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学》教学课件



《《预算会计学》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算会计学》教学课件(18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预算会计学适用于会计学专业适用于会计学专业 2005 2005年年1 1月修订月修订2第一章 预算会计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预算会计及其特点预算会计及其特点3一、预算会计的定义一、预算会计的定义(一)社会经济组织系统(一)社会经济组织系统及类型及类型我国的传统的划分方法:我国的传统的划分方法:1 1、企业、企业 存在的目的是营利,存在的目的是营利,为社会创造财富。分为农、为社会创造财富。分为农、林、渔等以自然资料为主林、渔等以自然资料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工业制造的第一产业、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及以商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及以商品流通企业为主的第三产品流通企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业。42 2、事业单位、
2、事业单位 不创造物质财富、不具备社不创造物质财富、不具备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也不从事实现会行政管理职能,也不从事实现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经营)的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经营)的业务,但却是社会所必需的精神业务,但却是社会所必需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服务者。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服务者。 我国目前哪些单位被列入事我国目前哪些单位被列入事业单位的的行列?业单位的的行列?53 3、行政单位、行政单位 进行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的管进行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的管理者,主要包括政府、权力机构、理者,主要包括政府、权力机构、党派及人民团体等。党派及人民团体等。6 市场经济国家的划分方法:市场经济国家的划分方法:1 1、营
3、利组织:实体。包括三个、营利组织:实体。包括三个产业。产业。2 2、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存在。的存在。3 3、政府系统:社会经济的管理、政府系统:社会经济的管理者与协调者。者与协调者。7(二)社会会计系统及类型(二)社会会计系统及类型按我国对社会经济组织类型的划分:按我国对社会经济组织类型的划分:1 1、企业会计系统、企业会计系统2 2、预算会计系统:接受国家预算资金、预算会计系统:接受国家预算资金的单位的会计系统。的单位的会计系统。8管理层利用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信息,辅以统计分析工具,使得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及增加更多价值决策层通过系统直接获取所需信息,随时随地全面
4、把握企业动态,快速决策。操作层数据的分散输入及报表自动生成,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节省人力资源。WEB平台平台9按西方国家对社会经济组织划分的标准:按西方国家对社会经济组织划分的标准:1 1、政府会计;、政府会计;2 2、非营利组织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3 3、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属于非盈利组、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属于非盈利组织会计系统,是政府、使用国家财政预织会计系统,是政府、使用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监督预算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核算监督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经营收支情况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经营收支情况的专业会计。预算会计主体是政府和行的专业会计。预算会计主体是政府和行政
5、事业单位。政事业单位。10二、我国预算会计的构成体系二、我国预算会计的构成体系(一)从预算会计主体的内容看,(一)从预算会计主体的内容看,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 1、 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主体是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主体是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以及财政资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结果,分为五级政府,五级金使用结果,分为五级政府,五级财政预算会计体系。财政预算会计体系。112 2、行政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行政单位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由权力机关、行
6、政机关、共秩序的单位。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构、检查机构和各级党政机构、司法机构、检查机构和各级党政机构、人民团体组成。人民团体组成。3 3、事业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 以事业单位为会计主体,核算事业单以事业单位为会计主体,核算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位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12三、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三、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 财政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即财财政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政收入与财政支出。13行政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从财政行政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从财政和上级领取行政
7、经费并依法收取预算外和上级领取行政经费并依法收取预算外收入;合理安排经费开支,正确计算结收入;合理安排经费开支,正确计算结余。余。(三)事业单位会计对象(三)事业单位会计对象 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正确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正确计算、组织各种收入、合理安排各种支计算、组织各种收入、合理安排各种支出,正确计算结余和各项基金。出,正确计算结余和各项基金。14 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会计预算会计核算原理核算原理15一、核算前提一、核算前提1 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2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3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4 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16二、核算原则二、核算原则真实性、相关性、真实性、
8、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清晰性、及时性、清晰性、实际成本、配比、实际成本、配比、重要性、专款专用重要性、专款专用原则等原则等1010项。项。17三、记账基础三、记账基础1 1、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2 2、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18四、会计要素四、会计要素(一)(一) 资产资产 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由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由会计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会计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计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计能为主体带来经济利益,包括各能为主体带来经济利益,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由于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由于预算会计具有三种
9、不同的构成,预算会计具有三种不同的构成,其资产的类型也不同。其资产的类型也不同。19(二)(二) 负债负债 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能用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或劳务能用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偿还的债务。 特点:特点:1 1、已经发生,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已经发生,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偿还;必须偿还;2 2、有明确的计价或可以估价;、有明确的计价或可以估价;3 3、有明确的偿还期和债务人。、有明确的偿还期和债务人。20(三)净资产:资产与负债的(三)净资产:资产与负债的差额。差额。(四)收入:依法取得的非偿(四)收入: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
10、括财政收入、行还性资金,包括财政收入、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政事业单位收入。(五)支出:按预算所发生的(五)支出:按预算所发生的资金耗费或损失。资金耗费或损失。21五、五、会计等式会计等式1 1、资产、资产= =负债负债+ +净资产净资产2 2、资产、资产+ +支出支出= =负债负债+ +净资产净资产+ +收入收入3 3、收入、收入- -支出支出= =结余结余22六、记账方法:借贷记账六、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法(一)(一) 账户结构账户结构(二)(二) 不同类型账户下不同类型账户下的记账规则的记账规则(三)(三) 记账规则记账规则23 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1 1、 预算会计的概念预算会计的概念2
11、2、 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3 3、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关系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关系4 4、 预算会计的构成体系预算会计的构成体系5 5、 预算会计的要素预算会计的要素6 6、 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24第二章第二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资产的核算资产的核算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 25财政总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 设在一级政府财政部门内部、设在一级政府财政部门内部、为该级政府核算预算资金的专为该级政府核算预算资金的专业会计。业会计。会计科目:共会计科目:共3434个会计科目。个会计科目。资产:资产:1111个;个;负债及净资产:负债及净资产: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