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诗歌鉴赏主观题型归类小结答案[]
![上海卷诗歌鉴赏主观题型归类小结答案[]_第1页](https://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9/a5eb95ce-d45e-4921-befd-9b585b5156b5/a5eb95ce-d45e-4921-befd-9b585b5156b51.gif)
![上海卷诗歌鉴赏主观题型归类小结答案[]_第2页](https://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9/a5eb95ce-d45e-4921-befd-9b585b5156b5/a5eb95ce-d45e-4921-befd-9b585b5156b52.gif)
![上海卷诗歌鉴赏主观题型归类小结答案[]_第3页](https://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9/a5eb95ce-d45e-4921-befd-9b585b5156b5/a5eb95ce-d45e-4921-befd-9b585b5156b53.gif)
《上海卷诗歌鉴赏主观题型归类小结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卷诗歌鉴赏主观题型归类小结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鉴赏诗歌意象诗歌鉴赏主观题题型归类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16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颈联中“潮卷新沙换故洲” 一句。例1:12宝山一模落花咼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16. 赏析颔联对落花的动态描写。(3分)答:颔联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参差”句描写落花漫天纷飞,飘到园外曲径,突出落花飘色之密(多、广),“迢递”句(以拟人、移情)描写落花随风飘向夕阳,表现落花飘飞之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同情与感伤。(3分)例2、12年浦东二模秦楼月向子諲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
2、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16本词与刘永雨霖铃都用了 “晓风残月”的意象,但二者表达的情感不同,试作简要分析。答:柳词借“晓风残月”抒发的是相恋之人的离别之苦,本词借“晓风残月”表达了因国破家亡而生的故国之思。归纳:描述,指出特点作者感情意象的理解是诗歌阅读的基础,理解重要的意象就可以解开全诗的感情绳结。 有的是用来借景抒情,有的是用来托物言志,注意区分。例3: 11年浦东二模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霜天晓角梅 萧泰来千霜万雪,受尽寒磨
3、折。赖是 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16 两首词都写了 “梅”,试从手法和主旨的角度对“梅”的作用作简要评析。(4分)答:第一首借景抒情,用“梅”的形象衬托(1分)作者的孤愁心情(1分),第二首托物言志借“梅”的形象比喻(1分)自己的清高性情(1分)二、鉴赏诗歌意境(同情景关系)例1: 12年浦东一模凤凰台次李太白韵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舞罢青蛾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答:指出景情关系(1分),具体分析(2分)语言(1分)这句诗景中融情、吊古伤今,写了湖水不断卷来新沙,天长日久,改换了故洲的模样,抒 发了沧海桑田(时移世易、新旧
4、更替、朝代兴衰)的深沉感慨。例2: 12年闵行二模浣溪沙王国维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玉钗斜立小蜻蜓。 注:素萏:白荷花。流萍:水面的浮萍。16.请结合具体词语,对作品的结尾两句所描写的意境进行赏析。(4分)答:划船的少女拨开水面上的浮萍,她以水为镜,偷偷地窥看自己水中的鬓影(1分)。她沉醉于自己的美丽倩影中,久久不动,以至一只美丽的红蜻蜓悄悄立于她的钗头也未察觉(1分)。少女的情态形貌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1分)。(语言表达1分)例3: 07秋考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
5、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16.就作品中的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答: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的景象(2分),写出了微雨过后,小荷翻转,石榴花盛开,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又富有生机的意境,真切地展现了主人 公在这环境中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归纳:(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图景画面。(2)概括画面的氛围特点。雄浑壮阔、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3)情景关系(4)根据情境氛围的特点,把握诗人的情感。注意:题干的显隐指向,如下两题例1: 12年普陀二模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
6、,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 红英间绿苔。注颠倒:心神恍惚,17 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对这首词作简要的赏析。(4分) 答:这首词情随景生,借景抒情。上阕描写黄莺初啼、微雨细润、嫩草萌生等早春美好的景物,流露出作者对“一年春好处”的喜爱之情,下阕联想人生的兴衰,想象暮春的残花败落之象,与早春美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由此告诫人们要珍惜短暂的美好时光,享受人生的美好。例2: 11年松江二模病后登快哉亭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16 作为登高抒怀诗,赏析本诗所具有的特点。
7、(4分)答:登高抒怀诗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点(1)写出登临的时节、地点等,如本诗中的清秋时节,傍晚时分登临快哉亭;(2)写登楼时所见景象,如黄昏时分,乌鸦带着夕阳的余晖, 飞入古寺;野草丛生,绵延一片,与破败的城池连成一片;(3)景中见情或者触景生情。如颔联,这一苍凉景象,不免让人产生凄凉之感,生发迟暮之叹;荒芜渺渺之景,渲染了 诗人浓浓的思归之情。登高抒怀诗的最常见特点即为情景结合。三、鉴赏表达方式之描写例1: 11年八校联考【中吕】普天乐 滕宾柳丝柔,莎茵细(1)。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 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15 ( 3分)从写景的角度
8、 为画线句写一段鉴赏文字。答:3分 角度1分:远近结合;动静相宜;质地、数量、颜色;赏析 2分例:嫩柳的枝条又柔又细,莎草如茵铺满大地,几枝红杏争闹着探出围墙。画线句前句写 静,后句写动,动静结合,描绘出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景象(秀淡之中见绚丽,沉静之 中见热烈)。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归去来兮)的倾慕之情。例2: 12年杨浦二模酒泉子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16本词运用白描手法,请就此进行赏析。答 本词在描写西湖景色时,写到渔舟,岛屿,笛声,芦花和白鸟等景物, 但又没展开描写。选景高洁,用笔洗练。
9、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又营造了一个闲适,清雅的意境,与词中表达 的 作者出尘的思想极为吻合。(景物列举1分,白描简洁,洗练,凝练,无雕饰,无修饰的特点1分,景物特点1分,作者情感1分)例3:11年宝山一模绝句 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15 .全诗调动多种感觉来描写时令特点,请作分析。(4分)答: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先从视觉角度写“游子春衫”、“桃花 飞尽”,再从味觉角度写“野梅酸”,预示春去夏来,天气转暖;接着从听觉与触觉的角 度,以蛙声停歇与东风之寒写出气候忽然转冷。(4分)归纳:审题仔细,题干中角度、方面、对象、方法等指向要清楚。
10、(详见现代 文二整理)明确角度,并加以展开指出作用效果意境特点情注意:细节描写可以是任何描写的细微之处,在答题时要指出是哪方面描写的细节描写例4: 09年秋考早兴 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16 诗人善于从 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4分)答:“新脱冬衣”以动作细节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以感觉细节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 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四、鉴赏表达方式之抒情例1: 12年卢湾一模甲、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
11、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乙、潘妃曲商挺目断妆楼夕阳外,鬼病恹恹害。恨不该。止不过泪满旱莲腮。骂你个不良才,莫不 少下你相思债。16.上面两首作品的划线句在抒情方式上各具特色,试加以比较分析。4分)答醉花阴运用间接抒情方式,用比拟手法,含蓄写出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潘妃曲 则运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现出主人公泼辣率直的性格。例2: 10年徐汇二模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书白居易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相见是何年?山中与元九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