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低碳经济对土地管理的影响探究.docx

上传者:科技星球 2022-06-08 12:20:39上传 DOCX文件 29 KB
低碳经济对土地管理的影响探究
 
 
摘要:我国疆土辽阔但能供给人类使用的土地资源却不多,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应在土地管理上采取一定的措施。笔者将从土地管理进行剖析,对低碳经济政策下的土地管理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低碳经济;土地管理;创新形式
所谓低碳经济是在地球环境安全受到严峻挑战下的战略政策,为更好保护环境而提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要求,其核心思想是将社会建设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社会。想要更好地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土地资源的合理调控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土地是整个社会生产活动的基础,没有土地资源人类的生活活动无从展开,可以说土地不仅仅是低碳经济推行的首要任务,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
一、低碳经济与土地管理的关系
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长时间研究,最终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做到更大的经济产出,建设低碳经济型社会国家未来的规划和目标,最终达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赢战略目的。而低碳经济下的土地管
理,就要求国家和社会综合考量土地利用价值,全面建设低污染高收效的新型土地资源。也就是说,国家需要对土地的利用发展进行一定的制约,保障其对环境的破坏在有限范围内,又要在土地上完成最大化的经济输出。这不仅仅是对企业也是对整个国家的巨大挑战,想要更好完成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更客观详细认识土地资源,对土地规划更科学化,在使用土地资源上进行规范控制,最终形成低资源消耗和高经济回报的双赢局面。
二、低碳经济下土地管理的不足
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有效控制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碳排放问题,而碳排放被具体划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是指人类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碳的排放,如人类的呼吸作用、发展畜牧业、种植植物等。而间接碳排放则是指土地资源在利用时人为碳的排放,如工厂的建设运作,交通工具的汽车尾气排放等。由此可见,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都会产生碳的排放,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碳排放总量也日趋上升。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利用上非常重视,但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域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仍有一定的不足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快影响生态系统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的显示,东三省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全国的17.63%,而东三省的主要土地类型是森林和草地,大力发展农业势必将破坏原本的土地结构。而森林和草地的土地结构拥有丰富的绿色植物资源,对碳的吸收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人为的破坏,东北地区的碳吸收能力大大下降,草地变为耕地导致土地的呼吸能力减小,不利于土壤吸收碳。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东三省的植树造林活动,力求种植更多的树木恢复原本东北地区强力吸收碳排放
的能力。但在原本非树木栖息的区域种植树木,由于土壤并非原本树木栖息的环境,所以难以达到真正的目标。国家应该积极采取退耕还林的政策,将树木还归到原来的位置,合理规划土地管理,才能更好让树林草原发挥力量。
2、华北地区过度的放牧业导致草地退化
依据国家的数据采集,在过去的十五年间,华北地区由于过度开发畜牧业,导致该地区的牧草地严重退化,甚至发生了荒漠化。要知道沙漠对于吸收碳排放没有丝毫的作用,甚至会因为其没有绿色植物而加大了碳排放的含量。华北部分地区在草原出现沙漠化时,采取了错误的补救措施,即使用植树造林的方式以求恢复生态平衡。

低碳经济对土地管理的影响探究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55842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