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对病人隐私权的保护 2



《如何加强对病人隐私权的保护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加强对病人隐私权的保护 2(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如何加强对病人隐私权的保护如何加强对病人隐私权的保护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 隐私权的起源、发展及概念隐私权的起源、发展及概念3病人隐私权被侵犯的十种形式病人隐私权被侵犯的十种形式2加强的措施加强的措施一、隐私权的起源、发展及概念一、隐私权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1890年,美国法学家布兰迪斯和沃伦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隐私权的文章,被公认为隐私权概念的首次出现。 美国先后于1970年和1974年先后制定了公开签账账单法及财务隐私权法等。随后,其他国家相继在立法中保护隐私权。 二战后,隐私权在德国宪法中确立其重要地位。 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第12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
2、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 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7条也规定“刑事审判应公开进行,但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可以不公开审判”。 公民有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一公民有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一切个人信息、个人领域不受他人切个人信息、个人领域不受他人侵扰的权利!侵扰的权利!11.张传友;孟竟玲医务人员保护患者隐私权的思考 1998(03)二、病人隐私权被侵犯的十种形式二、病人隐私权被侵犯的十种形式1、医生询问病情被候诊人或他人“旁听”;2、化验单隐私被泄露;3、医学观摩未经病人同意成为活教材;4、床头卡曝光病情泄露病人隐私;5、以书面形式公开病人隐私;二
3、、病人隐私权被侵犯的十种形式二、病人隐私权被侵犯的十种形式6、少数医务人员非法触摸、窥探病人隐私部位;7、少数医、护、管人员以口头形式宣扬病人隐私;8、病案管理人员因疏忽泄露病人隐私;9、电子病案不完善造成病人隐私泄露;10、少数院外办案人员调阅、复印病历或窥探其他病人隐私并加以宣扬。三、加强措施三、加强措施1、加强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建设;2、强化医、护、管人员保护病人隐私的意识,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3、加强病人维权意识,提高病人自我保护能力;4、加强就医环境的改造、设施的更新,使病人隐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5、加强病案管理与监督,提高病案使用者保护病人隐私权的意识。 我国迄今为止没有规定隐私是一项具体的人格权,只是通过名誉权对隐私权进行间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