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专练(含答案)



《2021年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专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专练(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沁园春梦孚若南宋刘克庄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 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 奇才。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 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注孚若:方信孺,字孚若,是诗人的同乡,乂是志同道合的亡友。本词大致 写于方孚若过世后二十年。宝钗楼:汉武帝时建,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 铜雀台:曹操时建,故址在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南。西极:指西域,古时名马多来 自西域。)龙媒:骏马名。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称呼
2、。这里指刘备。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阕描写梦境,运用了浪漫主义和夸张手法,梦中与古人畅游中原名胜古 迹,“宝钗楼”和“铜雀台”颇有深意,与后文的“燕南赵北”相照应。B.词的上阕说词人梦中请厨人操刀,把东海鲸鱼切细片做菜,叫养马人送上西域 骏马,因在梦境不觉夸张失真。这虽是词人虚构,但还是可看出真实的影子。C.词的下阕写晨鸡无情地唤醒美梦,梦境值得留恋,但是实际生活的境遇如此残 酷无情,为此词人发出“年光过尽,功名未立”的绝望悲鸣。.D.作为一首悼念亡友的作品,词人结合生活实际,融汇历史题材,巧妙引用典故, 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
3、刻。2 .刘克庄梦中见挚友,深切悼念,无限唏嘘,上下两阕情感起伏,跌宕激越。请 结合背景,分析本词包含的复杂情感。(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水槛遣心(其二)杜甫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注本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定居草堂之后。祗:zhi,恭敬。3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了四川夜里多雨的天气,与天明放晴构成对比,烘托出晴朗天气的 可贵。B.颔联上句写夜雨淋洗后花叶变得湿润,树林布满了水洼,表现出生活环境的 清幽。C.颔联下句与“朝晴”相呼应,湿衣干了,枕席干净了
4、,也显示出诗人住所的 简陋。D.最后两句写诗人倒酒慢饮,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而旷达乐观,暂时忘却身世 遭遇。4 .诗人在颈联里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建业丁开谁遣凄凉满眼中?频花渺渺乂秋风。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纵有千人惟诺诺,本无百岁更匆匆。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注】建业:今江苏南京,古有“金陵”“建康”等称呼。该诗写于南宋灭亡 后。语出史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土之谤谤”。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首联以问句发端,语气强烈却问而不答,对句用冷清画面坐实出句“凄 凉”二字。B.本诗颔联将
5、建业今昔对比,从“江山大”到“社稷空”,表达了对亡国巨变 的无限慨叹。C.本诗中“中”“风”“空”“匆”“翁”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律,也增 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D.本诗苍凉悲壮、深切感人,寄托了作者的黍离之悲以及壮心不已、复兴旧朝 的远大抱负。6 .有人评论本诗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小题。虞美人秦观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乂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7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
6、项是()A.首句以“天上” 一词先声夺人,写碧桃如同天上和露而种的花卉一般,不同 凡响。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8 .过片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 由人造,无法把留,叹息之中尽显伤春之情。C.尾末两句承上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 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D.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希。每一份情感后都紧紧地跟随着对它的否 定,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8.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 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这
7、首唐诗,完成910题。闲步 韩健庄南纵步游荒野,独岛寒烟轻惹惹。傍山疏雨湿秋花,僻路浅泉浮败果。樵人相见指惊鹿,牧童四散收嘶马。壶倾尽未能归,黄昏更望诸峰火。【注】韩蜃 晚唐诗人,本诗写于唐末各种势力频繁相争之时。磨;同“糜”, 即獐子。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纵步” 一词描绘出平日里闲适洒脱、陶醉于自然美景、在荒野中悠闲漫 步的诗人形象。B.颔联用疏雨、秋花、败果几个意象,营造出秋雨中凄冷萧瑟的氛围,增添了诗 歌悲凉的色彩。C.颈联中的“惊鹿”口斯马”意蕴丰富,既为眼前所见,乂语带双关,暗示了当 时的社会状况。D.作品以“闲步”为线索,首句入题,然后描绘闲步所
8、见景象,最后落笔于诗人 自身,层次井然。10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T2题。春日五门西望王建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注】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后。“五门”,乂 称午门。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南墙有丹凤门、建福门、望仙门等五个门,故云。 马,指舞马。唐玄宗时,斗鸡、舞马、歌舞、百戏等成为宫廷不可或缺的享乐活 动.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叙写白官退朝,侧身西望,但见春风阵阵,股股灰尘吹过御堤,使
9、整个 西内之地显得迷迷漾漾;第二句虽为写景,却暗含消逝的岁月无数史实已记忆不 清印象模糊。B.颔联很自然地就从苜联的望西内而过渡到对玄宗往事的追忆,选取玄宗最喜 欢的玩法舞马和斗鸡,不露声色地展示出来,而让知道这段历史的读者去想象更 多诗外之境。C.颈联描写在春风的拂动下,馆松茂密,御柳堆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 今之物同昔之事类比,郁郁葱葱的馆松御柳,和已经逝去的玄宗的生活,相互映 照,别有情致。D.尾联中“教坊”已不再是歌舞繁华之地,其南则荒草古苔,一派阴暗凄冷之 象。诗中“阴”和“冷凄凄”数语,既是景语,乂饱蘸作者浓烈之情,达到景和 情相融。12 .本诗由“望”所引,望中有感。请结合全
10、诗,分析由望而感的具体内容。(6 分)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荆州注十首(其一) 苏轼 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 北客随南贾,吴橘间酣船。 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 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0注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为兵家必争之地,军事 重地。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联运用衬托手法,以楚地的平川烘托三峡多山多谷之奇异之景。B.诗歌描写了荆州的自然之景和生活之景,颌联突出了水陆繁忙之景象。C.尾联发思古之幽情,“重城自古坚”表达了荆州之地的历史战略地位。D.诗歌主要写诗人“出蜀人楚”的经历,将一路上所见、所感融入笔下。
11、14 .颈联是如何描绘荆州之景的?请从视觉变换的角度进行赏析。(6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古风碧荷生幽泉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 并用“幽泉”“朝日”“绿水” “青烟”加以衬托。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 “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C.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