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

上传者:20****2 2022-07-09 16:21:11上传 DOC文件 61KB
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_第1页 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_第2页 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_第3页

《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全身体格检查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 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

2、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 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一般

3、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  (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2)准备和清点器械;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 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3)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我姓张。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请您配合一下,好吗? 询问病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疾病情况等情况,观察

4、病人的意识情况,同时与病人沟通、交流。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无病态面容、神志清醒、自动体位、 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常。营养;中等、不良、肥胖、恶液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汇报;  体温摄氏36度6。 手法; 手不能触及水银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 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 等10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读数。

5、 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筒内,再盖好蓝色短帽。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右手测受检者右手,计数)      汇报:脉搏每分钟76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左手测右挠动脉,右手测左挠动脉)手法;由上至下,

6、由内向外,左右对比。部位同上。 肩胛骨内侧,手指与脊柱平行,与肋骨垂直。肩胛骨折下方,手指与肋间隙平行,与脊柱垂直。 (9)叩诊双侧肺下界(一侧腋中线、肩胛线肺下界放在与肺下界移动度一起检查); (10)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 汇报;左侧腋中线肺下界第8肋间,左肩胛线肺下界第10肋间,肺下界移动度约6cm。       右侧腋中线肺下界第7肋间,右肩胛线肺下界第9肋间,肺下界移动度约6cm。 注意:叩诊前上肢自然下垂,以便确定正确的肩胛下角位置。然后再请受检者双上肢交

7、叉。       叩诊一个部位结束时,需要让病人自然呼吸,不要让病人屏气时间太长。 手法;先叩左侧腋中线、左肩胛下线,再叩右侧腋中线、右肩胛下线。 肩胛下线先叩出肺下界标记,再测深吸气后肺界-标记,测深呼气后肺界-标记。测量。 (11)听诊双侧后胸部(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双侧对比); (12)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汇报;两侧呼吸音对称,听诊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8、;      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注意胸侧壁。 (13)检查双侧语音共振(双侧对比);受检者发”1、2、3”。       汇报;双侧语音共振对称。       手法;听诊器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注意胸侧壁。 (14)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汇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

9、160;      手法;逐个按压棘突。使皮肤留下红印记。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15)直接与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       汇报;脊柱无叩击痛。       手法;叩诊锤逐个叩诊棘突。然后左手放在受检者头顶,右手锤击左手手背。 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16)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 (17)检查双侧肾区有无叩击痛。  &

10、#160;    汇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无压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       手法;双手按压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左手放在肋脊点和肋腰点之间,右手叩击左手手背。询问病人有无疼痛。 5、腹部 (1)正确暴露腹部; (2)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 (3)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汇报;腹部平坦、两侧对称。未见胃肠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 未见蜘蛛痣、皮疹、黄染及

11、斑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未见隆起及分泌物。 手法;医生视线与受检者腹部平行,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4)听诊肠鸣音;至少听1分钟 (5)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 汇报;肠鸣音正常,每分钟4次。未闻及血管杂音。 手法;听诊器放在脐周围听肠鸣音1分钟计数,然后听诊肾动脉、腹主动脉区。; (6)叩诊全腹; (7)叩诊肝上界; (8)叩诊肝下界; 汇报;腹部叩诊轻度鼓音,  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下界在肋缘处。肝浊音界范围大约7cm; 手法;先全腹叩诊,左下腹开始叩诊,九区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59059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