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浮选药剂---复习

上传者:97****76 2022-07-14 02:07:58上传 DOC文件 212KB
浮选药剂---复习_第1页 浮选药剂---复习_第2页 浮选药剂---复习_第3页

《浮选药剂---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选药剂---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章1、 浮选药剂:在矿物浮选过程中,为了改变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或降低矿物的可浮性,以扩大矿浆中各种矿物可浮性的差异,经行有效地分选,所使用的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称为浮选药剂。 浮选:浮选是利用不同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在固-液-气三相界面分选各种矿物的工艺过程,所以固、液、气的界面性质及其调节,对这一分选过程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向,特别是固相即矿物的界面性质及其调节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 调节和控制矿物浮选行为的方法? 调节矿物分选的方法一般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加温处理和高能辐射,化学方法就是加入浮选药剂。3、 浮选药剂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早起

2、 混合油类捕收剂时期 药剂条件简单,但是分选效率不高,能分选的矿物的种类不多,尤其是不能使共生矿物彼此分离,并且耗油量大;中期 这一时期所使用的浮选药剂大多都是人工合成或天然物经加工获得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他们大多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而且有效成分含量高,分选效率高、适应性强、耗药量低;近期非离子极性特效捕收剂时期(络合捕收剂时期) 选择性更好,可以用少量抑制剂就可完成优先浮选,其次是用量更少,许多具有起泡性能或者在常温下为液体,易于添加。4、 常见的阴离子离子捕收剂浮选药剂类别典型实例捕收剂极性型阴离子型硫代化合物黄药类黑药类硫氮类硫醇及其衍生物硫脲及其衍生物乙基黄药、丁基黄药25号黑药、丁基铵

3、黑药乙硫氮、丁硫氮苯(马并)噻唑硫醇二苯硫脲羟基含氧酸及其皂类羧酸及其皂烃基硫酸酯烃基磺酸及其盐烃基膦酸烃基胂酸羟肟酸油酸、氧化石蜡皂、妥尔油十六烷基硫酸钠石油磺酸钠苯乙烯膦酸。浮锡灵混合甲苯胂酸、苄基胂酸异羟肟酸阳离子型胺类 脂肪胺醚胺吡啶盐月桂胺、混合脂肪胺烷氧基正丙基醚胺烷基吡啶盐酸盐非离子型硫代化合物的酯多硫代化合物Z-200双黄药非极性型烃油煤油,柴油起泡剂羟基化合物脂环醇、萜烯醇脂肪醇酚松醇油甲基异丁基甲醇、C6-C8混合醇甲酚、木馏油醚及醚醇脂肪醚醇醚三乙氧基丁烷乙基聚丙醚醇吡啶类重吡啶酮樟脑油调整剂抑制剂无机化合物(其中石灰。硫化钠、水玻璃等具有多重作用)硫酸锌、氯化钠、亚硫酸

4、盐、硫代硫酸盐、重铬酸盐、硫化钠、水玻璃、氟硅酸钠、六偏磷酸纳、石灰活化剂有机化合物(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多兼絮凝作用)单宁、淀粉、糊精、木素磺酸钠、羧基甲基纤维素、腐殖酸、硫酸铜、碱土金属及重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盐pH值调整剂无机酸盐(常与抑制作用、活化作用交织在一起)硫酸、石灰、碳酸钠分散剂水玻璃、六偏磷酸纳絮凝剂高分子化合物(兼抑制作用)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第二章1、 烃油的基本特点? 整个分子的碳氢原子都通过共价键结合;化学活性很低,与偶极水分子基本不发生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疏水性和难溶性;同时也不能电离为离子,故通常称烃油类为中型油捕收剂,或称为非极性捕收剂。2、 烃油在矿物浮选中的作用? 作

5、为辅助性捕收剂:混合使用 将适量的烃类油和极性捕收剂混合使用,可以增强极性捕收剂吸附强度和矿物表面的疏水性,提高极性捕收剂的捕收能力 ,絮凝剂 就细微粒矿物而言,辅加适量的烃类油,常有利于形成疏水性絮团,可加强对细微粒矿物的回收, 降低药剂消耗 当浮选多孔性的细粒矿物时,辅加适量的烃类油使矿物表面吸附形成油膜 烃油作为主要捕收剂 通常浮选的矿物具有天然可浮性的非极性矿物 3、 烃油在矿物表面附着过程? 油滴在矿物表面粘附油滴在矿物表面展开油滴形成水性油膜4、 烃油的组成对捕收性能的影响?捕收能力大小顺序:单环芳烃双环芳烃(煤油)三环芳烃 ,可见在提炼煤油的残余物中,含有一定数量分子较大的芳香烃

