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二节沙门氏菌病.

上传者:2****5 2022-06-13 18:16:39上传 PPT文件 5.01MB
第二节沙门氏菌病._第1页 第二节沙门氏菌病._第2页 第二节沙门氏菌病._第3页

《第二节沙门氏菌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沙门氏菌病.(6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 由各类型沙门氏菌引起的人畜不同形式的疾由各类型沙门氏菌引起的人畜不同形式的疾病总称。病总称。急性败血症急性败血症胃肠炎胃肠炎流产流产局部其他感染局部其他感染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 病病 原原1、沙门氏菌:两个种、沙门氏菌:两个种肠道沙门氏菌:肠道沙门氏菌:2500种以上种以上邦戈尔沙门氏菌:邦戈尔沙门氏菌:10种种2、形态、形态 G-、无荚膜,周鞭毛、无荚膜,周鞭毛(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无),(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无),不形成芽胞的短杆菌,不形成芽胞的短杆菌,I型菌毛。型菌毛。3、培养与生化特点、培养与生化特点 该属绝大

2、多数不能利用乳糖、庶糖,其他该属绝大多数不能利用乳糖、庶糖,其他糖产酸产气。糖产酸产气。 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培养。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培养。3、抗原结果抗原结果 H抗原:抗原:沙门氏菌多数为两相,少数为沙门氏菌多数为两相,少数为单相。(单相。(63种)种) 第第I 相特异相特异 a、b、c 第第II 非特异非特异 1、2、3 H抗原不同于抗原不同于O抗原,是不耐热的,由抗原,是不耐热的,由蛋白质组成,但在某特定时间之内只表现蛋白质组成,但在某特定时间之内只表现一种相。一种相。O抗原(抗原(58种种) O抗原较复杂。抗原较复杂。LPS多糖侧链多糖侧链 单原性:单原性:一个细菌一种一个细菌一种O抗原抗原

3、 多原性:多原性:一个细菌二种以上一个细菌二种以上O抗原抗原 A-H群,多原性。群,多原性。 I-O67群:群:除几个群内血清型为多原性外,除几个群内血清型为多原性外,绝大多数为单元性。绝大多数为单元性。 具有共同具有共同O抗原的沙门氏菌归入一群,分抗原的沙门氏菌归入一群,分为为51群。群。 引起人畜致病者为多为引起人畜致病者为多为O A-F群。群。K抗原和菌毛抗原抗原和菌毛抗原 高度宿主适应或专嗜性:高度宿主适应或专嗜性:由于长期生活在某些由于长期生活在某些宿主体内,形成对宿主的专嗜性,很少能使所适应宿主体内,形成对宿主的专嗜性,很少能使所适应的宿主之外的其他动物发病。的宿主之外的其他动物发

4、病。 偏嗜性:偏嗜性: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特定动物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于特定动物的。 非宿主适应型:非宿主适应型:生活在多种宿主体内,能使多生活在多种宿主体内,能使多种动物致病。种动物致病。 与大肠杆菌相似,对干燥、阳光、与大肠杆菌相似,对干燥、阳光、腐败抵抗力强。肠炎沙门氏菌在腐败抵抗力强。肠炎沙门氏菌在10-19%氯化钠中生存氯化钠中生存75天。天。1.采样:采样:不同沙门氏菌致病采样部位不同不同沙门氏菌致病采样部位不同 流产流产死胎死胎 公畜沙门氏菌病公畜沙门氏菌病睾丸肿块和结节睾丸肿块和结节 副伤寒副伤寒采患病者粪便或有病变组织采患病者粪便或有病变组织 家禽家禽雏禽:卵黄囊、肝、脾、肠内

5、容雏禽:卵黄囊、肝、脾、肠内容 物、胆囊物、胆囊 成年禽:有病变卵、心胞膜、胆成年禽:有病变卵、心胞膜、胆 汁、肠内容物汁、肠内容物 公禽:睾丸、输精管公禽:睾丸、输精管l直接分离:直接分离: 对无污染病料在普通或鲜血培养基上对无污染病料在普通或鲜血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划线培养24小时鉴定。小时鉴定。l间接分离:间接分离: 对污染病料,用增菌培养后接种至选对污染病料,用增菌培养后接种至选择性培养基。择性培养基。l将可疑菌落划线于三糖铁琼脂。将可疑菌落划线于三糖铁琼脂。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穿刺线上呈黄色,如产生穿刺线上呈黄色,如产生H2S则则 出现黑色,斜面上仍为红色。出现黑色,斜面上仍为红色。l

