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海南岛的地形

《E5海南岛的地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5海南岛的地形(3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五讲第五讲 海南岛的地形地貌海南岛的地形地貌 一、海南岛地形的形成过程一、海南岛地形的形成过程 二、海南岛的地貌类型及圈层结构二、海南岛的地貌类型及圈层结构 三、中部穹窿山三、中部穹窿山 四、丘陵地形及环带分布四、丘陵地形及环带分布 五、沿海台地及环带分布五、沿海台地及环带分布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七、海南岛的地形区域分化七、海南岛的地形区域分化海南岛地形概述 海南岛平面呈椭圆形,最高即为中部的五海南岛平面呈椭圆形,最高即为中部的五指山区,向外围逐渐下降,由山地、台地指山区,向外围逐渐下降,由山地、台地(阶地)、平原顺次组成环绕中央山地的(阶地)、平原顺次组成环绕中
2、央山地的层圈地貌。层圈地貌。 海南岛地形特征:海南岛地形特征: 多级层状地形多级层状地形 台地地形发育台地地形发育 火山地形明显火山地形明显 典型的红树木的珊瑚岸礁在本岛能充分发育典型的红树木的珊瑚岸礁在本岛能充分发育一、海南岛地形的形成过程一、海南岛地形的形成过程 6、喜马拉雅运动之后,产生大面积升降运动,形成现今、喜马拉雅运动之后,产生大面积升降运动,形成现今地貌格局。中部山地在第三纪末期形成地貌格局。中部山地在第三纪末期形成 5、喜马拉雅运动断块活动,中生代红层盆地被抬升成、喜马拉雅运动断块活动,中生代红层盆地被抬升成山,如鹦哥岭。改造前期地形!山,如鹦哥岭。改造前期地形! 4、中生代印
3、支期造山运动和侏罗、白垩纪的燕山运动,、中生代印支期造山运动和侏罗、白垩纪的燕山运动,基底断裂,花岗岩侵入,中部地势抬升形成穹窿构造。断基底断裂,花岗岩侵入,中部地势抬升形成穹窿构造。断裂内沉积中生代红层,如定安、白沙的红层盆地裂内沉积中生代红层,如定安、白沙的红层盆地 3、晚泥盆世到二叠纪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晚泥盆世到二叠纪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盖层)造(盖层) 2、加里东运动、加里东运动 1、前泥盆纪砂页岩系变质岩系(基底)、前泥盆纪砂页岩系变质岩系(基底)二、海南岛的地貌类型及圈层结构海南岛地貌类型面积表海南岛地貌类型面积表序号序号地貌类型地貌类型面积面积(平方公
4、里平方公里) 占全岛面积比例占全岛面积比例(%) 高度高度(米米)12345中山中山低山低山丘陵丘陵台地台地平原、阶地平原、阶地6067.62555.44497.711052.47878.8187.513.332.628.7800500-800100-50015-80100二、海南岛的地貌类型及圈层结构二、海南岛的地貌类型及圈层结构 山地的结构以万泉河昌化江谷地为界分为西北和东南部山地的结构以万泉河昌化江谷地为界分为西北和东南部两部分两部分 山地中部最高,即鹦哥岭到五指山区,为海南岛穹窿山地山地中部最高,即鹦哥岭到五指山区,为海南岛穹窿山地的中心部分,地势从这里向四周下降的中心部分,地势从这里
5、向四周下降 丘陵地围绕中部山地成环带状分布,地形破碎,多山谷和丘陵地围绕中部山地成环带状分布,地形破碎,多山谷和沟谷,不成广大山丘体。还可按高度分为高丘陵和低丘陵。沟谷,不成广大山丘体。还可按高度分为高丘陵和低丘陵。 台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向南一直延伸到丘陵地脚下。北部台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向南一直延伸到丘陵地脚下。北部和南部的台地可连接成环,包绕中部山地丘陵。和南部的台地可连接成环,包绕中部山地丘陵。 平原分布于本岛沿海和大河谷地中。有海成平原和河岸平平原分布于本岛沿海和大河谷地中。有海成平原和河岸平原原 在河流两岸和海岸依山一侧,常有阶地存在。有海成阶地在河流两岸和海岸依山一侧,常有阶地存在。
