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教学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 12 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及北击匈奴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过程与方法从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入手,结合相关历史记载,逐次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难点: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这件金缕玉衣共用玉 2498 片,金线 1100 克。制作一件玉衣所需的费用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
2、这件金缕玉衣是在汉代诸侯王刘胜的墓中发掘的,解放以来出土的金缕玉衣也大多数是在诸侯王的墓中发掘出土的。 这体现了什么呢?诸侯王生活奢侈,经济实力强,他们享受着与天子同等的待遇,甚至凌驾于天子之上,这些诸侯王的存在,令谁最为担忧呢?它反映了汉初怎样的政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12 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时间轴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 “推恩令”的实施(一)背景1. 【组图展示】,从政治、社会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颁布“推恩令”的背景。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2. 教师讲述:图片说明在西汉初期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很强大,这种尾大不掉的隐患,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到文景之时,诸侯王的势力急剧膨胀,公元前
3、154 年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叛乱,这使得中央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面对这一问题,我们 来看汉武帝是怎样做的!提示:诸侯王势力强大,有公开反抗朝官,有举兵叛乱严重威胁到中央。地方上的豪强地主 兼并土地、聚敛财富与官府分庭抗礼。两股势力导致社会混乱。(二)颁行“推恩令”1. 教师提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提示:措施: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 建立较小的侯国。2. 思考:实行推恩令巧妙之处在什么地方?提示: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名为推恩德,实为削王国。(三)刺史制度1. 教师提问:除了“推恩令
4、”的措施外,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理? 提示:设刺史,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2. 教师讲述:汉武帝将全国分为 13 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那么,“推恩令”和“设刺史”的实施有怎样的影响?提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目标导学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思想上的背景、举措1. 历史再现:欣赏历史话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旁白:时间:汉武帝时期;地点:长安皇宫;人物:四位学生,一个扮演汉武帝,另外三个扮演诸子百家继承人)生 A: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给寡人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治理国家,可永保江山呢?生 B:启奏陛下,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