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设计

上传者:合作****20 2022-07-15 05:51:03上传 DOC文件 170KB
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设计_第1页 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设计_第2页 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设计_第3页

《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某实验楼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设计、安装及调试摘要: 本文介绍了某实验楼,恒温恒湿空调改造工程的设计、安装及调试。空调设备采用风冷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共分八个独立的空调系统。总结了该工程从设计、安装到调试,全过程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恒温恒湿空调 全空气系统 电极加湿器 自动控制1 概述该工程为实验楼恒温恒湿空调改造项目,共三层,空调面积约1340m2。原设空调系统,部分采用集中空调的方式,部分采用水冷柜式空调机的空调方式。系统经过多年运行,设备老化,系统陈旧,分区不合理,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为计量实验提供必需的恒温恒湿

2、工作环境。2 空调设计参数、条件及空调冷负荷2.1 设计参数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2,湿球温度26.4冬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2,相对湿度45室内温度、湿度的要求见表1根据现场观测和对原系统的分析,根据业主提出的工作需要,将实验楼改造为八个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其条件、参数如表1:系统编号房间名称及房号面积(m2)温度()湿度(%RH)工作人数仪器发热功率(kW)系统1工程技术部106 30.0020±1.050±1023工程技术部10750.0020±1.050±1033交流电压室10854.0020±1.050±1033磁通量室1

3、0949.0020±1.050±1033直流仪器室110(内)52.4720±0.550±1045系统2电容室203(内)24.4020±0.550±1022直流仪器室206(内)23.7720±0.550±1033数字仪表室21056.6320±1.050±1022交流阻抗室211(东)54.7620±1.050±1053数字仪表室211(西)56.6320±0.550±1022交流阻抗室21225.6520±0.550±1022系统

4、3长度基线室103 160.5020±0.550±1065系统4磁通基准室30344.7020±1.050±1011电感室30440.0020±1.050±1022交流电量室30822.2120±1.050±1012交流电量室30941.5320±1.050±1032工程技术部31036.3820±2.050±1021.5电磁测量室31227.0020±1.050±1021工程技术部31856.6320±2.050±1032交流电量室3

5、1955.7820±1.050±1032系统5辅助室17.0020±1.050±10辅助室27.0020±1.050±10控制室10.0020±0.550±1020.5电阻测量室32.7620±0.550±1035电压测量室27.3920±0.550±1025辅助室13.0020±1.050±10系统6电压基准室20.5020±0.250±1025电阻基准室20.5020±0.250±1025系统7电能基准室121

6、60.0920±0.550±1058高压室12250.0020±1.050±1045系统8(50万级)光频控制室10.0020±1.050±1021试验室116.0020±1.050±1022试验室216.0020±0.550±1022试验室318.0020±0.550±1022试验室410.0020±0.550±1022试验室560.0020±0.550±10382.2 空调系统设计冷负荷见表空调系统12345678冷负荷(kW)41

7、.9845.9138.4248.8125.926.3346.4237.72注:新风量按每人35m3/h计算。2.3 空调系统设计送风量见表空调系统12345678送风量(m3/h)114911027986001151256005600101008600注:送风温差的确定:室温允许波动范围±0.2,送风温差取3;室温允许波动范围±0.5,送风温差取5;室温允许波动范围±12,送风温差取67。3 空调系统的设计3.1 空调机组的选择原机房内空调机组全部取消,新设计采用R22制冷剂,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系统17选用七台广东省吉荣空调设备公司生产的风冷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8、系统8选用一台广东省吉荣牌风冷洁净恒温恒湿空调机组。机组性能参数详见表空调系统12345678机组型号HF49NHF49NHF39NHF49NHF25NHF25NHF49NHJF39N名义制冷量(kW)49.649.639.449.625.025.049.639.4名义制热量(kW)24.024.018.024.012.012.024.018.0风量(m3/h)115001150086001150056005600115008600机外余压(Pa)600650420650350350500450加湿量(kg/h)88884488温控范围及灵敏度()1821±11821±11

9、821±11821±11821±11821±11821±11821±1湿控范围及灵敏度(RH)5070±55070±55070±55070±55070±55070±55070±55070±53.2 空调系统的设计风冷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室内机设在机房内,室外机设在机房外绿化带内。空调采用全空气系统,设送风道、送风口和回风道、回风口。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通过送风道、送风口送至室内,经回风口、回风道回至机房。3.2.1 系统1、系统2、系统4采用明装风管,侧上

10、送上回的送风方式。送风口为铝合金双层百叶风口,回风口为铝合金单层百叶风口。3.2.2 系统3走廊吊顶内新设主送回风管道,原室内孔板送回风系统不变。3.2.3 系统5、系统8原空调系统室内部分送风道送风口,回风道回风口不变,送回风主管道重新设置。3.2.4 系统6新设送、回风主管道,原室内孔板送回风系统不变。3.2.5 系统7电能基准室,原空调系统室内部分送风道送风口,回风道回风口不变,送回风主管道重新设置;高压室新设风管,明装侧上送上回的送风方式。3.2.6 系统风速的确定:本设计为低速风道系统,主风道风速8m/s,支风道风速4.5m/s;双层百叶送风口风速2.35m/s,单层百叶回风口风速1

11、.88m/s;孔板送风:孔口流速2.5m/s,工作区流速0.15m/s;消声静压箱流速1.0m/s。3.3 消声减振3.3.1 每台恒温恒湿机组送风口处、回风口处设消声静压箱,送、回风主管道上设微穿孔板消声器,机组与风道采用帆布软连接。3.3.2 机房内恒温恒湿机组设减振基础。4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本设计为独立的空调系统,机组控制程序为送风温度控制,每个空调系统送风总管道上设一个总电加热器,每个系统各房间支风管设末端微调电加热器,根据房间温度不同要求,分别选用调功器无级控制。8个空调系统36个受控房间,设8个总风管电加热器和若干个末端微调电加热器,采用一个CPU315-2DP控制。为了节省投资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764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