6、有海成阶地和河流阶地。和河流阶地。三、中部穹窿山三、中部穹窿山 1、番阳通谷、番阳通谷 2、五指山区、五指山区 3、黎母岭区、黎母岭区 4、雅加大岭和霸王岭山地、雅加大岭和霸王岭山地 5、尖峰岭山区、尖峰岭山区 6、吊罗山地区、吊罗山地区1、番阳通谷、番阳通谷 由乐东县向东北延伸,沿谷是低地和小盆由乐东县向东北延伸,沿谷是低地和小盆地,通谷越过鹦哥岭和五指山间毛钱峒到地,通谷越过鹦哥岭和五指山间毛钱峒到万泉河谷后才转向。万泉河谷后才转向。 通谷两侧岩性不同,背面是白垩纪红层组通谷两侧岩性不同,背面是白垩纪红层组成的鹦哥岭,南面是侏罗纪喷发岩形成的成的鹦哥岭,南面是侏罗纪喷发岩形成的五指山,说明
7、这是断裂作用形成的通谷五指山,说明这是断裂作用形成的通谷2、五指山区、五指山区 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位于海南岛中部,峰峦起五指山是海南第一高山,位于海南岛中部,峰峦起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故得名。五指山第一峰,伏成锯齿状,形似五指,故得名。五指山第一峰,海拔海拔1300多米。五指山中的最高峰为二指,海拔多米。五指山中的最高峰为二指,海拔1876米,二峰之后是三峰,原是五指山的最高峰,米,二峰之后是三峰,原是五指山的最高峰,后被雷劈去一截。接着四峰、五峰,这后被雷劈去一截。接着四峰、五峰,这5个峰虽然个峰虽然峰巅分立,但峰巅分立,但5个峰却山体相连。个峰却山体相连。 五指山气候类型属热带雨林气
8、候,冬暖夏凉,不受五指山气候类型属热带雨林气候,冬暖夏凉,不受寒潮侵袭,也不受台风影响。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寒潮侵袭,也不受台风影响。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使五指山生物种类繁多,植被分布为热带自然景观。使五指山生物种类繁多,植被分布为热带自然景观。土地组成以中酸性喷岩为主,加上历年植被的枯枝土地组成以中酸性喷岩为主,加上历年植被的枯枝落叶腐烂,土地较肥沃,适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生落叶腐烂,土地较肥沃,适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生长。长。 3、黎母岭区、黎母岭区 位于琼中境内,位于琼中境内, 是由五指山的支脉伸展而成,由西南向是由五指山的支脉伸展而成,由西南向东北走势,即自西部的鹦哥岭向东伸展,整个山连绵
9、百里,东北走势,即自西部的鹦哥岭向东伸展,整个山连绵百里,广袤无垠,起伏较大,主山脉通过林区中部,主要山峰有广袤无垠,起伏较大,主山脉通过林区中部,主要山峰有黎母山黎母山(海拔海拔1412米米)、三青林岭、三青林岭(1062米米),鹦哥傲,鹦哥傲(1006米米),一般山峰海拔,一般山峰海拔6001000米,高度差米,高度差400300米,米,低山海拔低山海拔300600米,高差米,高差300米,且多为丘陵地形,坡米,且多为丘陵地形,坡度度2035。间有小盆地和河谷。间有小盆地和河谷。 黎母山为一地垒式的断块山,地质构造较完整,为中生黎母山为一地垒式的断块山,地质构造较完整,为中生代代古生代花岗
10、岩中低山和低山高丘地貌。林区土壤大古生代花岗岩中低山和低山高丘地貌。林区土壤大部分是花岗岩和砂岩风化而成的砂壤土及少部分轻壤土,部分是花岗岩和砂岩风化而成的砂壤土及少部分轻壤土,PH值值般为般为56,海拔,海拔1000米以上的土壤呈较强酸性,米以上的土壤呈较强酸性,腐殖质层厚腐殖质层厚425厘米,表土深厘米,表土深3040厘米,土层深厘米,土层深60100匣米,土质肥沃,排水情况良好,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匣米,土质肥沃,排水情况良好,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壤、赤红壤和砖红壤,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壤、赤红壤和砖红壤,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350750米米地带,砖红土壤则多在地带,砖红土壤则多在350米以下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