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十章电磁辐射的防护与治理.ppt

上传者:华子 2022-07-23 02:52:18上传 PPT文件 716 KB
第十章电磁辐射的防护与治理
1
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的原理
主动防护与治理手段:
抑制电磁辐射源,包括所有电子设备以及电子系统。

被动防护与治理手段:
如调频、编码等防止干扰。
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技术措施的基本原则
屏蔽辐射源或辐射单元;
屏蔽工作地点;
采用吸收材料,减少辐射源的直接辐射;
清除工作现场二次辐射源,避免或减少二次辐
射;
屏蔽设施必须有很好的单独接地;
加强个人防护。
二.高频电磁辐射的防护与治理
技术方法有采取屏蔽、吸收、滤波、阻波抑制等。
1. 屏 蔽
屏蔽的目的:
使电磁辐射体的电磁辐射能量被限定在所规定的空间之内,阻止其传播与扩散。亦即采取一切技术措施,将电磁辐射的作用与影响限制规定的空间范围以内。
高频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
高频电磁屏蔽适用于抑制高频辐射产生的骚扰。
利用波阻抗变化,电磁波在屏蔽界面反射,
减弱骚扰能量
利用屏蔽内涡流衰减电磁波,使骚扰能量进
一步减弱。
图7-4 平面型屏蔽体的屏蔽作用
根据边界条件可求出高频屏蔽系数
式中 : N — 介质波阻抗与屏蔽体波阻抗之
比值
b — 屏蔽体厚度
三. 微波辐射的防护与治理
1.微波防护措施的基本原则
减少辐射源的直接辐射,降低或杜绝微波泄
漏,屏蔽辐射源及其附近工作岗位。
屏蔽辐射源可采用反射屏蔽和吸收屏蔽。
屏蔽形式可采用闭合屏蔽或非闭合屏蔽。
仔细且合理设计合适的屏蔽室,并对屏蔽室采
用有效的接地措施。
2.微波通信设备泄漏防护措施
定期进行设备检。
经常测试检查微波设备外壳接地电阻值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
如发现行波管、波导管连接处或其他连接处缝
隙大时,需要采取减少或消除缝隙的措施:
可用导电胶纸粘贴缝隙处;
可用CW型橡胶质电磁波衰减腻子抹缝隙处;
可用CZ型衰减黏合漆抹缝隙处;
可用sf-4胶抹缝隙处。
上述任何一项措施,都能达到10~20dB屏蔽效果

第十章电磁辐射的防护与治理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508130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