6、生化试验生化试验l 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快速诊断和检测:快速诊断和检测: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和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和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快速检测试剂盒猪沙门氏菌病猪沙门氏菌病(副伤寒)(副伤寒)Paratyphus suum病病 原原1. 猪霍乱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suis)及)及Kunzendorf 变种变种2. 猪伤寒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S.typhisuis)及及Voldagsen 变种变种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发生于发生于1-4月龄小猪,大猪带菌,呈隐月龄小猪,大猪带菌,呈隐性感染。性感染。 传染源:传染源:发病、带菌猪或带菌的人发病、带菌猪或带菌的人(间歇排

7、菌)。(间歇排菌)。 传染媒介:传染媒介:污染饲料,饮水,特别是污染饲料,饮水,特别是动物蛋白质。动物蛋白质。 传染途径:传染途径:消化道。消化道。流行特点流行特点l应激为诱因。应激为诱因。l继发于猪瘟等其他传染病。继发于猪瘟等其他传染病。临诊症状临诊症状 突然发病,呆顿,虚弱,发热突然发病,呆顿,虚弱,发热(41-42 ),呼吸困难,耳根、胸),呼吸困难,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突然死前和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突然死亡,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高。亡,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高。急性型急性型急性副伤寒时耳朵、鼻端等肢体末梢皮肤瘀血,急性副伤寒时耳朵、鼻端等肢体末梢皮肤瘀血,呈弥漫的紫红色呈弥漫

8、的紫红色 亚急性型、慢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l体温升高,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l长期拉稀,粪含纤维素,坏死组织,长期拉稀,粪含纤维素,坏死组织,饲料凝块。饲料凝块。l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严重脱水,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严重脱水,被毛粗乱,贫血。被毛粗乱,贫血。慢性副伤寒时耳朵瘀血、耳尖干性坏疽慢性副伤寒时耳朵瘀血、耳尖干性坏疽 病变病变 一、一、 败血症变化败血症变化 耳、腹部皮肤出血点或斑块,有特征耳、腹部皮肤出血点或斑块,有特征的:的: 1. 脾肿大,脾髓不软化,脾间质增生。脾肿大,脾髓不软化,脾间质增生。 2.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现浆液性、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9、出现浆液性、出血性炎症。出血性炎症。 二、慢性二、慢性1. 回盲结肠粘膜坏死。回盲结肠粘膜坏死。2. 脾肿胀,坚厚,脾、肝有黄灰色坏死灶;脾肿胀,坚厚,脾、肝有黄灰色坏死灶;胆囊粘膜坏死。胆囊粘膜坏死。3. 肠系膜淋巴结素状肿胀有出血肠系膜淋巴结素状肿胀有出血。猪副伤寒猪副伤寒 盲、结肠粘膜坏死盲、结肠粘膜坏死慢性副伤寒时结肠和回盲瓣粘膜上弥漫散在慢性副伤寒时结肠和回盲瓣粘膜上弥漫散在麦麸状坏死性纤维素性炎灶麦麸状坏死性纤维素性炎灶 猪副伤寒猪副伤寒 胆囊粘膜胆囊粘膜坏死坏死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 肝散在肝散在小点坏死小点坏死防防 制制1.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消除诱因。平时加强饲养管理

10、,环境卫生,消除诱因。2. 经常发生该病处,仔猪预防注射。经常发生该病处,仔猪预防注射。v Al(OH)3死菌苗,死菌苗, 5ml/只皮下注射。只皮下注射。v 弱毒苗,弱毒苗,1ml/只,皮下注射。只,皮下注射。 疫苗注射以生后疫苗注射以生后4周龄为宜。周龄为宜。3. 发病时,采取一般隔离、消毒、治疗。发病时,采取一般隔离、消毒、治疗。 l使用敏感药物,药物治疗见效后,继续使用敏感药物,药物治疗见效后,继续治疗几天,防止复发。治疗几天,防止复发。l 临诊上无症状带菌者,不要与健康猪混临诊上无症状带菌者,不要与健康猪混养,病猪肉不要食用。养,病猪肉不要食用。禽沙门氏菌病禽沙门氏菌病(Avian

11、Salmonellosis) 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家禽疾病的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家禽疾病的总称按病原分,它们引起的病分为三种:总称按病原分,它们引起的病分为三种:1. 鸡白痢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白痢鸡白痢(Pullorosis)2. 鸡伤寒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鸡伤寒(鸡伤寒(Typhus avium)3. 有鞭毛沙门氏菌有鞭毛沙门氏菌副伤寒副伤寒(Paratyphus avium)。 鸡白痢鸡白痢(Pullorosis)病病 原原 鸡白痢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O抗原抗原O9、O12(存在(存在变异型),无鞭毛。变异型),无鞭毛。 存在:存在:败血型,组织,血液均有。败血型,组织,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399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