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业绩变化检验.doc
上传者:湘云
2022-07-09 00:01:42上传
DOC文件
17 KB
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业绩变化检验
王茂超一、引言
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行为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市场现象,开始于1997年(高利,2001),并在1999年~2003年间形成了“井喷”状态(董屹,2006)。对此,学术界、新闻媒体进行了口诛笔伐般地批判与声讨,他们甚至直接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与上市公司的“圈钱”动机、公司管理层的个人机会主义、公司与控股大股东之间的利益输送等负面市场行为联系在一起。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充分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我国自2001年起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对上市公司的募资变更行为进行了规范与约束。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和全方位的政策规范下,上市公司的募资变更行为渐趋谨慎与规范。但好景不长,2009年上半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规模又同比增长了40.24%。笔者从巨潮资讯网站和证券时报网站逐一手工搜集的2007年及以前年度公告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样本数据也表明,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家次经过2003年~2006年4年的持续下降之后,从2007年开始,又出现了抬头之势。而关于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后公司业绩变化的研究,其结论还尚未统一,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检验。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笔者亲自搜集的2007年及以前年度的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公告作为研究样本,并在此基础上剔除了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上市公司样本:(1)被变更投向的项目资金属于来源于首发、增发、配股以外的其他募集资金方式的上市公司;(2)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上市公司属于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 (3)非A股上市公司;(4)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5)经营状态不正常的上市公司(主要指在本文的数据统计期间出现过暂停上市、终止上市情况的上市公司);(6)相关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7)如果某上市公司在同一会计年度多次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则当年只算作一个样本。经过上述条件筛选之后,笔者共得到594个研究样本。这些样本在各年度的分布情况如表2。
本文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与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整理与分析数据时所用软件是SPSS 11.5和Excel 2003。
(二)指标选取与定义 主要包括:
(1)指标选择。本文以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
作为检验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后业绩变化的表征指标。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以经济增加值等剩余收益类的业绩评价指标来衡量代理人的业绩是对代理人最为正确的激励(Rogerson,1997),因为这有助于促使代理人在日常经营中最大限度地采取与委托人利益一致的经营决策行为,为委托人尽可能多地创造价值;其次,2009年12月28日,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将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考核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的基本指标之一,这从制度层面上肯定了经济增加值指标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的有效性;最后,从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还未曾有学者从经济增加值角度来检验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后的业绩变化。
(2)指标设计。本文的经济增加值指标设计主要参考了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中央
王茂超一、引言
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行为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市场现象,开始于1997年(高利,2001),并在1999年~2003年间形成了“井喷”状态(董屹,2006)。对此,学术界、新闻媒体进行了口诛笔伐般地批判与声讨,他们甚至直接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与上市公司的“圈钱”动机、公司管理层的个人机会主义、公司与控股大股东之间的利益输送等负面市场行为联系在一起。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充分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我国自2001年起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对上市公司的募资变更行为进行了规范与约束。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和全方位的政策规范下,上市公司的募资变更行为渐趋谨慎与规范。但好景不长,2009年上半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规模又同比增长了40.24%。笔者从巨潮资讯网站和证券时报网站逐一手工搜集的2007年及以前年度公告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样本数据也表明,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家次经过2003年~2006年4年的持续下降之后,从2007年开始,又出现了抬头之势。而关于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后公司业绩变化的研究,其结论还尚未统一,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检验。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笔者亲自搜集的2007年及以前年度的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公告作为研究样本,并在此基础上剔除了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上市公司样本:(1)被变更投向的项目资金属于来源于首发、增发、配股以外的其他募集资金方式的上市公司;(2)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上市公司属于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 (3)非A股上市公司;(4)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5)经营状态不正常的上市公司(主要指在本文的数据统计期间出现过暂停上市、终止上市情况的上市公司);(6)相关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7)如果某上市公司在同一会计年度多次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则当年只算作一个样本。经过上述条件筛选之后,笔者共得到594个研究样本。这些样本在各年度的分布情况如表2。
本文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与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整理与分析数据时所用软件是SPSS 11.5和Excel 2003。
(二)指标选取与定义 主要包括:
(1)指标选择。本文以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
作为检验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后业绩变化的表征指标。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以经济增加值等剩余收益类的业绩评价指标来衡量代理人的业绩是对代理人最为正确的激励(Rogerson,1997),因为这有助于促使代理人在日常经营中最大限度地采取与委托人利益一致的经营决策行为,为委托人尽可能多地创造价值;其次,2009年12月28日,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将经济增加值指标作为考核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的基本指标之一,这从制度层面上肯定了经济增加值指标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的有效性;最后,从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还未曾有学者从经济增加值角度来检验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后的业绩变化。
(2)指标设计。本文的经济增加值指标设计主要参考了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中央
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业绩变化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