区的的心理辅导可参照上述答案) P64 3.目前国内心理辅导事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师资培养问题; 信息与技术缺乏的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对心理辅导的重视程
55、度不足P68 1.简述学习辅导的涵义。包含两个方面: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的困惑; 让学生自己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P68 2.简述学习辅导的目标。 使学生乐于学习(是动力系统与情感系统的整合) 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智慧系统与行为系统的整合)P69 3.简述学习辅导的基本内容。 学习动机辅导 学习情绪辅导 学习行为辅导 学习能力辅导P75-76 4.情绪对人的影响? 可以调节和影响认知过程; 可以影响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影响人适应环境(学习情绪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正反两方面。智力开发学习兴趣环境适应方面。可对应复习)P84 5.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应由哪些要素构成? 学习目标(是首条要素)
56、学习内容 休闲 时间安排P80 1.学习焦虑有何特点?如何辅导学生消除学习焦虑? 特点: 当事者在考试前夕提心吊胆;考试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颤抖头脑空白等; 曾有考试失败经历; 受到考试压力较大 消除: 认知辅导; 松弛训练; 自我暗示;劳逸结合P99 1.人格辅导的目标? 促进适应(人格成长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格发展的部分内容) 铸造人格P102 2.简述自我意识辅导的内容。 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 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包括三种心理成份: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可从这三方面去理解自我意识辅导的内容)P106-107 3.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用哪三个指标来衡量?个体的物我感觉分化; 人我知觉分化; 自我词的掌握P102 4.简述情绪辅导的内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