6、,很适宜于用作辉钼矿的捕收剂。 烃油的黏度影响:低粘度的油作为捕收剂是,辉钼矿精矿品位高,回收率低,高粘度油时,则所得精矿品位低,回收率高。第三章1. 黄药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制法 ROH+NaOH+CS2ROCSSNa+H2O+热性质 1)不稳定,遇光和热易分解 2)中等毒性,气味难闻 3)遇水易分解 4)遇游离碱分解 5)在强酸性介质中,分解与结合质子成黄原酸平衡,但分解更强 2. 黄药的捕收机理?(1) 化学假说:为黄药与硫化矿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产物的溶度积越小,则反应越易发生,黄药对该矿物的捕收能力也越强。(2)半氧化假说:认为完全被氧化的硫化矿表面上生成了PbSO4,溶解

7、度较硫化铅的溶解度大,在矿粒表面易溶解掉,故生成的黄原酸铅不可能与矿粒牢固结合,所以PbSO4或过渡氧化PbS都很难用黄药直接浮选;但是表面经过轻微氧化的硫化矿,情形就与此不同,表面被轻微氧化为晶格紧密结合的硫化物-硫酸盐结合体,黄药阴离子与这种结合体作用而固着在矿粒的表面,使得矿粒疏水而上浮。(3)硫化物表面适度氧化,是进行浮选的重要条件。常压下,一升水溶解氧达9毫升,硫化矿物的新鲜表面,不论在空气中或水中,不可避免的要与氧接触而被氧化,硫化矿物表面的氧化及其可浮性的影响,已研究多年,目前一致的看法是认为硫化矿物表面适度氧化是进行浮选的重要条件之一。(4)吸附假说:认为黄药与硫化矿表面主要是

8、发生吸附作用。离子交换吸附即黄药的阴离子与矿物表面的阴离子交换;分子吸附即黄原酸分子在矿物表面吸附。(5)共吸附说:指出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层,均由化学吸附产物(例如MeX,Me+为金属离子,X-为黄原酸根)及物理吸附的X2级成。3. 双黄药的性质和捕收性能? 性质 ( 1)双黄药是难溶于水的黄色油状液体或低熔点固体。(2)双黄药是非离子型捕收剂,在酸性介质中比黄药稳定,当pH值升高时,逐渐分解为黄药:2ROCSS-SSCOR+4OH- 4ROCSS-+O2+2H2O pH值升高,OH-浓度大,平衡向右移动,双黄药转化为黄药,从化学平衡观点看,在溶液中双黄药和黄药两者应同时存在,只不过含量随

9、溶液的pH值不同而不同。 捕收性能 双黄药多用作硫化矿的捕收剂,用于浮选方铅矿时,其捕收性能与黄药相当。用于铜铅分离时,双黄药的选择性比黄药好,因为该药对重铬酸盐抑制后的方铅矿捕收能力很差,故能获得品味较高含铅较少的铜精矿。用于浮选黄铜矿时,因它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较弱,故其选择性比黄药好。双黄药对沉淀铜和自然铜的捕收能力比黄药强。4. 黑药制备方法、性质、和捕收性能? 制备方法 用醇或酚与P2S5作用得黑药,甲酚黑药的制法如下: 4CH3- 苯-OH+P2S5 2(CH3- O)2PSSH+H2S(条件120-140) 生产丁铵黑药时,先合成二丁基二硫代磷酸(丁基黑药),再用氨中和则成丁铵黑药

10、,用氢 氧化钠中和则成丁钠黑药。4CH3CH2CH2CH2OH+P2S52(CH3CH2CH2CH2O) 2PSSH+H2S(条件70-80)(CH3CH2CH2CH2O)2PSSH+NH3(CH3CH2CH2CH2O)2PSSNH4 (条件石油醚) 性质:常用的15号黑药和25号黑药是黑绿色油状液体,含有游离甲酚,有较强的起泡能力,使用时可以少用或不用起泡剂。酸性黑药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铵黑药或钠黑药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酚类毒性大,酚黑药中含有大量游离酚,因此宜少用酚黑药而应推广醇黑药。氧化成双黑药2(RO)2PSSH+I2 (RO)2PSS-SSP(OR)2+2HI酸性黑药呈弱酸性(RO)

11、2PSSH (RO)2PSS-+H+黑药与一些金属离子作用生成难溶盐n(RO)2PSSH+Men+ (RO)2PSSMe+nH 捕收性能:与黄药相比,黑药的浮选性质有两个主要特点:(1)捕收力较低,选择性较高,特别是对硫铁矿捕收力较小,故在含硫化铁高的铜及铅锌硫化矿浮选中用作优先浮选捕收剂,可以得到较好质量精矿,同时许多种黑药对金的捕收性能较好;(2)稳定性好,可以在较低pH值下使用不致被迅速分解。我国的丁胺黑药的性质(1)有起泡性 故可以不加或少加松醇油等起泡剂;(2)可以在较低pH值范围内浮铜或浮铅,可节省石灰;(3)选择性好 在铜铅分离或铅锌分离时,可不用氰化钠、硫酸锌,或少用抑制剂。由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390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