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完整版)鱼类性腺发育.docx

上传者:jiyudian11 2022-06-20 16:45:26上传 DOCX文件 11 KB
鱼类卵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1.卵原细胞反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经过若干次分裂后,卵原细胞停止分裂, 开始生长,向初级卵母细胞过渡。此阶段的卵细胞为第I时相卵原细胞,以第I时相卵原细 胞为主的卵巢称第I期卵巢。
2. 小生长期是卵母细胞的生长期,开始时,细胞质呈微粒状,细胞核卵形,占卵母细胞的 大部分,其内壁四周排列着许多小核(或称核仁),中央为粒状的染色质,有时细胞质中可 见卵黄核。卵母细胞进一步发育,卵膜外出现了一层滤泡膜,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内有长 形的核。小生长期发育到单层滤泡为止,这时的卵母细胞,称为卵母细胞成熟的第II时相, 以第II时相卵母细胞为主的卵巢称为II期卵巢。性未成熟的鱼,常有相当长的时期停留在II 期。
第一时相图(1-3):卵母细胞一般出现在体长为6.0 cm 以 下的当年生幼鱼卵巢中。生殖上皮具有2—3 层增殖分生而成的密集的卵原细胞, 其大小不 一。胞径3.6—16.0ym,胞核2.5—10.0 gm,浅紫色,可见交织状粗丝形染色质(图1),附于生 殖上皮的第1 时相卵母细胞形态不规则, 浅紫色, 具1 个巨大的深紫色核仁(图 2)。基质中 第 1 时相的卵母细胞长椭圆形, 质膜外出现一层滤泡膜,
具 2—4 个深紫色滤泡细胞(图 3) 。
第二时相(4-7)
(1)早期图: 卵母细胞排列紧密, 形态不一;多数呈多角形、少数为卵圆形。细胞核透亮, 核中 染色体逐渐解散, 但仍可看到呈细丝状残迹。胞质显嗜碱性, 成细颗粒状分布。核椭圆, 染 色浅。核仁大小不一, 数量增多, 一般位于核膜内缘。单层滤泡膜, 5—7 个扁平滤泡细胞围 绕着卵母细胞(图 4)。
⑵中期:卵母细胞一般呈椭圆形,胞质深紫色。核与胞质间形成一条宽为0.2—0.5gm的透 明层(图 5), 透明层内物质密度很稀, 显得透亮。
(3)晚期: 卵母细胞排列松散。一般呈圆球形, 胞质呈弱嗜碱性, 油球数量明显增多, 分布均 匀。胞质中出现许多呈网状分布的纤维结构, 在网眼中仍有许多被苏木精染成深紫色的微细 颗粒。这时细胞核迅速膨大, 核周透明层变薄渐消失, 核仁明显缩小, 绕核膜边缘分布(图6)。 单层滤泡膜中出现微血管 (图7) 。
第 3 时相(8-13)
⑴早期图:卵母细胞梨形,胞质浅紫色,油球均匀分布。核位中央核仁圆形(图版I-8)。在胞 质的皮质部分出现一层松散排列、大小不一的液泡(图版I-9),液泡直径2.0—3.0 gm,均匀分 布着浅紫色内容物, 一般被认为是中性粘多糖物质。(2)中期: 卵母细胞液泡2-3层, 液泡间 出现紫红色的微小卵黄粒。随着卵母细胞继续发育, 卵黄数量增多, 并向核方向逐渐扩散, 细胞质向核外周堆集,呈紫色粗粒状。核圆形,核仁大小不均,分布在核膜周边(图版I-10)。 滤泡膜分化为两层细胞: 内层棒形, 长4.0—10.0 gm 排列紧密; 外层细胞扁平、细长, 排列 疏松(图版I-11)。(3)晚期:卵母细胞(图版I-12)饱满,细胞核近圆球形,位于卵母细胞中央。 核膜略呈波纹状, 在核膜内缘存在着十几个到数十个不等的细小核仁, 一般未见粗大核仁存 在。卵黄颗粒直径0.5—1.0 gm。油球数量增多,分布不均匀。胞质的皮质部分首先出现一 些染成紫红色的卵黄颗粒, 以后卵黄颗粒渐增多, 广泛

(完整版)鱼类性腺发育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51941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