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语文: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

上传者:有知****富你... 2022-06-09 09:22:16上传 DOC文件 42.50KB
语文: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_第1页 语文: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_第2页 语文: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_第3页

《语文: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一、语言积累及运用(4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呆滞(zhì) 焦灼(zhuó) 骸(hái)骨 沮丧(j sàn) B咳嗽(sòu) 戈()壁 晕(yn)倒 自艾(ài)自怜C蹂躏(lìn) 耷(d)拉 绽(dìn)放 沙砾(lì)D厄(è)运 档(dn)案 水渍(zhé) 粗糙(cào)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那蜂骆驼竟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B我

2、的哀伤消失无踪,我的精神重又鲜活振作!C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还能好转,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D每逢这个人对他勉强发出一种低声咕噜似的吆喝,它就无精打彩地龇着牙。3对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为勘探和开发油沙山而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B永远没有品尝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夭折: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败或废止。)C我有几篇故事写得很好,我描写密室生活很幽默,我的日记大多鲜活生动,不过我是不是真有文才,还有待观察。(鲜活:新鲜活泼。)D他就是这样吹毛求疵。(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去寻找毛病。比喻故意挑剔毛

3、病,寻找差错。)4句子横线上依次填进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望着远处绵延起伏的阿尔金山,那被风沙 的道道褶皱仿佛也在哀求。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 上来,但是他顽强地打起精神,绝不让这种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 。大片乌云像一堵 不透的墙一样 在我们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A吹裂 扑 制服 看 挡 B吹破 冒 打跨 射 挡C撕裂 涌 征服 穿 挡 D撕裂 涌 淹没 穿 挡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骆驼赋一文的主人公是骆驼,这一点可以从标题看出来。B夏之绝句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描写夏天生活的抒情散文。 C安妮日记从一位犹太少女的视角,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

4、生活的向往。D热爱生命一文是在讲述一位美国西部淘金者在荒野上与饥饿、严寒和野兽殊死搏斗,凭着坚强的意志赢得生命的故事。6下列内容常出现在报纸、电视里,其中表述准确的一句是( ) (3分)A能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B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我们决不承诺使用武力。C由于假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激起了广大农民的极大愤慨。D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下决心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7仿照所给例句,在后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3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着骨头,是在启示我们 ;清晨的雄鸡鸣叫,

5、是在启示我们 ;悬崖上的滴水穿石,是在启示我们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4分)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祖父和外公都是地下抗日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是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本段叙述了 。9当你同学的一次辛勤劳动未被他人知晓,反被老师和同学们否定之后,你认为该对他(她)说些什么来消除其心中的不快呢?(4分)10综合性学习试题。(13分)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6、(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3分)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3分)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3分)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 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4分)11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借“酒”表达情怀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三句带“酒”字的古诗句。(3分)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骆驼赋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27分)1954年,当第一支石油勘探队踏入这浩瀚的“生命禁区”时,运载物资、陪伴他们前行的只有“沙漠之舟”骆驼。一次,一

7、个8个人的勘探小分队在大风中迷了路,他们走了六天,一峰饥渴难忍的骆驼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驼工向队长苦苦哀求:“给它点水吧,救救它吧。”队长姓葛,他望望乌孜别克族向导阿吉老人,老人望望仅剩下的两桶水,坚定地摇摇头。全队人都明白了,面向骆驼脱帽肃立。队伍行进不足十米远时,那峰骆驼竟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迈着沉重的驼步,蹒跚着,一步、一步向勘探队走来驼工再次跪倒在地,失声大哭:“救救它吧”全队的人都被那驼步声和这嘶喊声震撼得落下了热泪,谁也不肯再向前走一步了。葛队长急了,他仰天长叹一声,甩下一串热泪,从保卫人员肩上取下一支枪,冲天扫了一梭子子弹,大喊:“我的权力是战胜死亡,全队立

8、即出发!”他的声音在戈壁滩的上空回荡。队伍出发了,谁也不敢回头再看一眼那峰骆驼。那峰不屈的骆驼站起来又倒下,倒下又站起来傍晚,队伍终于找到据点,驼工顾不上吃饭,灌了一桶水,刚要走。阿吉老人拦住了他:“小伙子,不能去,会迷路的。”驼工说:“不会,有月光,我顺着驼印走”驼工走了,再也没回来。后来,勘探队在一个叫“开特米里克”的地方找到了他。在盐碱滩上,他仰天长卧,已成为不朽的人,上衣撕开,裸露的胸膛上留下无数条深深的血迹,上衣兜里,只有5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河北老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开特米里克”,蒙语为小山包。队员们在这个小山包上安葬了这位十八岁的年轻人。“开特米里克”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0887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