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硬化施工组织设计DOC



《地面硬化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硬化施工组织设计DOC(3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通辽移动分公司奈曼综合楼院落地面硬化项目。工程做法为:拆除原有破损面,场地平整,三七土夯实三遍,C10混凝土垫层,铺贴水磨石砖第二章施工布置一、施工目标1、质量目标确保合格,争创优良。2、安全目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发生。3、现场管理目标达标现场,创建文明工地。4、工期目标本工程预定工期60 日历天,自合同签订后60 天内竣工。若谈判成功签订合同后,我单位保证按建设单位要求的时间组织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进场,以优质高效提前完成此项工程。二、施工管理1 施工现场管理1 )为保证工程质量,创建优良工程。2)选派施工技术力量强,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承担该工程的施工。
2、3)实施机械化作业,合理设置和使用机械设备,确保质量和工期。4)科学管理,向管理要速度、要效益。5)开展施工现场达标活动,搞好文明施工,决定将该施工现场建为文明工地。6)合现安排作业班次,防止噪声影响,施工污水处理后排放。2. 工期控制:为了使本工程尽早交付使用,根据我公司情况并结合该项目部的实力素质,对该工程我项目部有把握提前完成(详见施工进度计划)。3. 工程工序安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安排,将本工程大体上分为原破损面拆除、三七土夯实、混凝土垫层,铺贴水磨石砖四个施工段,各施工段之间穿插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工序穿插施工。第三章 施工准备工作一、 现场准备与业主进行合同签订的同时,即组织
3、施工人员开始施工现场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复查和了解现场复查和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质、水源、电源、料源(料场)、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环境保护等有关情况。2、确定工地范围站内运行人员、设立标志。3、作好现场规划按照站内运行人员指定的地方搭设工棚、仓库、;安装供水管线、架设供电线路;修筑临时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二、工料机准备1、施工队伍的组织本工程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开工前落实劳力来源、按计划适时组织进场,是顺利开展施工、按期完成任务、避免停工或窝工浪费的重要条件之一。组织施工队伍时应做好以下工作:严把素质关民工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民工队伍要
4、求是一支能吃苦耐劳、有组织、守纪律、技术过硬、服从领导的队伍;应选择参加类似本工程施工、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的队伍,他们中有相对稳定的技术工人,具有一定的独立施工能力。2、签订好施工合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工人安心施工,把精力集中到工程质量上来,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按法律办事。合同内容应包含人员数量、工程数量、取费标准、质量标准、奖罚标准、施工进度、安全施工等方面。3、 机具设备的准备所有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前,要保养、检测、维修,检验合格方许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组织专业维修人员对所有进场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4、 材料准备主要材料来源及进场方式:水泥:采用符合国家质
5、量标准的水泥,通过汽车运至施工现场,但质量必须 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砂:施工用砂购买中(粗)砂,通过汽车运到施工现场。石料:工程所需石料就近购买,通过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水磨石砖:就近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通过汽车运至施工现场。上述各种材料按进度要求有计划地分批进场。既要保证质量满足施工,还要方便贮藏与保管。三、技术准备1、熟悉站内施工现场我公司将全面熟悉站内施工现场、资料和有关文件,参加业主的设计交底并作好记录。( 1)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我公司和全体施工人员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2) 、我公司将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技术交底进行学习和自审,做到心中有数。( 3) 、设计交底和图纸
6、会审中,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设计依据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设计中所提出的工程材料、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我公司能否实现和解决。设计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及安全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施工图设计与其它专业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图纸上的尺寸、高程和工程量的计算有无差错、遗漏和矛盾。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把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贯彻到基层以至现 场工作人员的有效方法,是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常包括施工 图纸交底、施工技术措施交底以及安全技术交底等。这项交底工作分别由技术 负责人、工程队长、作业班组长逐级组织进行。施工阶段详实的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我公
7、司将先由技术负责人向有关工程队、 技术干部及职能部门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最后由项目经理向参加施工的班 组长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认真讨论贯彻落实。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一、灰土级配基层施工底基层级配三七灰土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至现场,采用人工进行摊铺,拌和采 用机械进行拌和,拌和均匀后采用械工进行整平和整形。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回填基层验收施工放样集料拌和集料运输、摊铺夯实成型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2、材料准备材料的粒径要求级配三七灰土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三七灰土压实度不小于95%计算石灰和土的配合比。根据各分段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按照确定的配合比分别确定 各
8、段需要未筛分的灰土的用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3、运输和摊铺集料集料运输采用20t的自卸汽车,并保证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卸料由远及近堆放,并严格控制堆放距离,避免料不够或过多,导致摊铺不均匀。集料堆放好后,应及时组织摊铺施工,一般不宜超过1天。事先应通过试验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以确定松铺厚度。采用人工摊铺,其松铺系数可取1.41.5。摊铺表面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坡度。检查松铺层的厚度情况,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4、电夯机夯实成形整形后,用电夯机夯实底基层可采用一次成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中心 夯实,在有超高的地方,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夯实。夯实时,电夯机后压板应重叠1/2
9、宽;后压板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电夯机夯实整个底基层场 地后,即为一遍。夯实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夯实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电夯机夯实速度,头两遍以采用 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为宜。夯实过程应注意:场地边缘应多夯2-3 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夯实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材料的干湿情况,必要时应随压随洒水,保持最佳含水量;夯实中局部有“软弹”、“翻浆”现象,应立即停止夯实,待翻松晒干后换含水量合适的材料后再行夯实;5、 横缝的处理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 58米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
10、碾压部分,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2、基层准备和放样面层铺筑前,应对基层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路拱等进行检查;基层若有坎不平、松散、坑槽等,必须在面层铺筑前整修完毕,并应清理干净;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路中线、边线、设置胀缝、缩缝等桩位;基层检查合格后可安装模板。3、模板安装模板采用钢模板,长度35米,接头处拼装配件应牢固,模板高度与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相同;模板两侧每米设置一处支撑固定装置,模板底面与基层顶面紧贴; 模板安装后进行检验,必须符合路面施工规范要求;模板安装后,涂刷脱模剂,安装拉杆、传力杆和胀缝构造钢筋;钢筋安装位置必须准确,拉杆安装可在模板上穿孔或螺栓连接等方法。模板安装应注意以
11、下事项:支模前应对模板安装位置及摊铺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每20ms一个桩,每100m设一个临时水准点;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的位置确保正确无误。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接缝应紧密平顺,不得有底部漏浆、前后错茬、高低错台等现象。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安装模板。模板安装验收合格后,应在靠近硅的表面涂刷脱模剂或隔离剂,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予以密封。4、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用于水泥混凝土的各种材料均应满足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及现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水泥混凝土拌制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合,配合比经试验室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砼运输,采用自卸三轮车运输至浇筑地点,卸料后,可采用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