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环境的察觉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环境的察觉专题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一、感觉世界1.人的感觉。(1、人体具有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如温度、气味、颜色、声音,等等。(2、人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舌、鼻及皮肤等。人类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并产生不同的感觉。各种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觉器官,这对于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3、生物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不同刺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激的原因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受器。2.皮肤的感觉功能。(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多种感觉功能。(2、冷、热觉: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3、触觉:感觉外界物体与人体的触碰以及强弱程度。(4、痛
2、觉:是触觉的过强反应,痛觉能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它对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3.嗅觉的形成过程。环境中物质的气味刺激鼻腔中的嗅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嗅神经将物质的气味刺激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嗅觉。嗅觉特点:嗅疲劳;嗅适应;嗅觉敏感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4.舌和味觉。(1舌具有味觉功能,可以感知酸、甜、苦、咸等各种味道。舌感觉的过程是:舌乳头一味蕾一味觉细胞。(2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等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根,甜味是舌尖,酸味在舌两侧的中间部位,咸味则在舌两侧的前部。(3味觉感
3、受器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密切相关。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刺激的结构B、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C、皮肤中存在各种感受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D、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结构解析:它是能感受内外环境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及能把内外环境刺激的信息转换为神经的兴奋活动,所以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变式练习1、舌上有感觉味道的感觉器,具有感受味道的功能,其中对甜味敏感性较强的部位在舌的 ( A.舌根B.舌尖C.舌的两侧D.舌的每一部位都一样变式练习2、痛觉形成于(A 、皮肤B、痛觉感受器 C 、大脑皮层
4、D、小脑例2、(1提出探究问题:皮肤的冷热感受器究竟能感受环境中的什么刺激?(2提出假设:皮肤可能感受到环境中的温度变化(3设计实验方案:去三个杯子,分别圣上冷水、温水、热水,将自己的左右手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将两手同时浸入温水中。(4按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5你的结论是:冷热感受器并非感受物体温度的刺激,而是感受皮肤散失或获取热量的速率的变化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形式:声波。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传播介质有关。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声音在固
5、态物质中传播得最快,液态其次,气态最慢。在空气中(150C,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实质:把声源的振动传播出去。遇到障碍物,声波将发生反射,形成回声。3.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我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响度。距离声源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响度用分贝来表示,分贝是声音大小的单位。音色:曾叫音品,是人们对声音质的感觉。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以及发声的方法等有关。4.噪声。狭义上讲凡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均属于噪声;从声波对人的干扰讲,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可判定为噪声。预
6、防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例、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主的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变式练习1、当喇叭里响起“我爱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歌声时,小红大声说:“是刘欢在演唱”她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的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速不同D.音色不同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
7、,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三、回声问题的计算这一类问题,一定要注意产生回声时,声运动的路程是声源发声时(声源不动距障碍物距离的二倍
8、,即Sv t =声2例1、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t=2s后听到回声,喊话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是(A. 680mB. 340mC. 170mD. 17m解:Sv tm =声×234022340例2、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 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分析:画草图 解:声音传播路程为此时声音传播时间t S v s =313603404声 汽车行驶速度 v S t m s =240410/ 总结:此类问题中较复杂的是发声体或反射体在运动,这时除考虑声音往返的路程外,还应注意声物运动的时间相同。解题时应先画一草图,把声音传播与物体运动情况勾画起来,然后根据图形分析它所运动的路程、时间,再找出结合点,列出关系式,最后求解。3、变式练习1、.某人站在两座山之间大喊一声,大喊一声之后,他首先听到的两次回声时间间隔为4S ,若两山之间的距离为1000m ,则此人距两山的距离分别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